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澤民說:
“我聽洪學智同志講過毛主席是怎么把毛岸英送到前線,毛岸英是怎么犧牲的后,十分感動,如果我們所有的干部子弟都可以像毛岸英一樣,我們國家一定更加興旺。”
艱苦的童年
“媽媽犧牲后,弟弟一直吵著鬧著要找媽媽。”在上海流浪時,毛岸英身上的擔子很重。
1927年青年毛澤東帶領隊伍上井岡山時,毛岸英5歲,剛剛懂事,毛岸青尚且還小。但從那以后,楊開慧帶著孩子居無定所,和毛澤東失去了聯系。
1930年楊開慧被捕,隨后被敵人殺害,8歲的毛岸英帶著弟弟找到了叔叔毛澤民,隨后在上海開始了艱苦的生活。
上海不同他處,當時特務很多,毛岸英和毛岸青先在一個幼兒園生活,后來由于白色恐怖,走上了流浪之路。
一天毛岸青在地攤上看小人書,但書上有個字不認識,急得他在書攤前打轉。賣書的老板實在看不下去了,便扔給他一個字典說:“你翻翻這本書,一看就認識了。”
毛岸青看到封面上寫著“學生字典”四個大字時,腦海中立馬就想起來了楊開慧,他清晰地記著,媽媽也有一本《學生字典》。
毛岸青哭著說:“我媽媽也有一本這樣的字典,聽媽媽說過,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可以找見。”毛岸英追到了書攤前,拉著哭成淚人的毛岸青回到了棲息地。
毛岸英問:“不就一本書嘛,哭啥。”毛岸青說:“我就是記著,媽媽的書是綠色的,一直壓在枕頭底下。”
毛岸英不說話了,和弟弟躺在床上,一晚上夢里全是媽媽,兩個人都沒有睡好覺。
第二天,毛岸英和弟弟繼續去買報紙,報紙上有紅軍的消息,毛岸英知道,爸爸也在紅軍里,他多么希望看到紅軍勝利的消息,這樣就可以找到爸爸了。
但是有一天,他們去批報紙時,忽然聽到有人喊著:“師長毛澤覃被國民黨擊斃……”毛岸英和毛岸青沖過去看著國民黨的報紙,得知叔叔犧牲的消息后,兩個人眼淚簌簌地流下來。
“我想爸爸了。”毛岸青說。
已經13歲的毛岸英也不知道怎么辦,他通過各種方法,最后找到了地下黨人員,當地下黨人員找到毛岸英后,火速將他們送往蘇聯避難。
此時的毛主席正帶領紅軍走長征路,直到到了陜北,毛主席才得知兩個孩子的消息。
毛岸英和弟弟到了蘇聯后,被安置了國際兒童院,在這里走上了正常的生活軌跡,讀書學習,毛岸英把自己和弟弟的一張照片寄到了延安。
毛主席和孩子分別多年,他異常激動,馬上給毛岸英寫信,在信中他寫道:
爸爸時常想念你們,得知你們情形尚好,有進步,并收到了你們的照片,十分高興。爸爸希望你們多多寫信給我,盼望,盼望。
兩年期間,毛主席不知道給兩個孩子寫了多少次信,還有幾次都是周恩來代為捎過去的。
周恩來和鄧穎超去蘇聯時還專門看望了它們,毛岸英說:“鄧媽媽,周伯伯,我們的學習還不夠努力,成績不好。”
鄧穎超笑著說:“你已經很優秀了,孩子們啊,岸英就是你們的榜樣。”周恩來對毛岸英更為滿意,臨走時千叮嚀萬囑咐。
毛岸英也沒有讓毛主席和周恩來失望,自從到了蘇聯,毛岸英便刻苦學習,不僅成績優異,還參加了部隊,上了衛國戰爭的戰場。
1946年毛岸英回國前,斯大林還特地獎勵給了他一把精制的手槍。當時毛主席不惜抱病,親自去機場迎接毛岸英,當見到分別多年的兒子,父子倆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
作為父親,毛主席時時刻刻都想讓自己的兒子更上一層樓,他建議毛岸英去基層鍛煉,適應陜北的貧苦生活。
毛岸英二話沒說,主動跟著老農民去田野里勞動,吃大鍋飯,出門全靠步行,不騎馬,不坐車。
周恩來見了問毛主席:“是不是對岸英太苛刻了?”毛主席搖搖頭說:“誰讓他是我毛澤東的兒子呢。”
