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時取消限購?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多地紛紛松綁限購,其中不乏武漢、廈門、南京這樣的二線城市。作為樓市調控的模范生,長沙何時放松限購,自然就成為地產從業人員和市民熱議的話題。
在討論問題前,先后幾組數據。
一是11月長沙9區縣商品房成交量還在跌跌不休,而且11月跌得尤其慘(根據克爾瑞數據):
同比下降41%
二是2022年長沙第五輪集中供地,雖然13宗全部成交,還有2宗溢價成交,并且拿地房企終見民營企業身影,表面上看起來還算體面。然后,仔細一看:
城投公司拿地達7宗
明眼人都知道,左手倒右手的事,對政府的財政收入來說,沒有太大實際的意義。
作為樓市調控模范生,長沙限購之嚴,在全國都排在前列。
這一切,始于2017年。那一年,從“318新政”到“520新政”再到“927新政”,政策限制一次比一次嚴,自此長沙成了集限購、限貸、限售于一身的城市。
這樣大力度的調控,確保了長沙的“低房價優勢”,在2021年全國38個主要城市家庭居住負擔指數排行中,長沙壓力最小:
家庭房價收入比僅為6.35
也就是說一家人不吃不喝6.35年就可以買一套住房。這個數據,在排名38位的深圳那,是27.09!
然而,這種行政手段的限購措施也是雙面刃,被政策誤傷不能買不能賣的人大有所在。
舉個例子,我有個朋友,在多年前買了套住宅公寓,當時看中的就是比商業公寓更高的產權年限。結果2017年限購出臺,他幾年內不能再買二套。等他準備結婚時,面臨一個問題,以單身身份無法買二套。如果結婚后買,因為老婆婚前也有套小公寓在貸款,他們又卡在了限貸上。
當樓市炙熱之時,這些被政策誤傷的人,只能自認倒霉。然而,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樓市成交量持續下跌。尤其是今年,因為疫情嚴重沖擊實體經濟,市民又紛紛觀望,不僅地產從業者難,政府也愁白了頭。
今年以來,政府救市政策頻頻,比如被媒體稱為神來一筆的“租賃換房票”政策,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解綁被困人群,然而畢竟是治根不治本。
在中央重提房地產支柱產業定位,各地又紛紛放松限購救經濟的大背景下,希望長沙徹底放松限購的呼聲就越來越高。
近期,長沙兩會上,有位代表提出了一份名為《關于全面取消房屋限購限貸的建議》的議案,從三個點要求放松限購:
第一,取消戶籍、社保、個稅“限制性購房條件”;
第二,下調房貸利率,降低首付比例;
第三,二套房實行“認貸不認房”。
這份議案,一石激起千層浪,再度把長沙何時全民取消限購的話題沖上了市民關注的焦點。
2 .再說買房熱
魯迅說,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有了路。
我說,世界上本沒有限購,買房的人多了,便有了限購。
為什么人們熱衷于買房,道理很簡單,買房能升值啊!
1998年,中國終結福利分房制度,正式開啟房地產商品化浪潮。那一年,中國房屋均價每平米不足2000元。
2021年,中國邁入盛極而衰的樓市新拐點,這時候,全國商品房均價每平米已破萬元。
漲幅更厲害的是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
據相關媒體統計,北上深3個一線城市,1998年到2021年,房價從3千漲到了7萬一平米:
23年,漲幅超過23倍
可以說,在1998年后的前20年,只要不亂折騰,不買爛房子,買房絕對是避免資產縮水,實現財富自由的最佳途徑。
在前些年,啃老買房是睿智;借錢買房是魄力!
然而,當潮水褪去,很多人才發現,我原來是在裸泳啊!
去年以來,多地房價腰斬,庫存持續走高。
大家才發現,被恒大說爛了的那句“買房必升值”,其實根本經不起推敲!
