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樹,從小樹苗長成參天大樹需要多久?
一個片區,實現城市面貌、生活方式的提升和飛躍,又需要多久?
回答這個問題,除了需要時間,可能還離不開種樹人的辛勤耕耘和城市建設者的躬身篤行。
正如南城從舊村,蛻變為燙金的CBD;松山湖從荒野,成長為千億級科創中心。
每一次的蝶變,都離不開向下“扎根”的發展藍圖,與向上“勃發”的生長動力。
而眼下,發展的轉盤轉到莞北,有人也在莞北種下了一棵“樹”。
“種下”TOD大城鏈接灣區
拉長莞北人的生活半徑
過去,“深圳上班、東莞生活”只是一小部分人的寫照。
如今,雙城生活正逐漸成為莞北青年的日常,小C就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
她喜歡深圳自由拼搏的精神,但又希望陪伴在家人身邊。東莞站TOD的便利,給她實現理想生活的可能。
在她看來,每天坐著高鐵上班,不用跟別人擠地鐵或出門堵車,比很多深圳本地的上班族還更舒適、高效。
40分鐘左右的通勤時間就能到深圳,跟她的本地同事相差無幾。
從小C的雙城生活,也可以看出莞北人生活方式的改變。
之所以要把焦點對準莞北,核心原因還是東莞站TOD。
一方面,它能內接城區,外連廣深,大大拉長了莞北人民的生活半徑
近兩年,東莞市場最大的變化之一就是TOD接連出現,全市更有6大片區規劃了55個TOD。
盡管遍地開花,但真正有項目在建,會被“帶飛”的片區并不多。
作為東莞最早規劃的TOD,東莞站已有廣深城際鐵路,東莞地鐵2號線交匯,奠定了樞紐地位。
從這里出發,地鐵2站東城,地鐵7站國貿;高鐵20分鐘到廣州,高鐵40分鐘到深圳,通勤便捷只是日常。
同時,官方還在此規劃了17號線和有軌電車站點。四軌交匯,將成為核心流量風口。
東莞站TOD效果圖
另一方面,它不光改善通勤,更是聚合高端資源,帶動整個片區升維進階。
不同于普通地鐵項目,東莞站TOD既有居住功能,更兼容商業、辦公等業態,把衣食住行、吃喝玩樂搬到每個人面前。
要實現這點并不容易,它要求房企綜合能力更強,住宅、寫字樓、商場、運營…每個環節都具備硬實力。
扮演這樣的角色,對于擁有豐富TOD開發經驗的龍湖來說可是“駕輕就熟”。
就在2年前,龍湖首次來到東莞,便在莞北規劃打造了約60萬方的TOD大城社區——龍湖|金地·天曜城。
項目效果圖
這座TOD大城,離東莞站僅50米。它不僅坐擁四軌交匯,具備航母級體量,更是擁有復合業態的“垂直都會生態圈”。
從下到上,項目融合樞紐交通,天街商業,商務辦公,精品住宅于一體。
垂直都會生態圈
想出門,高鐵、地鐵就在家樓下;想逛街,家門口就是12萬方的天街。
同時,這里也能吸引更多企業人才和精英圈層進駐。
這一系列場景疊加碰撞,為莞北人生活打開新格局的同時,集聚核心資源,成就真正的商圈中心。
示意圖
“種”下永續發展的天街商業
刷新生活模式,讓生活更有趣
既然是商圈中心,那么地標IP的締造自然必不可少。
而這點,恰恰是莞北眼下最大的增長點。
現階段,莞北人民的娛樂、購物等消費需求,在家門口難以滿足,不得不去更遠的萬達、國貿等商圈。
隨著約12萬方的灣區首座龍湖天街正式落子,這樣的“尷尬”將被徹底打破。
龍湖天街效果圖
對于龍湖天街這個國內頂級的商業IP,外界向來有“一座天街,煥新一座城”的說法。
它除了人氣火爆,對板塊的帶動作用也相當明顯。
龍湖商業版圖(數據截至2022年6月30日)
來看樓市君查詢到的一些數據。
2014年,北京朝陽·長楹天街開業,其住宅新房約2.8-3.5萬/平(安居客),如今二手房突破7.6萬/平(貝殼)。
龍湖濱江天街2017年開業前,其住宅新房約2.6萬元/㎡(搜狐焦點),如今二手房達7.7萬元/㎡(貝殼)。
同時,這兩個項目房價比周邊高10-25%。這就是一座龍湖天街,一個高品質購物中心的影響力。
而在數據背后,想要真正理解天街帶來的爆發力,下面這兩個因素頗為關鍵:
首店經濟,改變年輕人消費模式
一方面,龍湖深諳“首店經濟”的重要性,天街也將商業年輕化刻在基因里。
去年,龍湖重慶時代天街引進49家首店,其中西南首進14家,重慶首進35家。
