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中國紅色外交家
從紅軍時期一路走來,周總理為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卓越貢獻。
自新中國成立后,由于我國在外交上沒有專門的人擔任部長,所以一直是周總理兼任,直到1958年,考慮到外交史上的復雜性,毛主席才讓陳毅元帥來分擔周總理的工作量。
這近十年來,周總理為中國的外交事業奉獻了諸多心血,外國記者埃德加斯諾,史沫特萊,白修德等,都和周總理建立了良好的關系。
白修德曾問周總理:“您認為您首先是個中國人,還是共產黨員?”周恩來不假思索地說道:“我首先是個中國人。”
在新中國剛成立那段時間,很多國家對中國冷眼相看,周總理是親自制定了我國對外的六條方針。
第一,國民黨曾經和其他國家建立的關系,我們一律不承襲,而是重新建立外交關系。
第二,不論中國和多少國家建交,和哪個國家關系最好,都絕對是站在和平為前提的陣營中。
第三,用毛主席的話說,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定會先收拾國內殘局。
第四,禮尚往來,哪個國家和中國建交,我們一定會友好地回應和握手。
第五,和其他國家做買賣的時候,堅持平等互利。
第六,團結世界人民,在最短的時間內,擴大新中國的影響。
要知道,在當時那個國際風起云涌的時刻,周總理的六條方針讓一切不懷好意的人站在了門外,也讓真正友好的國家和我們握手暢談,這對我國日后站在國際舞臺上奠定了基礎。
不僅如此,在很多外交場合,由于沒有專業的外交官,很多時候都是周總理獨當一面。外交部部長影響到我國在世界的形象,周總理的睿智和風范給世界各國記者留下深刻印象。
為了說明周總理在外交上的貢獻,我們舉幾個例子。
一次,一位美國記者當著大家的面問周總理:“請問周總理,為什么我們美國人走路是抬著頭,你們中國人總是低著頭走路?”
面對這樣故意刁難的問題,周總理早已經見怪不怪了,他不緊不慢地說:“這個很好解釋,因為我們中國走的是上坡路,你們美國走的是下坡路。”
這個記者一聽,一陣臉紅,悄悄地縮在了人群中。
實際上,這個記者的問題具有明顯的挑釁和歧視,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很多農民常年為地主干活,壓彎了腰,勞苦大眾彎腰扛東西已經是習以為常。但這個記者故意刁難周總理,明顯不懷好意。
但周總理睿智大度,并沒有去強行解釋,而是用這樣幽默而不失禮貌的話反擊了記者,讓人刮目相看。
后來,還有個記者看到周總理用的美產鋼筆,然后大聲地問:“請問周總理,你們中國難道造不出鋼筆嗎?怎么用我們美國的鋼筆?”
如果是其他人估計被嚇住了,可能會強行解釋說:“我們中國也可以造出來,不信你去工廠看看!”
但周總理并沒有這樣去解釋,而是冷笑一聲說:“這個啊,是我們的戰利品。”眾多記者一哄而上,都在拍照。
戰利品指的是在戰場上打了大勝仗,從敵人那里繳獲的,誰不知道美國在朝鮮戰場吃了敗仗。周總理又說:“一個朝鮮朋友從敵人那里繳獲了,然后送給了我,我覺得很有意義,就收下了。”
這一句話,讓那個美國記者瞬間縮在了人群里,低著頭一言不發了。而周總理還把那支鋼筆別在胸前,和“勛章”一樣,贏得了一陣掌聲。
其實,在外交場合,這樣的“刁難”事件比比皆是,周總理不僅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而且一次次在外國記者面前贏得了尊重,毛主席都對周總理刮目相看,凡是和外交場合有關,毛主席都讓周總理頂上,這是對周總理最大的信任和支持。
為中國外交事業披荊斬棘,也為新中國的建設事業披星戴月,周總理的默默無聞,讓中國人民無限懷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