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新中國已經邁進了新的歷史時期,這年6月11日的《人民日報》頭版新聞,刊發了一條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增補的3名政協委員:繆云臺,王光美,賀子珍。
同時,還配發了一張照片,一個白發蒼蒼的老太太坐在輪椅上,旁邊站著一個小女孩,這就是賀子珍和她的孫女孔東梅。
一時間,大家都驚呆了,原來賀子珍還活著!她一直在南方生活著,她就是毛主席的第二任妻子!
圖 | 晚年賀子珍和孫女孔東梅
晚年生活,讓人感動
李敏曾回憶說,從1954年開始,賀子珍在上海生病后,得到組織的通知,讓陳毅照顧,去外地生活一段時間。
后來賀子珍聽說,那段時間毛主席曾到上海視察,兩個人錯過了見面。
賀子珍主動提出,想去江西生活,上海市委和江西省委溝通后,決定讓賀子珍1958年回到江西生活。
1959年廬山會議前,曾志曾去看望賀子珍。曾志是賀子珍在井岡山時期的好友,早在4年前,曾志就看望過賀子珍一次。
可4年不見,不到50歲的賀子珍就飽經風霜,成了一個老婦女,不僅頭發花白,臉上也有了皺紋,每當提及毛澤東,她都恭敬地稱呼:毛主席。
曾志看不下去了,探望了賀子珍后,馬上就去廬山見了毛主席。得知了賀子珍的近況,毛主席感動不已,他說:“哎,我們是十年的夫妻啊。”
曾志可能看出了什么,試探性地問了一下,原來自從賀子珍回國,兩個人從來沒有見過。
毛主席感嘆說:“我很想見見她。”曾志趕緊說:“對呀主席,您應該見見她的。”
隨后,毛主席安排給曾志,讓汪東興去辦這件事。汪東興在延安干部團的時候就認識賀子珍,對賀大姐很是尊敬。
接受了這個任務后,汪東興找到了方志純和朱丹華,當時方志純是江西省委書記,然后兩個人又找到江西省委第一書記楊尚奎,最后決定讓楊尚奎的夫人水靜去接賀子珍。
1959年7月9日晚上,在水靜的陪同下,賀子珍來到了廬山毛主席的住處。由于沒有任何的思想準備,見到毛主席的那一刻,賀子珍淚崩了,再也忍不住了。
這次見面只有一個多小時,毛主席承諾,明天還可以再聊聊。但賀子珍沒有想到,一天后就被通知說毛主席有事下山了,這成為了他們最后一面。
至于他們聊了什么,無人知曉,多年以后,賀子珍曾對女兒回憶過當年的細節。
毛主席問賀子珍:“你當初為什么非要走呢?我多次派人去找你,你就是不聽。”
賀子珍說:“都是我不好,是我太年輕,不懂事。”
往事如煙,回憶起22年前的一幕幕,不知賀子珍有沒有再喊一聲:“潤之。”
從廬山下山后,賀子珍因為情緒激動,再次生病,在李敏的陪護下才逐漸恢復。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逝世,賀子珍得知這個消息后,悲痛不已,她無論如何都沒有想到。
其實在4年前毛主席的身體就一直不好,毛主席的身體狀況一直對外保密,賀子珍從電視上也沒有察覺什么,直到1976年毛主席很少出席外交活動了,賀子珍才突然意識到,毛主席病重。
她找到女兒李敏說:“快去中南海,看看你爸爸。”
李敏回憶說,在毛主席臨終前,她曾去看望了一次賀子珍。毛主席做了一個圓圈的手勢,李敏問旁邊的張玉鳳,張玉鳳也不明白這是什么意思。
直到后來,李敏的朋友才提醒她,賀子珍的小名就是桂圓,毛主席那個手勢是不是桂圓的意思呢?想到這里,李敏嚎啕大哭。不管是真是假,李敏都覺得這份感情實在太深厚了。
那么得知毛主席去世的消息后,賀子珍是什么反應呢?
賀子珍的侄女說,那天下午,賀子珍聽著收音機,眼神空洞,一點精神沒有,她不吃飯,不喝水,嘴里喃喃自語:怎么好好的就走了呢?
1979年,“四人幫”已經覆滅三年,賀子珍沉寂多年后,終于通過報紙出現在大眾視野,她被選為了全國政協委員。
她還被允許到北京毛主席紀念堂看望毛主席,人天永隔,淚水模糊了雙眼,當她思念一個人的時候,見面的希望會加重思念的痛楚,而當思念的人永遠不可能再見面的時候,思念中無盡的傷痛也就到了底線。
或許對于賀子珍來說,這次去北京,是她人生最后的心愿了,看到了毛主席的遺體,也算是沒有什么遺憾了。
圖|晚年賀子珍在華東醫院
1984年4月19日,賀子珍在上海病逝,享年75歲。
賀子珍去世后,上海市委遇到了難題,按照賀子珍生前的職位,喪事規格不宜過高,但她身份特殊,到底怎么辦,沒人敢做決定。
這件事先是匯報給中央辦公廳,中央辦公廳也拿不定主意,只能讓鄧小平定奪。鄧小平得知后,用兩句話拍板,他說:現在所有的中央領導人都要送花圈,賀子珍的骨灰放一室。
一室指的是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存放中央領導同志骨灰的地方。
1984年4月25日,賀子珍的遺體告別儀式在上海舉行,她生前的戰友不遠萬里來到上海,和她告別。
儀式結束后,李敏帶著骨灰飛到北京,在骨灰安置儀式上,北京的老戰友更多了,大家都來送別賀子珍最后一程,站在最前面的就是曾志。
曾采訪過賀子珍的記者曾這樣總結:
賀子珍是巾幗英雄,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中國革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