包括點都德、倩碧Clinique、紀梵希GIVENCHY、太食獸、ICY、ifidol、迪卡儂等。
今年6月1日,“茶顏悅色”重慶首店入駐龍湖時代天街和北城天街,引爆朋友圈。
龍湖重慶時代天街實景圖
此外,近年來天街還推出“66天街歡搶節”“天街歡樂季”“天街廟會”等系列原創活動IP。
可以說,天街匯集了最優質的教育機構,最好玩的兒童樂園,年輕人追捧的時下最流行的美食,年輕人最愛的潮流品牌。
最酷的一批年輕人想要什么,這里都有。
龍湖天街
基于這點,我們不難想象,天街在莞北也會創造出真正屬于年輕人的樂土。
與好友聚餐、看一場好萊塢大片,或是流連于大牌奢品、放肆Shopping,亦或是陪伴家人逛一逛大型商超。
這些年輕人的幸福日常,在家門口就能實現,不必要去羨慕別人的“朋友圈”。
讀懂商家,開創新興商業模式
另一方面,龍湖天街善于根據消費需求變化,提煉適用于品牌的發展思路,協助商家持續升級。
香港的王女士是一位打算在天街購買商鋪,開連鎖書店的投資者。
她看好TOD的發展以及天街的商業運營模式,但對于東莞目前的商業氛圍有些許疑慮。
經過多次的走訪與考察,在了解到天街和知名網紅書店西西弗的成功案例后,天街打消了她的投資疑慮,最終決定買下天街商圈鋪。
西西弗書店
而天街和西西弗開創的“購物中心書店”新模式,也是商業合作的一段佳話。
2008年,重慶龍湖北城天街與西西弗書店首次合作,不到2個月時間,創造了60萬的銷售額,這在當時書店行業是一件難以想象的事情。
這種全新的商業模式,讓書店也像喝咖啡、看電影一樣,隨處可見,成為常態。
如今,西西弗書店在龍湖開了20余家,一起成為相知相伴的同路人。
與西西弗的合作共贏模式,也帶動了更多品牌商家落地天街。
不難預見,天街改變的不止是東莞TOD的商業格局和生活模式,它更能讓這里擁有廣闊的想象空間。
站在這個角度,我們也可以期待在項目成型之后,能迎來另一波行情。
全生命周期的品質生活
房子不止有品質還有溫度
一邊是能量龐大的流量中心樞紐,一邊是復合業態豐富的TOD新城,兩者疊加發揮了“1+1>2”的聚合效應。
這種聚合效應,帶來的城市能級升維,還改變著莞北居民的居住品質。
茶山鎮 圖源:茶山快訊
茶山本地居民居住一直以自建房為主,但自建房無物業管理,車輛隨意停放;更不用說飯后若是想要散散步,無處可去。
可是,自建房也充滿了人情味,左鄰右舍一家親。
居住在自建房的劉先生,一方面想要改善居住環境,另一方面又想要保持和諧的鄰里關系。
恰好今年東莞放開限購,房貸利率也降至低點,很多像劉先生一樣的本地人產生了換房的想法。
龍湖就是他們看房的第一站。
售樓處實景圖
樓市君了解到,像劉先生這樣的本地人,比較看重家庭的互動,以及追求較高的生活品質。
為此,劉先生選擇了建面約139平的四房戶型。
建面約139平的四房戶型,采用四開間朝南+南北雙陽臺對流設計。
廚房設計了新潮實用的開放式島臺,客廳可以和書房打通,形成一個一體化空間,約7.2米的雙聯陽臺連通客廳和次臥。
整個空間打破了自建房各空間割裂的局面,家人可以齊聚一處。
建面約139平樣板房實景圖
劉先生看完之后表示,客廳空間足夠寬敞,以后可以時常叫上親朋好友來家里聚會。
在他的設想中,客廳可以擺上一張棋牌桌,和朋友一起打牌。或是在陽臺添置一張茶桌,邊看風景邊喝茶。
孩子在社區有了玩樂空間,父母有了鍛煉的場所,自己飯后散步也有了去處。
另外,除了劉先生這樣的大家庭,新婚小年輕或三口之家可以選擇建面約98平三房戶型。
三胎家庭或三代同堂,也可以選擇建面約120平的四房戶型。
項目戶型圖
項目并沒有過度追求得房率,而是更加強調戶型的空間與品質,把關注點拉回到了居住的本身。
這種對于生活品質的提升,不僅打動了劉先生,也打動了同行的親戚朋友,他們一次性團購了三套,成為了這里的業主。
2年時間,龍湖潛移默化地改變著莞北人的生活方式,在莞北人們心中埋下了對新城向往的種子。
目前,龍湖|金地·天曜城建面約98-139平戶型限量銷售,即將售罄。
在日新月異的莞北,開啟一段全新的生活,何樂而不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