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西京(原創)
河水輕輕唱著春訊,
河畔留下一道道鏗鏘的話痕:
“吐字不清,道字不明,
等于鈍刀子殺人!”
晨練中,父親厚植著小香玉
基本功的根。
“看戲看旦兒,
吃餃子吃餡兒。”
這是父親多年來從臺下聽到的
百姓看戲的議論。
“臺下看戲的聽不清音兒,
臺上唱戲的等于瞎胡混兒。”
吐字,這是一個旦角兒
舞臺上的立身之本。
小河邊,“咿——”,
小香玉喊嗓
對著滿天星辰。
小河邊,“啊——”
小香玉練腔
伴著河水的高唱淺吟。
“高音不刺耳,
低音聽的清。”
練高音,
父親跑到數百步外,
側耳凝神;
練低音,
父親躲在大樹后
支耳細品。
“千斤念白四兩唱”,
念白,要把準戲理戲魂。
練“噴口”要象學拼音;
聲母韻母分開練,
半點不能含混。
忽而慢,
忽而緊;
一字一句,
體忖著角色的內心。
小香玉盯著眼前的大樹,
一遍遍的念,一遍遍的拼;
吐字不飽,
這是嘴皮上缺力少勁;
平上去入,
要讓觀眾聽得清字骨句筋。
洛水畔的那棵高楊看見:
小香玉口干舌燥,
血裂滿唇;
渭河灘的那棵垂柳見證:
小香玉舌頭打不過彎兒,
口麻神昏!
念念念,
眼前的垂柳,
一年年增著年輪;
練練練,
面前的河水,
一歲歲流著冬夏秋春……
#全網你最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