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防兼備一直以來都是古代各國士兵所尊崇的一種作戰特點,既具有強大的進攻能力,也有著不俗的防御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在面對敵人的時候做到百戰百勝。我國是一個冷兵器大國。
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當中,制造出了許許多多具有強大攻擊能力的兵器以及堅硬的防御裝置,甚至古代的軍隊在征戰的時候還有專門的玄甲兵擋在部隊的最前方應對突如其來的箭雨。這些士兵并不會攜帶武器,充其量只會在腰間佩帶一把短刀。
他們的雙手拿著非常厚重的盾牌,這種盾牌既能夠擋住弓箭,也可以抵擋一般兵器的進攻,攻防兼備非常強大。然而日本在冷兵器時期卻很少看到盾牌兵的存在,甚至很多情況下日本的武士都不會使用盾牌,那么究竟為什么日本在流行使用冷兵器的時候拒絕使用盾牌?
有些人認為是因為日本的武士道要求他們在使用武士刀的時候必須要雙手持刀,只有這樣才能夠發揮出武士刀的全部殺傷力,也有一部分認為是日本的武士身上所穿戴的盔甲足夠堅硬,根本就不需要使用盾牌,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都不準確。
首先日本武士使用武士刀是大家早已熟知的事情,日本的武士刀刀柄較長,之所以留出如此距離的刀柄,就是為了日本武士可以用兩只手更好地控制刀具,更好地做出上端和下砍的動作。然而這并不能解釋為什么日本武士在交戰期間不使用盾牌。
因為武士刀并不像錘斧這般沉重的武器,雖然刀身較長,但是整體的重量還是非常輕便,一個成年人完全可以憑借單手的力量使用武士刀。如果在交戰的時候一手持刀一手執盾,那么不僅會保證攻擊性,而且還會提高自身的防御性。
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使用盾牌對于當時的日本武士來說都是百利而無一害的。另一種說法便是日本武士所穿戴的盔甲已經足夠堅硬,根本就不需要額外裝備一塊盾牌。其實這種說法更加荒唐,不僅僅是日本,很多國家在制造盔甲這方面取得長遠的進步之后,仍不會放棄使用盾牌。
比如中國宋代已經逐漸配備了厚重盔甲,而且還將此裝備應用于部隊當中,但是宋朝士兵的盾牌仍然十分沉重。而且每一個士兵都會在背上背上一塊盾牌以備不時之需,特別是在撤退和變更陣型的時候,所攜帶的盾牌可以更好地提高陣法變化的效率。
日本古代的武士在制作甲胄的時候雖然會注重這些防具的堅硬程度,但是也不可避免地讓一些重要的身體關節和部位暴露在敵人的攻擊范圍內,稍有不慎便會受傷,所以攜帶一塊盾牌對于冷兵器戰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么為什么即便知道盾牌有著突出好處,日本武士仍然沒有在軍隊當中普及盾牌的使用?這主要是因為日本獨具特色的挑戰方式。日本的武士崇尚武士道,并且由于日本是一個小國人口較少,即便是一些在史冊上有所記載的大規模戰役,真正參戰的人數才不過幾千人,根本就沒有辦法和其他國家幾十萬人的大型戰役相提并論。
為了能夠保全自己的有生力量,古代日本的統兵之將通常都會在具有決勝意義的戰役當中提出與對方將領單打獨斗的要求。兩個人之間的戰斗結果會影響到整場戰局的最終結果,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根本就不需要使用盾牌。
他們是想盡一切辦法將對手斬于馬下,更側重于提高自身的攻擊性,此時如果攜帶一塊盾牌的話,不僅會使得自己的攻擊變得非常笨重,而且還會讓自己手下的士兵認為自己貪生怕死影響士氣。
因此古代的日本將領都不會使用盾牌,自然就不會允許自己手下的武士們裝備盾牌。盾牌的發明和使用,在世界古代歷史演進和發展的過程中都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作用,特別是在冷兵器時代,盾牌作為最為普遍使用的防具更是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視。
然而日本卻反其道而行之,過分注重攻擊效率而忽視防御能力,這一特點也和日本獨特的戰爭方式有關。所以并不是因為日本習慣使用武士刀或者是他們的盔甲足夠堅硬才拒絕使用盾牌,而是在交戰過程中使用盾牌會影響自己的進攻效率,導致自己戰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