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鳳的地方筑巢
2014年6月19號,任正非在華為it存儲產品線業務匯報會上,他發表了一個題為《洞庭湖裝不下太平洋的水》的講話。
任正非說,硅谷過去的快速發展最主要依靠芯片,除了芯片之外,還有其他的增長并不是在硅谷,所以華為要在貼近增長的地方尋找優質的科學家,要在有鳳的地方筑巢,而不是筑巢引鳳。那么,我們該如何看待任正非所說的在有鳳的地方筑巢而不是筑巢引鳳?
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一下。
第一、有時候企業需要遷就高端人才,傳統意義上企業招攬人才,都要求人才來企業上班,高級人才,尤其是高級技術人才,那是非常稀缺的,很多高端人才更是非常有個性的,他不愿意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
尤其是一些高端人才,他已經不是為了所謂的高薪工作,企業很難通過單純的高收入讓這些人才不遠萬里去企業工作,那你為了充分的發揮人才的作用,只有遷就人才,其次在遠離公司總部的地方設立研究所,那么它的成本必然大大增加,很多企業也不愿意額外增加成本的支出,遷就人才的背后,是企業的領導者要有寬闊的心胸,要有寬容的態度,當然還要有開放的思維。
第二、人才它不但有產生了土壤,更有工作和生活的環境,很多人才離開了原來的環境,就很難發揮作用,最終淪為廢柴,既有人才熟悉的生活環境,更有人才高效工作所需要的輔助環境,比如實驗室配套設施,配套的人才等等,企業將這一個核心人才挖到公司比較容易,但是人才成長和發展的環境,那是無法復制和搬遷到企業以及企業所在地的。
比如華為之所以將微波研究中心設置在意大利的米蘭,不但因為有巴蒂這位頂級的專家,更是因為米蘭它有微波的環境,有人才、產業環境和高效的資源。因為米蘭是全球知名的微波之鄉,眾多知名公司,比如西門子,愛立信等等,都在米蘭設立有微波研發和銷售機構,另外米蘭的理工大學等大學專門培養微波人才,它的人才資源豐富,所以微波的產學研生態系統是非常完整的。
巴蒂和他的團隊在那樣的環境里面,在和別人喝咖啡的時候就能得到各種信息,目前華為米蘭的微波研究中心一共有50多人的專家團隊,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引領了微波行業的前沿技術,成為華為微波的全球能力中心,占據了全球最大的微波市場份額,這就是任正非提出的華為布局全球的能力,他是把人力布局在人才集聚的地方,機構隨著人才走,而不是人才隨著機構走。
用任正非的話來說,那就是在有鳳的地方筑巢,而不是筑巢引鳳,因為離開了人才的生長環境,鳳凰就變成了雞,而不再是鳳凰了。
克里納先生他是全球知名的商業架構師,幾年前的華為為他一個人,專門在愛爾蘭一個不知名的小城市設立了一個研究所,最初只有他一個人的研究所目前已經有20多人的專家團隊了,人才的產生是需要環境的,一個人的創新能力與他所在的環境關系非常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