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病毒,為什么新冠病毒經過三年的演化,毒性越來越弱,而狂犬病毒的發現已經超過兩千多年,毒性卻沒有減弱?
最早記載狂犬病的是兩千多年前的《伊施嫩納法典》,這就證明狂犬病存在的歷史至少超過兩千多年。那經過兩千年的演化,狂犬病毒的毒性為什么沒有減退?
為什么同樣是病毒,新冠病毒和狂犬病毒的差異如此巨大?
我們知道,病毒其實并不是一種生命體,因為病毒連最基本的細胞結構都不存在。
病毒只是攜帶著一串DNA或RNA的核酸分子,然后在蛋白質的裹挾下組成了一個類似生物的有機結構體。
目前科學界認為,病毒的出現應該不晚于最早的細胞。
從1899年,人類發現的第一個病毒-煙草花葉病毒開始,目前發現地球上至少存在著5000多種類型的病毒,而每一種病毒又存在著多個變種。
就新冠病毒來說,它的變種至少上千個,狂犬病毒的變種也有幾十個。
我們總有一種錯覺認為:新冠變異毒株的毒性越來越弱。
其實新冠病毒屬于呼吸道感染病毒,而這類病毒的傳染性和毒性往往呈反比。
在上千個新冠病毒變異株中,有毒性強的,也有毒性弱的。而毒性強的病毒對宿主的殺傷力就越強,宿主存活的時間就越短。
所以還沒有等到宿主有足夠的時間來傳播病毒,宿主就會被殺死。
而毒性越弱的病毒,對宿主的影響就越小。甚至會出現無癥狀感染者,這些感染者在沒有做核酸的情況下,甚至都無法察覺自身已經被新冠病毒入侵了。
無癥狀感染者會進行正常的社交,這會極大增加這種變異毒株的傳播。久而久之,社會面流行的都是這種毒性較弱的毒株。
從初代新冠病毒到德爾塔病毒,再到如今的奧密克戎。
病毒的毒性變得越來越弱,但是傳播力卻越來越強。
對病毒來說,這就是自然界的優勝劣汰,病毒的使命并不是殺死宿主,病毒也沒有意識故意增加毒性,而更快地殺死宿主。病毒只是基因的延續。
只要是基因,它就一定是自私的,因為不自私的基因在生物演化的歲月長河中早就被淘汰。
基因的目的就是延續自己,不斷刻錄復制自己的堿基對序列。
新冠病毒發展的趨勢也正是基因自私的體現。
越來越強的傳播力,找更多的宿主復制自己的基因,而殺死宿主對自己的傳播只有壞處,沒有好處,所以新冠病毒演化的趨勢只會是毒性越來越弱的毒株占據主流。
但新冠病毒的這一套玩法完全不適用于狂犬病毒。
首先新冠病毒可以通過呼吸道感染,這就意味著新冠會首先攻擊呼吸道和肺部。
而狂犬病毒是通過傷口等體液交換的形式感染的。
從感染途徑上可以確信,狂犬病毒寄生在宿主的方式是十分困難。所以狂犬病毒采取另一種方式傳播自己的基因,那就是殺死宿主。
新冠病毒不同于狂犬病毒的是,新冠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快速傳播,所以宿主活的越好,通過空氣傳播就越快。
而狂犬病毒注定不能依靠空氣傳播,所以只有殺死宿主,讓其他動物吃掉宿主,這樣就完成二次傳播。
事實上,靠殺死宿主來傳播狂犬病毒,明顯是十分緩慢的。所以狂犬病毒不存在龐大的基數進行病毒的變異。
從狂犬病毒誕生以來,其變異毒株就比較少,大部分毒株依舊保持著原來的毒性。
狂犬病毒的致死率真的是100%嗎?
事實上,狂犬病毒致死率并不是100%,在過去20年內,全世界已經公認有14人在感染狂犬病毒且發作的情況下存活下來。
但是要知道全世界每年因狂犬病毒發作的大概有6萬人。
自21世紀,已經有120萬人感染了狂犬病毒,除了那14個人,其余感染者都因狂犬病毒而喪命,所以死亡率幾乎逼近100%。
狂犬病毒最令人窒息的是,病毒一旦入侵人體,會沿著最近的神經網絡向上蔓延,最后的目的地一定是大腦。所以狂犬病毒最后一定會攻擊大腦。有的人發病時間大概是一個月,有的人則為一年。
狂犬病毒的發病時間取決于病毒沿著神經入侵到中樞神經的距離大小。
狂犬病毒一旦攻擊大腦,患者會出現明顯的狂躁癥,會歇斯底里地抓狂。出現暴力行為,恐水癥,意識混亂等情況。
狂犬病毒一旦發作,之所以治不好,是因為人體免疫系統已經癱瘓。
我們知道病毒入侵人體后,基本上都是靠免疫系統來抵抗病毒。我們吃的藥物,一般都是退燒藥或者其他緩解身體癥狀的藥,這些藥并不能殺死病毒。
能殺死病毒的是特效藥,而特效藥里面一般都是針對該病毒的抗體。而這些藥往往十分昂貴,且效果并不顯著。
所以對于任何病毒感染,基本上都是靠人體免疫系統來消滅病毒的。
一般情況下,只要這種病毒沒有攻擊人的中樞神經(大腦)。那么人體免疫系統的產生的抗體就開始有條不紊地消滅病毒。只要人的大腦正常,大腦就會指揮免疫系統絞殺病毒。
而狂犬病毒厲害的是,它會攻擊大腦
我們把大腦比喻成軍隊的首腦,把免疫系統比喻成軍隊。在病毒和免疫系統的戰爭中,只要作為大腦的決策層不出現問題,那么免疫系統就能正常的工作。
而狂犬病毒一旦入侵人體,直接執行的是斬首行動,先攻擊大腦,從而癱瘓整個免疫系統!
而大腦一旦被狂犬病毒攻擊,就會喪失對免疫系統的控制,這時候人體就任由病毒肆虐,直到死亡!
狂犬病疫苗的作用就是在狂犬病毒入侵大腦之前,就先激發免疫系統產生足夠多的抗體。等到狂犬病毒正式入侵大腦的時候,就有足夠多的抗體抵抗病毒。
關于狂犬病毒,很多人都誤以為這是由狗產生且攜帶的病毒。
其實這完全冤枉狗了??袢《镜脑拗骱苡锌赡芫褪球???茖W家推測,狂犬病毒最早可能來自昆蟲,當蝙蝠吃了這些攜帶原始狂犬病毒的昆蟲之后,就感染了病毒,這些病毒在蝙蝠體內產生了變異,才形成如今的狂犬病毒。
蝙蝠將狂犬病毒傳染給了其他哺乳動物,哺乳動物相互撕咬就會再次傳播病毒。
目前大部分哺乳動物都會感染狂犬病毒。包括靈長類動物,食肉性動物和翼手目動物都會感染狂犬病病毒。
那為什么不叫狂貓病毒,狂馬病毒,一定要叫狂犬病毒呢?
這主要是因為在感染病毒的所有動物中,只有狗和人類接觸最多,而且狗感染狂犬病毒之后也更易撕咬人類。
就目前的數據來看,在狂犬病致死的病歷中,其中99%都是由狗引起的,所以叫狂犬病毒也不算冤枉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