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烤鴨一哥”全聚德因跨界賣醬香型白酒,徹底火了一把,自12月16日以來,全聚德連續收獲了5個漲停板,股價近乎翻倍,最新股價為19.51元,創近5年以來新高。
這或是因為這家老字號對白酒的布局,此前,全聚德定制的53度醬香型白酒“全聚德1864”和“全聚德傳奇”上架售賣,“烤鴨+白酒”的新生意,引發業內外廣泛關注。
值得一提的是,這家擁有150多年歷史的老字號曾經紅極一時,如今公司業績卻自2017年以來持續下滑,如今跨界賣白酒,或是新的嘗試,不過,上述兩款產品的銷量在某電商平臺上不過才幾十瓶。
800多元的醬香酒,銷量僅57瓶
具體來看,在天貓全聚德旗艦店中,53度500ml“全聚德1864醬香型白酒”,單瓶定價828元,以及53度500ml“全聚德傳奇醬香型白酒”,單瓶定價568元,截至發稿,上述兩款產品的月銷量分別為57瓶和32瓶,合計不到100瓶。
值得一提的是,全聚德跨界賣酒,并不是自己生產白酒,而是通過委托加工的方式,簡單來說,就是“貼牌”醬香型白酒。
據悉,全聚德這兩款醬香酒的代工廠,均產自貴州省習水縣土城鎮宋池老窖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宋窖酒業”),而宋窖酒業規模并不大,官網顯示公司占地39畝,旗下開發產品分別有“宋窖壇酒”、“宋窖30年”、“鰼國故里”、“宋窖10年”等系列酒,但在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上,并未見到其產品銷售。
目前,全聚德采取委托加工方式推出的兩款白酒不僅在天貓旗艦店等線上平臺銷售,還在京內京外各家門店陸續開展銷售,對此,有業內人士直言“全聚德的白酒屬于貼牌產品,開發成本非常低,試水性質明顯,能否建立企業的第二增長曲線,現在還不好說。”
全聚德自己也在一次公告中坦言,“公司以委托加工方式推出的兩款醬香型白酒剛剛上市銷售,業務收入占比較小,未來是否能為公司帶來良好的業績回報,尚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
盡管如此,銷售不到100瓶白酒,銷售收入幾萬元,但全聚德的股價迎來了翻倍,市值也已經增加近30億元。
東方財富顯示,自12月13日開始,全聚德的股價開始起飛,13日漲幅為3.46%,14日漲停,15日跌6.42%,16日至22日的五個交易日,連收5個漲停板,至此,股價從12月12日的10.39元飆漲至12月26日的19.51元,累計漲幅近90%,創下2018年初以來的新高。
客流量持續下滑,虧損進一步擴大
跨界賣白酒,或許是因為全聚德的近幾年的經營業績較為糟糕,作為中國“烤鴨一哥”,曾經是北京人招待來賓、外地人進京旅游首選的進餐之地,在全國餐飲百強的榜單上,全聚德也曾高居中式正餐之首。
然而,頂著逾百年歷史的金字招牌,全聚德卻愈發式微,2019年之前,全聚德每年都會在財報中披露當年接待的賓客總人次,財報數據顯示,2011-2016年全聚德每年接待賓客數變化不大,平均保持在740萬人次/年,至2017年達到頂峰,當年接待人次突破800萬人次,而后逐年下滑,2018年是770.47萬人次,2019年是658.92萬人次。
或許是接待人次持續不理想,接下來的2020年和2021年,全聚德并未在年報中披露其全年接待的賓客數據,賓客數量的大幅下滑,也讓這家老字號的敬業業績持續下滑。
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0年,全聚德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7.77億元、15.66億元、7.83億元,同比下降4.48%、11.87%、49.99%;對應的凈利潤為0.73億元、0.45億元、-2.62億元,2020年是全聚德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
此后,全聚德的凈利潤一直為虧損狀態。2021年,全聚德實現營收9.5億元,同比增長21.0%,歸母凈利潤為虧損1.6億元。2022年,全聚德經營情況再度惡化,前三季度,全聚德實現的營業收入5.64億元、凈利潤-1.75億元,同比分別下降22.31%、162.08%,虧損進一步擴大,并超過了去年全年。
如今,百年老字號全聚德跨界醬香型白酒,這究竟是一場炒作,還是真正找到了新的增長曲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