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的童少歲月(組詩)
砸掉命運上的枷鎖(五)
文/楊西京(原創)
上世紀三十年代,豫西一帶還沒有女演員。男人唱戲尚被視為“下九流”,“死后不準進老墳”,何況一個女孩亮相登臺。惡風舊俗,給小妙玲走向理想之路的第一步,戴上了輿論的枷鎖……
1天,父女倆隨“武勝班”
趕廟會回到鞏縣老家演唱,
有人攆到住處,
聲色俱厲,呵斥著張茂堂:
“族長說了,你個人唱戲丟人敗興,
今又領著閨女跑江湖,辱沒家鄉;
面前兩條路,你要再三思量:
要姓張不能唱戲,
要唱戲,不能姓張!”
在小妙玲眼里,唱戲
比要飯討荒
當童養媳,
簡直就是天堂。
唱戲,靠吃苦學本事,
憑本事吃飯,靠名望闖蕩;
光明正大,排排場場,
何辱族人,何辱故鄉?
小妙玲找到干爸常老大,
向老人訴說著憤怒、悲傷。
父親,干爸,
兩位老人,挺起了窮人的脊梁:
“百家姓上,
有的是姓;
從今住后,
俺閨女姓常,
不再姓張;
古時有個項羽,
就是“力拔山、氣蓋世”的楚霸王,
俺閨女不再叫妙玲,
改名為常項(香)羽(玉)!
“武勝班”一班窮兄弟哥們,
為二老這一舉動,喝彩鼓掌!
那一刻,
“常香玉”在家鄉的土地上叫響;
那一刻,
“常香玉”迎來了前行路上的陽光;
從那一刻起,
“常香玉”走進了千家萬戶,
“常香玉”走進了百村千鄉;
“常香玉”融進了黃河洛水,
“常香玉”寫進了戲曲文章……
#全網你最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