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雄聯盟S12世界賽的舞臺上,被很多LPL觀眾寄予厚望的LPL隊伍最終都沒能挺進決賽,而決賽成了LCK賽區的獨角戲,相信這是很多LPL觀眾都不想看到的。賽后,很多人都說S12的失利未必不是一件好事,LPL需要更多新鮮血液的加入和涌出,而在青訓這方面,LCK確實做得要比LPL好一些。近日,在LPL官方賽事解說雨童的直播間,他就談到了關于LPL人才斷層的問題,并指出了其中的關鍵癥結所在。
雨童在直播中也是向直播間的觀眾闡述了自己對于LPL人才斷層的看法,雨童認為:LPL其實并不缺乏有實力、有天賦的新人選手,但是很多LPL有天賦的選手都跑去做陪玩和代練去了,很少會有人選擇去做青訓。
而至于這其中的原因,雨童也是解釋到:其實原因很簡單,只因為做陪玩或者代練更賺錢,比方說舉個例子,你15歲打上了大師,但按照LPL賽事規定,年滿18歲才能上場,那么這三年期間你就只能打青訓,這無異于想要打職業,要先打三年的苦工,但如果這三年他去做陪玩或者代練的話,那么能賺得盆滿缽滿。所以說,這其中的差異還是很大的。
另外,雨童還提到了一個比較重要的點,就是年齡的限制也很關鍵,18歲才能上場這個規定,多少有些阻礙了有天賦選手選擇打職業的決心。而對比LCK官方前段時間公布的青訓年齡,LPL在這方面確實不占優勢。
LCK官方規定:只要年滿12周歲,而且2022和2023賽季段位達到鉆石4以上就可以報名參加官方舉辦的青訓首輪公開賽。不得不說,韓國在這方面是真的把電競當作職業在發展,而且是從小就開始發掘和培養有天賦選手,即使最后發現不合適,年齡也還小,還可以繼續回去上學。
結語
在我看來,其實這也與不同國家對于電競行業的認知不同所致,我們國家對于電競這個新興行業的認知,相比較來說還是比較保守的,當然這也主要受孩子們的家長的影響所致。其實,我們反過來想想,雖然說上學期間長時間打游戲有點玩物喪志的意思,但是即使不玩游戲的那些人,到最后有可能也是一事無成。既然有這個天賦,我覺得在年齡小的時期,完全可以嘗試一下走電競這個行業,即使行不通,也浪費不了多少時間,知道自己不是那塊料后,還可以重新回來繼續學習,也未嘗不可。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LPL人才斷層這件事的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