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貧窮的年輕人》是日本小說家福澤徹三創作的一部寫盡年輕人的迷茫和墮落的小說,曾被改編成電影《東京難民》。這本小說透過一個失學、失業且失戀的“三失”青年,因為無知與天真遭遇的各種生活艱辛,真實地再現了殘酷的社會現狀。在喚醒生活危機感的同時,更著重于引導讀者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避免因一時的困難逐漸迷失,甚至走向沉淪。
電影《東京難民》原著《一個貧窮的年輕人》
據了解,福澤徹三的很多作品都曾被影視化,比如《俠飯》系列和《白日之鴉》。他的小說之所以被稱為“時代的切片”,主要是因為他大膽落筆于日本社會隱疾,是日本獨具個性的代表作家之一。光是看到福澤的照片,從其衣著打扮中就能充分感受到他的個性。如果不是已經知道福澤是一位小說家,我可能會把他當成風俗店老板甚至是黑幫頭目。我沒有查到關于福澤的成長背景介紹,不知道他曾經歷過什么,但卻發現他在社會邊緣人小說的創作方面,獲得了很高的評價。而這本《一個貧窮的年輕人》也應該算在其中。
日本小說家福澤徹三
《一個貧窮的年輕人》的故事開始,主人公時枝修還是個無憂無慮的大三在校生。突然一天,老師通知修由于他沒繳學費,被學校開除了。而他因為之前喝醉酒把手機弄丟了,借著想換新機型,將手機號也換了,所以家里人就算之前想聯系他也聯系不上。而如今,他再給家里或者父親公司打電話都已是空號,他也完全不記得父母的手機號,就此徹底與家人失聯,生活費也沒有著落了。他首先還是湊錢回老家確認了一下家里的情況,結果差點被討債的抓到。
此后,修正式開啟了他艱苦的、自食其力的新生活。他陸續嘗試了形形色色的各種工作,包括:派報、電話營銷、發紙巾、臨床試驗、接待者、工地臨時工,還在類似工寮的地方做過粗活,甚至最后以撿拾并販賣垃圾桶中的雜志書刊為生。而他在工作中總是缺乏干勁兒,更是缺少恒心。有時他還會被其他事物誘惑,關鍵時刻做出錯誤的選擇,因此他從事什么工作都難長久。
電影《東京難民》海報
派報的時候,修被一個“老油條”教壞,不僅把傳單都倒入垃圾桶沒完成工作量,還把僅剩不多的存款都賠進彈珠機里了。之后,還因為倒傳單的事被要求退還兩天的薪水,結果他沒掙錢反而賠了,只得向女友借錢。他拜托同學幫忙找了一份電話營銷的兼職,說是推銷家教,其實是高價推銷教材。后來,修對這種電話欺騙的行為心生不安,再加上女友的攛掇,只工作六天就辭職了,結果按實習待遇才拿到了不足一半的時薪。明明之前派報時,已經因為偷懶被抓包還曾挨罰,后來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個發紙巾的工作,卻因為縱容老太太搶走半箱紙巾,差點又被罰錢。
福澤在《一個貧窮的年輕人》中刻畫的時枝修,既無知又天真,心地卻還算善良,也比較講義氣。修雖然很缺錢,但不愿為了錢傷害別人、欺騙別人。他也因此干了不少傻事,吃了很多悶虧。比如收到之前在電話營銷公司申請的信用卡后,他就用卡按最大提現額度提取了現金,補繳了兩個月的公寓費。但還是因為已過最后期限,且還需要繳房屋修復的一大筆費用,而被要求搬離。他急于去面試,留下中介公司催賬的人匆忙跑了。到面試公司才發現沒帶簡歷,猶豫間錯過了面試時間。等回到公寓發現門鎖已被換,他被徹底轟出來了。除了包里的手機和證件,他連件換洗的衣服都沒有,屋里的東西都被中介公司作為抵押收走了。
電影《東京難民》中的時枝修等角色形象
修會跑到一個酒家當接待者,也是因為被一個其實是酒托的漂亮女人騙了,令他欠下酒家一大筆錢,不得不留下打工還錢。但后來他失去這份接待者的工作,也是因為不忍心看那個女酒托被逼賣身。他和喜歡女酒托的男同事放走她,并和同事一起逃跑。走投無路的二人只好去當工地臨時工了。好不容易攢下一點錢準備另尋出路時,酒家的總經理卻找到了他們,并把他們交給另一批人。據說,他們會被派到國外去從事高風險運送非法物品的工作。本來修已經僥幸逃脫,卻因放心不下一起被抓的同事,只好跑回去找酒家的總經理求情。盡管他把之前攢的大面額的錢都交出來想救下同事,但只是招來總經理的一頓暴打,落得人財兩空。沒能救回同事,令他自此內心備受譴責。
分明修已經自顧不暇了,卻還總是同情別人。盡管明白冷酷地切割是最重要的,但他就是跨不出那一步。再加上他那些愛抽煙、好喝酒的不良習慣,以及不切實際地幻想著通過彈珠機之類的方式,快速掙到一大筆錢從而擺脫困境,種種這些陋習使得他很難留住錢。因此頻繁換工作的同時,他住的地方也是輾轉流離。最初被趕出公寓后,他先是寄住在一個孤身打工掙錢的同學家。但后來那個同學與已經和修分手的前女友關系越來越好,使得修自然待不下去了,開始睡網咖。那時他睡的是相對好一點的網咖,后來進入酒家當接待者和當工地臨時工時,他住的是空間狹小的多人宿舍。然后,他還住過更便宜的網咖、克扣與管制都更嚴格的工寮宿舍。最后,他更是過起了游民的帳篷生活。
在《一個貧窮的年輕人》的整個故事中,修都是一個很少進行自我反省的人。雖然偶爾他也會后悔曾經犯下的錯,但經常會把造成過錯的關鍵責任歸咎于別人,就算意識到自己也有不對的地方,卻往往不會吸取教訓。而修的這種心態和做法,正是當下很多年輕人的寫照。故事臨近尾聲時,福澤借助一位老者的話語,不斷提點著修。在我看來,其實那也是在教育此書的讀者。比如老者曾提到一句諺語:“執著于昨日,夢想著明日,忘卻了今日。”但這樣的話對于修來說不是他一時半會兒可以參悟透徹的。反而是像“你的腦袋空無一物。想為人擔心,等自己的腦袋充實一點再去操心也不遲。”這樣直白的話,對他來說更容易理解。修總是顯得非常愚昧,有時還很自不量力,與其像他那樣傻傻的幫了別人為難了自己,不如先讓自己變得更好、更有能力,再去幫別人。
總之,通過《一個貧窮的年輕人》這部小說,能夠充分感受到福澤徹三用心學習并參考了眾多研究底層民眾工作與生活的報道資料,把日本貧窮百姓生活的艱辛刻畫得淋漓盡致。在這個故事中,福澤塑造的“三失”青年時枝修的性格特點頗具代表性。透過這部作品,福澤提醒著年輕人要有生活危機感,雖然對未來感到不安,但被過去所束縛,終究無法前進。我認為,這是一部值得推薦給年輕人,并能夠令他們產生共鳴,進而深入反思的小說。(作者:李淑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