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算不算年貨?
年前買福字的時候,要不要置辦一套?
01
十二月的樓市交易量,可謂一雪前恥。
2022年末月,成交商品住宅9275套,交易數據撐桿跳似的逆襲,造就全年唯一熱點月份,幾乎全行業地產人都在感嘆,要是今年一半兒月份能有這樣的成交量,該有多好。
二手房市場也是如此,不但成交量穩定,而且各大中介簽約中心,爆滿的勢頭延續多天,談判桌子都擺到了走廊上,待客的小吃和餅干都一度斷檔。
這樣的熱度引發兩大問題,讓人深思:
第一是,現在都是誰在買房?
第二是,明年樓市真能迅速回暖嗎?
02
整理一下真實的簽約數據,比如剔除中新生態城里鼓浪水鎮423套、北辰融創東岸名郡215套等等非正常簽約樓盤。
可以發現本輪成交熱點,東麗區700余套、北辰區700余套、西青區700余套、津南區800余套、靜海區600余套。
顯然本輪樓市主力成交,就在環城區域,和位置更接近主城區的靜海。
東麗區
領銜的幾個樓盤,除了遠洋寬閱時光售價稍高1.8萬元左右。其它諸如中建錦繡麗城、澤信云樾天筑、金地萬悅城幾家,都是主打性價比的剛需盤,1.3~1.4萬元左右的實際成交價,收攏的是剛需客戶和外地來津客戶為主。
北辰區
仍然延續著遠洋未來城一家獨大的形勢,幾乎等于前五里其它幾家之和。1.7萬元的成交價,基本上也處在區域天花板的位置。它努力把整個北辰區的售價鎖死在這個段位上,比它貴的盤,基本上賣得都很艱難。
什么叫錨盤?就是我一旦沉到底,拖著你們所有人誰也別想動。瑞景板塊的中駿和悅府,成交價也只能挺到1.5萬多,對比拿地時八千多的樓面地價,又是個虧本的盤,中駿估計明年也不玩了吧。
西青區
成交相對分散,幾家領頭盤都是60套~80套的水平,它比其它區域相對好點的是,除了剛需客戶之外,承接了一點點市區外溢的改善需求,客戶來源相對稍微豐富一點。所以1.7萬價格的盤能有走點量,2萬以上的盤,也能走點量。萬科翡翠大道的成交價降到1.7萬,行,等你到1.6萬的時候,我考慮入手一套。
靜海區
成交主要集中在萬達,和降價的鴻坤身上。團泊這個位置,優勢的地方就在于,用遠郊的價格,買一套相當于近郊位置的住宅,這也是團泊西一直不被人看好,但一直賣得還行的原因之一。
03
還有兩個小亮點值得品味。
武清的成交量有明顯回升,而且分布比較平均,顯然解封之后,外地客源的動作比較快,已經開始流入武清樓市。
津南的成交量,集中在海教園的龍湖天璞、天嘉湖的中海國際公園城身上,這兩個盤恰恰也是外地來津客戶相對其中的典型盤。圖品質的去前者,圖實惠的買后者。
可以看得出,很多意圖在津買房的外地客戶,動手早、早動手,已經開始搶跑。
04
二手房成交趨勢的歸集性更明顯。
12月份成交的9478套二手房中,河西獨占了一成以上,把其它城區遠遠甩在身后面。
河西區成交的1062套二手房中,80平米以下戶型有794套之多,占成交總量的75%!四分之三都是老破小啊!這就是奔著學區來的。
提前半年準備房子,慢慢辦理遷戶手續,時間充分,容錯度也高。這應該是絕大部分適齡學生家長的思路。
就沖這個交易量和換手率,個人認為,河西區鎖學籍政策一定會在路上,或遠必至。
南開區更是如此,成交的885套二手房里,80平米以下戶型有65%,針對大戶型改善性購買不足10%。
所以二手房市場中,老破大或者老新大,依然不是主流關注或交易的產品。對于房主而言,要么轉租、要么降價,沒有更好的利銷辦法。因為本輪的市場熱點,就不是改善。
05
看到這里,答案已經揭曉,本輪樓市的成交主力,大致有三類:
持續關注天津樓市,并早做準備的外地客戶,解封后第一時間入場購房。
很多人認為,既然反正要在津買房,不在救市時候買,難道要在打壓時候買?趁著政策紅利正當時,是個合適入手時機。
學生適齡家長,被和平區鎖學籍政策制造焦慮,早下手早踏實。
現在這個時段入手,過兩年大概率還能平價轉手,學區房作為稀缺資源不愁賣,即便是今后價格再走低,還能低到哪去?現在時點入手,也許不能算抄底,但更不能算是站崗的山頂吧?
部分具備購房條件的剛需。
從熱點樓盤上就可以看出,這類客戶集中傾向地鐵盤、配套完善的大盤。他們的邏輯很明確,房價已經連跌兩年,繼續再跌兩年的概率還能有多大?拿著五年來最好的政策、最低的利率,買五年前同品質的房子,而且更接近現房,入手風險低。這波操作就已經跑贏了五年來已經買房的六十多萬人。
購房這件事,千人千心,百人百求。有的人可能懷抱著未來房價還要大降的觀點,有的人認為當下入手正其時。誰也沒必要說服對方,更沒必要對不同意見嗤之以鼻,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06
這樣一撥剛需,和就學購房、入津購房構成的熱度,能算是回暖嗎?能算是有光嗎?能算是暖春嗎?
很遺憾,不能。
根據以往的樓市需求,上述這些需求量,合計能占到樓市成交量的六成左右。改善需求不能大規模入場的話,天津樓市最多也就能維持個不溫不火的局面。
但改善需求的入場,和更多剛需的入場,還需要更多的基礎條件,比如收入、比如就業、比如經濟預期。
2023年,會是樓市康復治療中的一個觀察期,絕不會是辦出院手續的時候。
但好消息是,最難的時刻,我們已經挺過來了。
需求端的修復,一定會緩緩向好,只要需求端不再遭遇極端變故,別再折騰,康復有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