離家的新郎
“思齊是我的干女兒,她是個好孩子,你們戀愛,我是支持的。”毛主席得知毛岸英愛上劉思齊后說。毛主席對劉思齊是很器重的,他和劉思齊的父母還是大革命時期的戰友。1938年毛主席在觀看劉思齊演的話劇后,觸景生情,認她當了女兒。
1946年經歷過牢獄之災的劉思齊跟隨父母回到了延安,和毛岸英漸漸相識。
毛岸英說:“我在郝家坡參加土改才兩三個月,但是總感覺有父親這棵大樹遮擋,不是靠著真本事。”
兩個人接觸的時間長了,討論的問題就越來越多,毛岸英告訴劉思齊,男女戀愛,既不神秘也不是無原則,作為一個革命者,在符合人民利益的情況下,戀愛是正當的。
毛岸英最后詢問了劉思齊的戀愛觀,兩個人達成了共識,最后去請示了父親。毛岸英問:“爸爸,我和劉思齊想快點結婚,省得麻煩。”
毛主席沒有那么著急,而是把劉思齊叫在身邊問:“思齊,你17歲了吧,正是讀書的時候。”
毛岸英趕緊說:“按照民間的算法,她已經18歲了。”毛主席皺著眉頭說:“岸英啊,你回國才兩年多,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我們有規定,女孩子18歲還能結婚,況且她還讀書,你著什么急。”
毛主席知道毛岸英的意思,又語重心長地說:“我和你開慧媽媽結婚的時候,也是快30了,當時你媽媽比思齊還大。我看還是等忙完了國家大事,再考慮我們的家事吧。”
毛岸英理解父親的意思,便決定等到革命勝利以后,再考慮他和劉思齊的婚事。
直到開國大典舉行完畢后,毛主席再一次把兩個人叫到身邊,同意了他們的婚事。毛岸英激動地說:“爸爸,我和思齊商量過了,我們的婚事越簡單越好。”
“咱們辦喜事,應該帶頭艱苦樸素啊。”
結婚的日子定在10月15日,他們把新房安排在社會部公房里,里面用的桌子板凳都是租來的。但毛主席看了毛岸英的邀請名單后連連搖頭。
毛主席說:“你們請了鄧媽媽,不請恩來叔叔,請了蔡媽媽,不請富春叔叔,請了康媽媽,不請朱老總,這怎么能行呢。”
最后毛主席親自邀請,把周恩來劉少奇等人都請來了,這場婚禮雖然十分簡樸,但規格極高。
婚禮當天,距離新中國成立剛剛半個月,真是雙喜臨門。10月的北京天氣很好,湛藍的天,清新的空氣。
毛主席高興地說:“年過半百為兒女辦喜事,我的心情還是很好的。”鄧穎超更是夸贊說:“思齊一雙大眼睛,兩個黑黑的長辮,兩個人真是天生的一對啊。”
在毛岸英的婚禮上,毛主席見到王光美和鄧穎超等人都給毛岸英帶來了禮物,還是國外買回來的禮物,毛主席也從臥室里拿出了一件大衣。
他說:“岸英啊,今天是你結婚的日子,爸爸沒有什么送你的,這件大衣是我在重慶談判的時候穿的,就穿了一次,如今就送給你吧。”
不一會,看到劉思齊也走了過來,毛主席不好意思地說:“思齊啊,爸爸也沒有什么禮物送給你,這樣,這個大衣你們晚上一起蓋,也算你一份。”
在場的人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但毛岸英深深懂得這份父愛,毛主席勤儉節約一輩子,這個大衣就是他給兒子最好的禮物。
毛岸英和劉思齊婚后生活甜蜜,工作也很忙,毛岸英不僅要陪著李克農等人去國外考察,還要充當翻譯員。
可僅僅一年,時局就發生了變化,朝鮮戰爭的爆發讓毛岸英感受到了作為一個中國人身上的重任,他馬上找到爸爸,表示要參加抗美援朝。
彭德懷對此不同意,朝鮮戰場千變萬化,萬一有個閃失怎么辦呢?但毛岸英的意思很堅定,不得已,毛主席還專門請彭德懷吃了一頓家宴。
毛主席說:“彭老總啊,朝鮮戰場的確很危險,可是毛岸英是我的兒子,這個頭也應該我來帶,誰讓他是我毛澤東的兒子呢?我毛澤東的兒子要是怕危險,那志愿軍戰士怎么辦?哪個人不是父母生養的?”
