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我參加了一場婚禮,新郎是初中坐我后桌的男孩兒,認識了大半輩子。
當天晚宴結束后,Sean和我走得很慢,落在人群最后面是我們一向的習慣。不巧和長輩們單獨打上照面。正準備低頭加速回房間,新郎好死不死介紹了一嘴:
“這就是誰誰誰。”
叔叔阿姨恍然,你就是誰誰誰呀,中考第一,表情和藹可親。
我嬉皮笑臉地擺手說,沒有沒有,是運氣好。實則感到尷尬,三十多歲的人了還提什么中考成績,而且——
我和叔叔阿姨想的第一,大概是很不一樣的。后來我一路學渣,無比幸運地找到了一條屬于自己的人生道路。這些獨一無二的經歷,構建起我的自我認知,比單純考第一得到的多太多太多。
叔叔阿姨的反應,倒是勾起了我那一小段「別人家孩子」的記憶。歸功于天降的自我管理能力,比爸媽老師加起來都多。
每天放學先回家,寫完作業再下樓玩。不管tvb多好看,到點了自覺洗澡睡覺。一條龍自我管理,從不想別的,只為考第一,得到所有人的認可和喜歡。
在這一段名字總出現在家長老師口中的童年,我也習慣活在別人的眼光里。成和敗,只化作一個評價。
我猜是上初中那會兒開始發生變化的。
當時毫無懸念地考上名校,和全市最厲害的小孩競爭。考第一變得太不容易,排名開始往后掉。爸媽自小就沒逼過我,彼時彼刻也選擇信任和放任。
也不知是幸還是不幸,我好奇過要是當年爸媽嚴格點兒,我能往尖兒上冒多遠。人生中的「本可以」往往會留下一堆遺憾。
只是我也很確定,要是選了那樣的路子,就不可能發展出后來自由的心性。
爸媽盲目作靠山,用真實行動證明著「他們不需要我成功,只希望我快樂」,多么理想的一種育兒方式。于是我除了成績下滑,也沒閑著。開始趁機跳出他人看法,忙著發展自我認知。
我那會兒喜歡和「壞學生」混一起,我們看雜志,學日文,做手工,逃課逛街,都比念書有趣。
而成績拔尖的同學,在我眼里反而是不酷的。我當時就有「除了學習他們還會干嘛」的先鋒思想。我開始懷疑,成績好并不是幸福人生的唯一解法。甚至都不能算是解法吧,除了學習啥都不懂的人,怎么可能開心?
學習的drive掉了下來,我覺得成為好學生不再有意思。后來中考第一,完全是被班主任氣的。
上高中之后,我進入情緒化的青春期,無病呻吟傷春悲秋的。我有很多除了學習以外的思考,就在個人blog里寫著。原本只是自己的樹洞,寫著寫著,竟發現年級上越來越多的同學在看。
我正第一次以一種獨一無二的方式被解讀。
在blog里,沒有教育系統的分數與排名,只有全然關于我的,立體完整的天性,當時這種發現很特別,她近乎塑造了我。我,要建立自己的框架。
當然,我是長大之后才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渴望被看見。這是我們總在運用系統的一套標簽,打造自己的原因,being identified as somebody,在社會上是很緊要的,涉及生存。
但如果你試過真正跳脫于框架之外,作為一個完整的人被看見,那就一發不可收拾了,從今往后只想自己來定義我是誰,我要到哪里去。
我想早在那一刻,我就對「成為自己」有念頭了。
我們被看見的方式應該是獨特的,極具個人色彩的。這種方式當然是極其小眾的,也充滿風險。
你的參照物只有你,你沒有章法可循,沒有什么是十足可控的。不像念MBA,念完就會多一個文憑和一把人脈;也不是考證書,不管多少門學科總有一條及格線。
你必須有堅定的框架,因為所有的事情你都需要自我驗證。
這當然很難很難,我,self identity 6歲就落成的這么一個人,都在這條路上誕生過無數的自我懷疑。
包括這篇文章,寫了半月有余,到末尾竟懷疑起這種分享的正確性。開始懷疑,成為一個特立獨行的人,是否具有指導意義。
接著我就到了1月1日,差點棄文,前天卻和朋友聊出了結尾,便上來結筆。
我和她說起一年前決定關店那會兒,腦袋里回旋的關于自我框架的懷疑。
最懊惱的便是,在畢業后的78年間,并沒有因為工作,練就什么過硬的本領。縱觀同期畢業的同學,只要足夠踏實,都在一個領地里有點建樹了。
可走近點看,大多數有點成就的人,都不過乘時代這股風起飛。互聯網大廠里年薪百萬的那群人,如今也面臨行業的平滑,降薪的降薪,失業的失業。
不是需要通過別人的慘淡來讓自我感覺良好,但人類面對的問題大抵相同,只是披上了不同的外衣。
朋友顯然不被我這一陣發言整得感動,本以為她總會安慰我兩句。誰知她并沒有要接住我的戲碼,甩手說道,反正你關店之后更立體了,在我這兒看來,橫看成嶺側成峰。
我想,應該就是如此了。不是每個問題都有答案,只管把自己的路子走出來,就獨占一片風景。
今年打算做什么?繼續做自己罷。
今日作者
這東西怎么這么丑
場簡單的跨國戀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