1998年以來,前20年的房價狂飆,說得好聽點,是城市化進程紅利,人口紅利。但背后,是千萬普通人掏空6個錢包的艱辛。
這樣的發展模式總有終結的一天。
畢竟,建那么多房子,賣給誰呢?
談中國的問題之前,先看看前事之師日本。
日本泡沫經濟之前,他們也曾天真地以為,房價只會漲不會跌。
從一九八五年三月,到一九九一年三月,日本銀行業的貸款量增加了61%,而同期對房地產貸款的增加量卻高達151%,同期的房地產貸款在銀行全部貸款余額中的比重由7.2%上升到11.3%,這些以土地為抵押的貸款專案全部在“土地神話”破滅之后成為難以消化的不良債權。
為了避免系統性的經濟問題,90年代初,日本中央銀行開始管制信用,主動引導利率上升。隨后,股票市場和土地、房地產市場都應聲而跌,1990-1992年間住宅、土地價格大幅下降,東京地區跌幅22%,大阪、名古屋地區跌36%,股價和地價“泡沫”徹底破裂。
由于日本低生育率,老齡化日益嚴重,現在日本房子空置率高達13.6%。
房子,不再是升值的工具,而是沉重的負擔!
日本的今天,會否是我們的明天?
中國現在遭遇的故事,跟90年代日本泡沫破裂,何其相似。
據公眾號米宅數據,在中國土地最稀缺的城市深圳,二手房價格從2021年2月份的最高點,已經下跌22%。
前不久,深圳某業主在網上公布自己的經歷。他最近接到電話,被銀行要求再補交40萬房款。因為他的房子隨著深圳房價普降,估值嚴重縮水。銀行為了避免斷供之類的情形出現,故而要求業主補交房款。
這還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深圳。如果那些三四線城市,房子對你還是升值的工具嗎?答案不言而喻。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和日本一樣,同樣遭遇低生育率和老齡化的危機。
2021年,中國商品房銷售規模達到了歷史最高位——17.9億平米。我們以每套房100平米計算,這一年,中國大約賣了1790萬套房子!那么,這一年,中國出生人口是多少呢?1062萬!也就是說,在過去的一年:
賣出的房子比出生人口多728萬套
2021年以來樓市的寒冬,表面看是政策促發,更深層原因是需求到頂!
專業機構表示,2022年,預估全年商品房銷售總額將達到13萬億元,而上一次達到這個數字,是5年前的2017年。
行業規模倒退回5年前
3. 長沙放松限購?
最后,再回到長沙何時放開限購這個話題上來。多年來,長沙“調控模范生”的偉光正已被各大媒體屢次報導。然而,我們需要深思的是,長沙的“低房價”只是調控的功勞?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長沙的“低房價”絕對是歪打正著的結果。
長沙原來的城市規模很小,而城市建設又需要大量資金,因此從90年代末到世紀之初,長沙曾拿出很多土地給各大建設單位作為補償,加上事業單位大量自建房的存在,導致市場上不缺土地、不缺房子,房價自然就難以上漲。
2016年后,長沙明星城市的光環越來越重,而這個時候,由于全國性房價大漲,全國進入嚴調控的周期。房價好不容易漲上來的長沙,就此被一道道的限購令給摁住了。
目前長沙住宅均價大約在1萬2每平的水平,當然,稍微中心點的地方,也1萬5起跳了。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你說房價低嗎,其實也不低了。只不過相對應北上廣深等城市普通老百姓望而卻步的房價,顯得更親民而已。
那么,作為一個普通老百姓,我們是否要支持長沙放松限購呢?
我首先投支持票。
讓市場回歸市場,是最理想的狀態。因為,嚴厲的限購政策,沒有考慮到千差萬別的需求,一刀切之下,必定有太多合理的需求被遏制。
當然,前提是,整個市場回歸理性,社會擺脫買房升值的炒賣之風。
最根本的,就是整個社會回到“房住不炒”的理性狀態。
這樣的期盼,知易行難!
只有擺脫了短平快的房產依賴癥,整個社會才會更良性地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