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是實現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化對中國民主政治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并大力推進,民主價值和民主理念進一步轉化為科學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具體現實的民主實踐。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繼續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把人民當家作主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黨治國理政的政策措施上來,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黨和國家機關各個方面各個層級工作上來,具體地、現實地體現到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來。”
[聚焦畢節“兩會”]畢節市人大常委會: 把全過程人民民主寫在履職答卷上
中央人大工作會議自2021年10月13日至14日召開以來,畢節市人大常委會在中共畢節市委的堅強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中央人大工作會議精神,把堅持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落實到立法、監督、代表等工作全過程各方面,通過“三個強化、三個聚焦、三個創新”的“三個三”工作舉措,保障人民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確保黨委政府在決策、執行、監督落實各個環節都能聽到來自人民的聲音,不斷提升新時代人大工作質量和水平,把全過程人民民主寫在畢節人大履職答卷上,為畢節建設百姓富、生態美、活力強的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積極貢獻人大力量。
[聚焦畢節“兩會”]畢節市人大常委會: 把全過程人民民主寫在履職答卷上
在立法工作中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立法為人民、立法靠人民。近年來,畢節市人大常委會在立法工作中始終堅持和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深入推進開門立法、民主立法。強化民主立法機制建設。大力構建“黨委領導、人大主導、政府依托、各方參與”的立法工作格局,建立立法聽證、立法協商、重大立法事項第三方評估、立法咨詢專家庫管理辦法等15項立法工作制度,為法規從立項到調研、從論證到審議、從施行到立法后評估等各環節工作充分征求人民群眾意見建議提供制度保障,確保立法更好傾聽人民心聲、匯聚人民智慧、體現人民意志。強化民主立法理念實施。始終堅持立法為民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按照“小切口”“小快靈”的立法思路,做到立法前問需于民、立法中問計于民、立法后問效于民,先后制定《畢節市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畢節市獻血條例》《畢節市鄉村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等12部具有畢節特色、反映人民心聲、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強的地方性法規,切實依靠人民立良法保善治促發展。強化民主立法陣地打造。2021年7月,畢節市人大常委會成功申報為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在貴州設立的首個國家級基層立法聯系點,畢節市人大常委會積極構建組織保障機制、宣傳激勵機制、內外協同機制、全程參與機制推進基層立法聯系點建設,設立34個基層立法聯系點,收集到廣大代表和基層群眾對國家有關法律修改建議1023條,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上報修改建議160條、獲吸收采納17條,積極為國家立法貢獻畢節智慧和力量,國家立法直通車的“畢節實踐”經驗做法獲中國人大網、中國人大雜志刊載,建立基層立法聯系點、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專題片獲央視頻刊播。
[聚焦畢節“兩會”]畢節市人大常委會: 把全過程人民民主寫在履職答卷上
在監督工作中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人大監督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代表國家和人民進行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監督,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管理國家事務的重要方式。近年來,畢節市人大常委會在監督工作中始終堅持和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圍繞中心、突出重點、聚焦民生強力開展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聚焦改善民生謀劃監督議題。每年在謀劃監督議題時,始終將民生問題納入年度工作要點進行安排,近年來緊緊聚焦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脫貧攻堅、生態環境保護、教育發展、疫情防控、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居家養老、食品安全監管、安全生產、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20余項民生熱點問題開展監督。2022年,聚焦國務院《推動畢節高質量發展規劃》賦予畢節“兩區一典范一基地”的戰略定位,對全市優化營商環境、旅游產業化、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打造、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林下經濟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等10余項人民群眾關注的工作開展監督,切實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聚焦集中民力開展監督工作。積極邀請全市各級人大代表、人民群眾、有關專家列席市人大常委會會議,參與開展執法檢查、專題詢問、工作評議、專題調研、集中視察等工作586人次,切實拓展人民群眾和人大代表參與市人大常委會各項工作的廣度和深度,積極拓寬人民群眾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的渠道和途徑,及時回應民生關切。如,2022年3月,邀請18名代表和群眾參與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貴州省安全生產條例》執法檢查工作中,針對存在問題,向市委專題報告建議建立全市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長效機制,推動建立全市安全生產“行刑銜接”機制。聚焦匯聚民智提升監督質效。創新監督方式,建立審議意見“問題清單”跟蹤督辦責任制和辦理落實報告制度,及時將全市各級人大代表、人民群眾、有關專家參與常委會工作時提出的意見建議梳理后融入審議意見和“問題清單”中,切實做好“監督后半篇文章”、提高監督質效。如,2022年8月專題詢問全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后,將審議意見連同“問題清單”交市政府辦理,并加強跟蹤督辦,實現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環環相扣的全鏈條監督閉環。
[聚焦畢節“兩會”]畢節市人大常委會: 把全過程人民民主寫在履職答卷上
在代表工作中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人大代表來自人民、根植人民、服務人民,是黨和政府聯系人民群眾的橋梁紐帶,是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力量。畢節市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揮代表密切聯系群眾優勢,始終做到為人民用權、為人民履職、為人民服務,在代表履職過程中充分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創新設立為民辦實事專項資金。始終把辦好代表議案建議作為堅持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回應民生訴求的重要抓手,2021年創新設立每年1000萬元的市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專項資金,實施人大代表提出的群眾“急難愁盼”民生實事項目31個,惠及9.4萬名群眾,改革經驗得到《貴州日報》《貴州新聞聯播》刊載刊播,得到貴州省人大常委會高度肯定并把畢節作為試點,為在全省推廣作示范。2022年,市縣兩級共設立專項資金5900萬,計劃實施民生實事項目216個,惠及59萬名群眾,切實以“小資金”撬動“大民生”、以“微實事”展現“大作為”。創新建立為民服務工作機制。建立人大代表建議交辦、聯動督辦和辦理情況通報“1+3”工作機制,推動近年來市人大代表在市人民代表大會上提出的1297件議案建議得到高質量辦理,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創新機制高質量辦理代表建議惠民生的工作經驗得到《農民日報》《人大論壇》刊載。建立代表工作“三聯三促”機制,引導推動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專門委員會及常委會工作機構聯系市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切實密切聯系群眾、收集社情民意。建立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通過群眾“點單”、代表“定單”、政府“買單”、人大“驗單”的做法,確保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民生實事得到解決。創新搭建為民履職陣地平臺。不斷豐富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內容和形式,指導各縣市區人大建設市級代表聯絡站示范點30個、市級“人大代表之家”示范點27個,規范建設代表聯絡站(室)2201個、網上代表聯絡站280個,積極建好管好用好人大代表聯系群眾、收集民意的履職平臺。近年來,全市各級人大代表通過線上線下平臺收集群眾意見建議17372條,辦結14390條,辦結率達82.83%,代表履職平臺作用得到有效發揮。
[聚焦畢節“兩會”]畢節市人大常委會: 把全過程人民民主寫在履職答卷上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和必然結果,也是毫不動搖堅持、與時俱進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內在要求。下步工作中,畢節市人大常委會將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認真落實中央及省委人大工作會議精神,持續深入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搶抓《國務院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推動畢節高質量發展規劃》政策機遇,聚焦“兩區一典范一基地”戰略定位,圍繞黨委中心大局,不斷完善民主民意表達平臺和載體,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的工作機制,保證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落實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環節全過程,廣泛凝聚人民力量,為推動畢節高質量發展、建設貫徹新發展理念示范區作出積極貢獻。
( 羅運歡 丁震)
供稿單位:貴州民族報畢節新聞周刊
審核:關軒軒 責任編輯:楊簡
來源:黨報頭條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