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的童少歲月(組詩)
“偷戲”(九)
文/楊西京(原創(chuàng))
那年代,豫劇僅指流布在河南地區(qū)的河南梆子,支脈繁多,流派龐雜,有豫西調,祥符調,懷梆,南陽梆,各囿其長、各愛其好,劃地為界,互不交流。由此,小香玉以武功扎實,吐字清晰,9歲登臺,13歲在名角輩出,好戲連臺的河南省府開封一舉成名,引起轟動。
因而,在苦練基本功的基礎上,小香玉先后師從當時劇壇高手馬九,葛燕亭,郭振海,周海水等名師學藝,繼之,父親感到小香玉跟自己學的是豫西調,不能固守一家,應向兄弟流派及其他劇種學習。由此,引導小香玉走上汲百家之長,補自家自短,融百家之特,自成一家的從藝之路。
為此,那時,父親常常帶她去……
那晚,卸了妝,
父親悄悄告訴小香玉:
“我買了兩張站簽(即站票),
走,咱現在去‘偷戲’”。
小香玉迷惑的看著父親:
“偷戲”……?
舞臺上,
四男圍著一女;
一桿槍,
在臺上忽東忽西,忽高忽低,
女演員左踢右踢,前踢后踢,
忽而,一個翻滾,左右雙踢;
臺下,觀眾呼嘯擊掌,
雷聲一陣陣爆起……
父親輕輕拍拍小香玉的肩,
悄聲悄語:
“京戲這一招叫‘打出手’,
咱河南梆子甭說女的,
連男演員都無一人會踢……
這一手,
你要‘偷去’……”
噢,小香玉明白了,
這叫“偷戲”……
頂著同行的側目,
父女倆去“偷戲”:
父親為小香玉請來京劇教師,
小香玉在四個男演員陪練下苦練絕技,
腳腫,腫的穿不上鞋襪,
腿瘸,瘸得走路腳不敢沾地……
頂著本流派的諷譏,
父女倆去“偷戲”:
這一次去看兄弟流派的拿手戲,
下一次去看其他劇種的新劇;
小香玉女扮男裝,
往站廂最前沿擠……
每當父親輕輕拍她的肩,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
她明白,臺上人家這一手,
咱要“偷”去……
頂著“丟豫西調的人”的輿論攻擊,
父女倆去“偷戲”:
“紅娘這段唱腔,有些暮氣,
唱不出她天真活潑調皮的氣息。”
小香玉從連演六部《西廂》實踐中,
提出此唱段
應引入豫東調某些唱腔設計……
頂著
小報記者無恥的嘲笑,
頂著
別有用心者“南腔北調”的非議,
父女倆,堅定的去“偷戲”!
在“偷”里,
弘揚豫梆的富有生活氣息,
在“偷”里,
剔除本流派的某些粗糙庸俗;
在“偷”里,
小香玉讓豫西派在唱、做、念、打,
音樂、服裝、美工,
一一有了時代氣息……
啊,故鄉(xiāng)的嵩邙,
給了小香玉“戲比天大”的從藝格局,
啊,故鄉(xiāng)的河洛,
開創(chuàng)了小香玉“戲學百家”的創(chuàng)新軌跡……
由此,成名的常香玉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在中原,陜西……為抗日救國而義演,為抗災救民而義演,為家鄉(xiāng)父老解困而義演……
由此,在紅日照耀中華的歲月,為抗美援朝捐機而義演,到朝鮮前線去慰問,到工廠、農村、邊疆、哨所……到一線為萬千人民,千萬基層上門演出……在華夏大地,留下了一個個“戲比天大”的紅色足跡……
#全網你最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