在我國南北方小年的時間不甚相同,但沒有改變的是,大家在過了小年之后都統一進入了春節倒計時,所有人都在盼望著能在大年三十晚上回家吃上一頓豐盛團圓的年夜飯。
現在年輕一代很多人都搞不懂歷法,就單純感覺2022年過得好快啊,2023年的除夕怎么來得這么早!
以2022年為例,除夕是在1月31號,今年卻是在1月21號,比去年整整提前了11天。去年的除夕是農歷的年二十九,今年正好是年三十。
除夕都叫“三十晚上”或者“大年三十”,難道不是每年的除夕都在年三十?
要弄懂這些疑惑,就要從咱們傳統的歷法講起了……
搞清陽歷和陰歷,這事兒就整明白了
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2023年的除夕之所以比往年的除夕更早一些,是因為陽歷和農歷的轉換所致。
眾所周知,咱現在使用的公歷(陽歷)歷法,是從老外那兒引進的。
陽歷是世界上通行的一套太陽歷,按照太陽的運動來編算。1912年我國才采用陽歷,四九年開始便正式改歷,占據了陰歷龍頭老大的位置!
不過老一輩的人婚喪嫁娶“看日子”,還是講陰歷的!
在陽歷中,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為一個回歸年,平年是365天,閏年則有366天。
咱老祖宗使用的陰歷(農歷),是月亮歷,根據月相變化周期而來。
老祖宗把月亮圓缺的一個周期稱為一個“朔望月”,朔,農歷的每月初一看不到月亮的時候;望,農歷十五、十六月亮又大又圓時。
從朔到望再到朔,這個周期就是農歷一個月的長度啦!
一個月平均是29.53天,一年下來約是354.37天。
那么問題就來了,1個回歸年與12個朔望月對不上了,陰歷年和陽歷年之間足足差了10~11天!
照這么發展,這3年累計下來,豈不是超過一個月?長此以往豈不是亂了套!
農耕都是以每年的立春為基準,要是春節不斷提前,你說這地還怎么種?
為使農歷和陽歷能夠手拉手一起走,所以農歷年額外增加一個“閏月”,在有的年份安排13個月,有兩個一樣的月份,把正月向后推。
相當于一種校正機制,讓立春重新回歸到了正月,叫做“置潤”。
每兩三年閏月就會出現一次,那年便是“潤年”,沒有閏月的就是“平年”。
民間便有“三年兩閏,三年兩不閏”的說法。
如果上一個農歷年沒有閏月,本年春節便會前十一天,反之呢,春節就要“遲到”啦!
剛剛過去的2022壬寅虎年,共365天(農??歷355天),是個平年。2023全年共計384天,閏二月,屬于農歷中的“閏年”。
所以今年的除夕自然比去年要來得早,而2024年的春節就要推遲個十九天了。
綜上所述,春節這個日子就在1月21日到2月20日這個范圍內有規律的波動。
別急,沒有大年三十那不稀奇
再說說為啥有時候除夕在年二十九,有時候在年三十的問題。
上文說了,咱們這個農歷歷法是以一個“朔望月”來計算的。
月亮有時候躥到太陽和地球之間,就被擋得黑漆麻烏,隨著月亮的大臉從一點點到全部露出來,它就有了陰晴圓缺。
由于月亮、地球、太陽的相對運動不按套路出牌,所以“朔望月”的周期也會有差異。
最長一月約有29天19小時,最短約是29天6小時。
一個月差十幾個小時,這積攢下來都是事兒,因此就有了大月和小月之分。
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彌補,使歷月的平均長度接近朔望月。
小時候我們老師教過一個公歷月大小的口訣,還讓背誦:
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平年二月二十八,閏年二月把一加。
但是農歷月不像公歷月有這種規律可言……
為了保證每月的頭一天(初一)必須是朔日,大小月的時間點就沒辦法固定,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那是年年不同!
農歷年大小月全看月亮的臉色行事,要經過推算決定,因此有時會出現連續是大月或是小月的情況。
春節固定在農歷的正月初一,除夕附春節,虎年的除夕碰上小月,只有29天,所以臘月二十九就是年三十。而今年的兔年除夕逢大月,因此除夕就正好在年三十啦。
像去年那種沒有大年三十的現象,大概三五年就會出現一回。
翻翻年歷,有意思的是2025到2029年,那是年年臘月逢小月,連續5年都沒有大年三十!
歷法的出現和運用是人們進入文明時代的一個重要標志,它規范了人類的生活、社會活動、科學活動……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千百年來使用過的歷法就有上百個,原始的太陰歷逐漸推演為更為嚴謹實用的陰歷,即我們現在所稱的“農歷”。
農歷也叫做“夏歷”,因為早在公元17世紀以前的夏代,老祖宗就使用了這套歷法。
漢武帝太初元年,頒布了《太初歷》,將二十四節氣納入了歷法,紀時與節氣實現同步,年節的日期確定為正月初一,兩千多年來一直未曾改變。
農歷運用了設置閏月和二十四節氣的辦法,使歷年的平均長度等于回歸年,這樣它就又具有了陽歷的成分。
“設閏”解決了陰歷與陽歷的差異問題,所以咱們現在陽歷和農歷共用也毫不違和。
農歷新年,是?連接?傳統?不可取代的?傳承?,百節年為首,對?華夏?兒女來說,它?承載團圓的?同時?,更是對?歷史?文化共通?的?追溯?與?敬慕?。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又是一年月窮歲盡,斗柄回寅,乾元啟運,愿?諸君:
?新年新氣象?,諸事順遂?、平安喜樂!
-End-
看古今世事,讀書中天地,更多文化相關解讀,歡迎關注@沁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