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
帶您一起解讀這部溫暖的法律
——長寧區法律援助中心
編者按
維護法律正確實施、
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法律援助,是國家建立的為經濟困難公民和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刑事辯護等法律服務的制度,是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組成部分。
為了適應新時代的需要,《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法》自2022年1月1日起 正式實施,旨在更好地維護公民合法權益、保障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法律援助法的實施,意味著進一步拓寬法律援助方式、擴大法律援助范圍、提高保障水平、加強質量管理、提供便捷化措施等,從而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需求,在更大范圍通過更多形式,為人民群眾獲得及時便利、優質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務提供法治保障。
習近平同志指出:“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為幫助廣大群眾更好地了解法律援助法,小編特選了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小案例供大家工作生活中作為參考。
第12期
案例
繳納保險但拖延申報工傷,可以申請法律援助嗎?
李先生系外來務工人員,其與某建筑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后,被安排到某工地從事建材搬運工作。在工作過程中,李先生被從高空墜落的鋼筋砸到肩部和手臂,傷勢嚴重。經診斷,李先生右側肱骨外科頸骨折,右側肩袖損傷,創傷性肱二頭肌斷裂,就醫治療花費3萬余元。
然而,該建筑公司負責人因擔心申報工傷事故會引發業主方追究責任,故而不愿配合李先生做工傷認定的相關手續,亦不愿向李先生支付工傷賠償金,稱待李先生痊愈后再行商討方案。李先生是家里的唯一收入來源和頂梁柱,本次因工受傷后導致其家庭生活陷入了困難。李先生想通過勞動仲裁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但自己因文化水平不高無法獨立完成仲裁申請,且經濟拮據無法負擔聘請律師的費用。在這種情況下,李先生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嗎?
? ?
解答
《法律援助法》第三十一條規定,請求工傷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當事人,因經濟困難沒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在本案中,李先生系在工作時間因工作原因受傷,該建筑公司應當在李先生傷勢穩定后配合其向當地社保部門申請工傷認定,進行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后,應按照鑒定結論,根據工傷保險標準對李先生進行賠償。建筑公司拒不配合的行為損害了李先生的合法權益。作為外來從業人員,李先生因經濟困難未委托代理人,符合《法律援助法》規定,故依法可以申請法律援助。
需要在此提醒用人單位注意的是,工傷事故發生后,如果因為用人單位遲延辦理工傷認定原因,導致勞動者支出的就醫費用無法通過工傷保險基金報銷的,相關賠償責任或將全部由用人單位負擔。
外來從業人員為城市的發展默默地貢獻自己的力量,為社會的發展作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而自身的權益卻容易被忽視。《法律援助法》的出臺不僅將法律援助的范圍進一步擴大,更降低了申請法律援助的門檻,無疑能更好地保護了外來務工人員的合法權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