說著,毛主席還用手重重地敲了敲桌子,毛岸英對此十分感動,彭德懷只能把毛岸英收下了,他說:“那好,到了朝鮮,岸英可得都聽我的了。”
三個人吃著飯都爽朗地笑起來了,隨后,彭德懷準許毛岸英和家人告別再出發。
毛岸英連夜趕回家和劉思齊告別,正好是10月中旬,是他們一周年紀念日,為了不讓劉思齊擔心,毛岸英只告訴她:“我要去很遠的地方出差。”
稍過片刻,毛岸英又說:“現在全國解放了,我們不會到處打游擊了,你要珍惜這次的學習機會,完成學業后為人民服務的本事就大了,還有,要多去中南海看望爸爸。”
毛岸英沒繼續往下說,而是抱著劉思齊緊緊地抱了一會,然后對著劉思齊重重地鞠了一躬。
毛岸英腳步匆匆,劉思齊跟隨他走出病房,他說:“思齊,你別送了,外邊冷。”劉思齊說:“我不冷。”她看著這個新婚的新郎,慢慢消失在了醫院的長廊上。
或許她永遠沒有想到,這一別,居然就是一輩子了。
在大火中永生
長白山,長又長,鴨綠江,綠汪汪。
中朝人民情意重,萬古千秋映朝陽。
毛岸英犧牲前,曾寫下了這樣一首小詩。
朝鮮戰場的時光是緊張的,也是有趣的。毛岸英文武雙全,深得朝鮮人民的喜愛,尤其是一個叫阿瑪尼的婦女,毛岸英曾在大火中救出了她的女兒。
平日里,毛岸英作為彭德懷的秘書,一般都是在辦公室整理文件,翻譯電文,只要有飛機轟鳴而來,大家都會鉆在防空洞里。
時間來到11月25日當天,上午9點多,敵機曾來過一次,大家躲在防空洞里,討論著美國的飛機究竟知不知道這里有人。
按理說美軍是不知道大榆洞就是志愿軍指揮部,所以多數情況下都是路過的飛機,這次上午的飛機依然是一掠而過。
不想到了11點鐘,飛機又來了,按照規定,所有人必須馬上撤離到防空洞,彭老總也被警衛人員拉進了防空洞。
這次美軍敵機投下了上百枚汽油凝固彈,所到之處一片火海,山上的冰雪都瞬間汽化。
彭德懷在防空洞里問:“大家都出來了吧?”警衛員說:“應該是都出來了。”
等到敵機過去,外面沒有了火光,戰士們去檢查損失,發現了兩名犧牲的同志,警衛員報告說:“彭總,這是一個手表殘骸,是高秘書和劉秘書犧牲了!”
彭德懷下意識一驚,雙腿一軟,他知道這個手表是毛岸英從他丈母娘那里借來的,劉秘書就是毛岸英工作用的名字。
那一瞬間,彭德懷心中追悔莫及,這可是毛主席的兒子呀。隨后,彭德懷馬上回到作戰室給北京發電,匯報這一重大情況。
時任彭德懷的軍事秘書楊鳳安回憶,這封電報僅有100多個字,彭德懷足足寫了一個多小時。
但問題是,毛岸英明明撤離了,怎么會突然犧牲呢?敵人又是怎么知道這里就是指揮部呢?
據和毛岸英一起工作過的徐畝元同志回憶,毛岸英本來和高秘書已經沖出來了,但是好像忘記拿什么東西,結果又返回了屋子里。
洪學智也在自己的書中回憶了一些細節,他悲痛地說:“那天早上吃飯很早,毛岸英和我一起去防空洞躲避,不知道怎么又跑回去了。”
在電影《長津湖》中也有毛岸英犧牲的鏡頭,其中說,敵人的偵察機發現大榆洞有頻繁的電報信號,所以認為那里可能是志愿軍的據點,所以開始轟炸。
而毛岸英在跑出屋子后,發現還有一張極其重要的軍事地圖沒有取出來,隨后又沖進去取地圖,但不幸的是,毛岸英再也沒有出來。
至于真實情況到底如何,還得從彭德懷的電報中分析。
這封電報傳回北京后,周總理擔心毛主席的身體,故意把這件事壓了下來,直到兩個多月后,毛主席才看到了這封電報。
70年后,這封電報首次公開,其中記錄了毛岸英犧牲的一些細節,其中寫道:
我們今日七時已進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個參謀在房子內。11時他們4人返回房子內,忽又來敵機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燒彈,命中房子,兩名參謀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時跑出被燒死。其它無損失。
從“百枚燃燒彈”“燒死”等字眼,足以見毛岸英犧牲之壯烈,空前絕后。
按照彭德懷的意見,志愿軍總部在大榆洞后山挖了兩個坑,用兩口棺材把毛岸英和高瑞欣的遺體暫時安葬在這里,等戰爭結束后再好好安葬。
彭德懷頂著寒風,披著大衣,緩緩地把兩口棺材放入坑中,他悲痛地說:“他們兩個都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子,都是新婚不久,都是好樣的!”
彭德懷化悲痛為力量,繼續指揮戰斗,第二次戰役馬上就要開始,他電告宋時輪:給我狠狠地打!
1951年元月,在周總理的指示下,葉子龍戰戰兢兢地拿著這封電報交給了毛主席,毛主席見到電報后,先是一愣,然后便再也沒有表情似的。
他把頭埋得很低,眼淚在眼眶里打轉,衛士李家驥說,毛主席想抽煙,一直在口袋里尋找火柴盒,可是那個火柴盒就在面前放著……
喪子之痛,如何承受?毛主席忍著淚水,對大家說:“這沒有什么,打仗總要犧牲的,岸英只是千千萬萬個志愿軍的一個,不要因為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回事!”
寒冬未過,北京城又下了一場雪,幾日沒有休息的毛主席,清晨推開門,看到幾個小鳥在雪地里覓食,嘰嘰喳喳的。
毛主席看到警衛員說:“這雪,不要掃,也不要把小鳥趕走。”秘書知道毛主席對兒子的思念之情,這場潔白的大雪就是最好的見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