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開年伊始,日韓和日臺就傳出兩大互動信號,一是日韓將互聯雷達的導彈探測系統,達到即時共享相關情報,提高對朝鮮導彈攔截能力。二是日本自衛隊與臺灣軍方建立聯絡渠道,旨在對抗來自所謂中國的軍事壓力。】1月1日,據《讀賣新聞》等多家日韓媒體援引兩國多位政府有關人士的透露消息報道——日韓兩國通過美國連接兩國探測導彈的雷達系統的方案正在浮出水面,一旦實現互聯互通,就能即時性地更快地掌握朝鮮發射導彈時的飛行數據,提高導彈攔截等防御和第一時間向國民發布預警信息等能力。據悉,美日韓軍方已經開始了包括美國印太軍在內的技術性討論,并以最快在今年內實現為目標加快協商進程。從路徑角度,日韓為解決雷達探測系統互聯互通這一課題,將通過美國的印太軍相互提供雷達情報,具有軍事同盟關系的日本自衛隊和駐日美軍,韓軍和駐韓美軍將各自連接系統,實現即時共享導彈情報。
從最先獲得飛行信息的地理位置上看——韓國距離朝鮮比日本更近,也等于通過雷達先于日本探測到朝鮮發射信息。現在日韓防御朝鮮導彈的難點在于,由于地球是圓的,探測、跟蹤敵方導彈的雷達電波無法到達水平線以下。日本雷達只有在朝鮮導彈發射后上升到一定高度時才能探測到,同時如果導彈落入日本附近海域或太平洋,韓國也有可能無法跟蹤。從這個角度說,兩國發表的朝鮮導彈的數量和飛行距離等信息經常產生差異不說,也影響一旦啟動攔截時的軍事上的配合。一般來說,朝鮮的導彈在發射后的約10分鐘就能抵達日本,日本宙斯盾艦根據美軍早期預警衛星得到的發射地點、方位、速度等情報將雷達對準一定空域探測導彈,但日本防衛省有關人士表示“也有不能馬上找到的情況”。如果能及時共享韓國的雷達情報,宙斯盾驅逐艦的雷達就能迅速掌握導彈的飛行數據,從而迅速、可靠地捕捉導彈,從而提高攔截的可靠性,日本政府有可能提前發出呼吁民眾避難的全國瞬時警報系統(J警報)。
那邊日韓積極推動通過美國的中介進行雷達探測朝鮮導彈的互聯互通合作,這邊日本自衛隊則冒天下之大不韙,正在探討與臺灣軍方建立直接的聯絡渠道,而且直言不諱的目的就是對抗來自中國的軍事壓力,釋放的則是日本不僅要與美國合作,還應加強與臺灣軍方直接合作的信號。1972年9月中日恢復邦交正常化以來,日本根據“一個中國”原則斷絕了與臺灣之間的政府關系,日本防衛當局和臺灣當局之間也因此不存在直接乃至間接的聯系渠道。但此次,日本政府高官承認本國的自衛隊和臺灣軍方之間建立了直接的聯絡渠道。有一個不言自明的道理——日臺防衛當局加深關系伴隨著很大的風險。因為日本在和中國建交時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明確表示,日本“充分理解并尊重”一個中國的立場,即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日臺防衛當局通過建立直接聯系渠道加強合作,無疑會遭致中國強烈反對,屆時日本此舉將惡化東亞地區的安保環境,日本自衛隊打著“臺灣有事”的旗號,在與那國島上破例演習假想受到大陸導彈攻擊的避難訓練可能真的就不是嚇唬自己那么簡單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