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22日 美國國會公布了美國海岸警衛隊極地安全艦(PSC)計劃報告。對破冰船的采購及交付周期做了較為詳細的說明。
在2023財年,海岸警隊就采購破冰船的計劃向國會申請了兩筆資金,并落實了兩型共計6艘破冰船的交付時間。目前,有兩艘重型破冰船的采購已經落實。
海岸警衛隊已為“極地安全艦(PSC)計劃”的重型破冰船采購申請了1.672億美元的資金支持。第一艘PSC將在2026或2027年交付海岸警衛隊。另外一筆1.25億的資金申請用于采購3艘商用中型破冰船,暫時代替重型破冰船開展破冰工作,這三艘商用破冰船會根據海岸警衛隊的要求進行改造,并在19至24個月后交付使用。
海軍和海岸警衛隊在2020年估算了建造三艘重型破冰船的金額分別為,第一艘10.38億美元、第二艘7.49億美元、第三艘8.41億美元,總計26.73億美元。購買三艘商用中型破冰船的價格為,第一艘7.46億美元、第二艘5.44億美元、第三艘5.35億美元,總計18.25億美元。
國會在12月22日公布的海岸警衛隊極地安全艦(PSC)報告中對采購破冰船的技術指標、進度、成本,所需破冰船數量,以及未來要承擔的任務、職責做了逐一闡述。
美國在這一地區的重要競爭對手就是俄羅斯。美、俄北極地區的博弈從冷戰時期就開始了,還曾因頻繁的水下監聽導致了幾次潛艇相撞事故。同時,這里也是兩家部署洲際彈道導彈的理想陣地。
蘇聯從二十世紀初就開始重視起北極地區的資源開發,并在1926年4月15日發布了《北冰洋陸地和島嶼為蘇聯領土的宣言》,稱“北冰洋沿岸以北,東經32°4′35″,西經168°49′30″到北極點間的所有陸地和島嶼(包括已發現的和未發現的)都屬于蘇聯領土。
1997年,俄羅斯批準了聯合國《海洋公約》,利用國際法中的“大陸架自然延伸原則”,確定了北冰洋中部地區羅蒙諾索夫海和門捷列夫海是西伯利亞大陸架的自然延伸。
后期,隨著俄羅斯經濟逐漸恢復,北極自然條件的變化以及科研開發技術的成熟,俄羅斯在2008年后提升了對北極地區的關注力度,陸續出臺了多項關于北極地區戰略開發的政府文件,并積極向聯合國大陸架委員會提出北極主權申請,拓展俄屬北極邊界。
“美國海岸警衛隊北極戰略”也在2008年成形。2009年,布什政府簽署國家安全總統令,正式確立了美國的北極地區政策, 開始在北極理事會之外獨立制定北極地區戰略, 海岸警衛隊也成為美國北極戰略的重要執行者。2010年的《美國海岸警衛隊高緯地區任務分析總結》 報告認為, 海岸警衛隊需要3艘重型和3艘中型破冰船來履行其法定職能。
2013年5月,美國政府發布 《北極地區國家戰略》后,海岸警衛隊緊跟著出臺了《北極戰略》文件。內容與俄羅斯聯邦出臺的北極地區戰略文件內容相似,如維護北極活動以及航道安全;應急救援;現代化治理;對該地區的數據收集和勘查;提升國際合作等。以此強調海岸警衛隊在美國北極事務中的關鍵地位。
2014年頒布的 《霍華德科布爾海岸警衛隊和海上運輸法案》中,美國政府對海岸警衛隊的北極領域意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2015年, 眾議院與參議院先后成立了各自的北極工作組,主張增加美國海岸警衛隊預算的資金,用于建造更多的破冰船, 維護美國北極的領導地位。
2016年12月,海岸警衛隊出臺 《我們國家所面臨的戰略性挑戰:美國海岸警衛隊視角》報告,將維護美國北極地區主權, 保持北極地區存在作為重要任務,再度強調了海岸警衛隊在美國北極專屬經濟區、 大陸架等提供服務對于美國國家安全的重要性。
當下,隨著北極海冰的融化,航道通航時間的逐漸增長, 大國也愈加著急起對北極地區的主權控制和海洋資源爭奪。破冰船作為參與北極事務的重要平臺,受重視程度也隨之增高。
俄羅斯在該地區的綜合實力目前還是最高的。俄烏沖突導致俄羅斯在經濟恢復上出現停滯,除了受到歐洲東翼的戰略擠壓,美國也在聯合加拿大、丹麥、冰島、挪威、瑞典、芬蘭通過北極海上圍堵俄羅斯。
俄羅斯從1922年就開始了對北極地區的開發建設,不是隨便一個國家可以在短時間能超越的。北極目前正處于無任何法律約束和管控的狀態,憑借自身軍事實力,借助科技手段快一步獲取一手的北極水文、氣象、地理測繪等地理空間數據,并向聯合國大陸架委員會提出北極主權申請的跑馬圈地行為會越來越激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