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盤錦市盤山縣沙嶺鎮沙嶺村打造“家庭教育文化第一村”的活動,在當地搞得如火如荼。一位家遠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的七十三歲老作家、《心田留與子孫耕》作者房國東,卻不遠千里來到盤錦,在一百多天的時間里,連續八次到沙嶺村“參乎”村里的“家庭教育”活動,其中有什么故事么?
老人來到盤錦的緣由
在盤錦市,有一個天宇文化公司,公司主旨是做家庭教育的。公司董事長包天宇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當代傳世家訓《心田留與子孫耕》這本書,讀后深有感觸,感到是一部難得的家庭教育好教材。經了解,知道《心田留與子孫耕》的作者房國東,家住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是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作家。經和公司高層領導反復研究,感到如果能把房國東老先生請到公司來做家庭教育指導,對公司推進家庭教育事業的開展,是個有力的提升。
正巧,聽說房國東老先生應邀要在7月20日,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通河縣清河林業中學做一場“走進家庭教育,為孩子健康成長助力”的家庭教育公益講座,于是,天宇文化公司派總經理葛德亮于7月19日從盤錦趕到了黑龍江清河林業中學,助力房國東老先生開展工作,實則是想臨場“考察”一下先生的實力。
在清河林業中學的大禮堂里,400多位教師、家長蒞臨現場聆聽了房國東老先生的講座。先生結合自己寫“家訓”的體會,針對社會普遍關心的家教問題,從宏觀到微觀,一一破解家庭教育面臨的難題,有的家長當場上臺,拉著老人的手,表示感謝。相隔百里的佳木斯市湯原縣香蘭中學馮晶校長,樺南縣西華小學的袁立君校長,也特意帶領十幾位骨干教師,趕往聆聽。
房國東先生在清河林業中學的講座,讓葛德亮經理堅定了邀請房先生的決心。當葛經理跟房先生表明要聘請他遠赴遼寧盤錦市共同開展家庭教育的意愿后,老人很感動天宇文化公司的誠意,但考慮到自己年事已高,外出有諸多不便,還是婉拒了。
8月30日,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湯原縣香蘭中學馮晶校長再次邀請房國東先生遠赴香蘭中學做“走進家庭教育,為孩子健康成長助力”的公益講座,天宇文化公司總經理葛德亮得知,再次從盤錦趕到香蘭鎮,圍前圍后為老人的講課做服務,并再次表明邀請老人加盟盤錦天宇文化公司共同做家庭教育的誠意。老人很感動地說:“我一老朽,何德何能,值得你們‘兩顧茅廬’?古人云:受人知者分人憂,你們不嫌我歲數大,我愿效犬馬之勞?!?/p>
于是,一個遠在黑龍江的年逾古稀的老作家,來到盤錦市,才有了后面的故事······
房國東在清河林業中學做家庭教育公益講座
一下沙嶺村,村民“偷書”讓他感動
9月14號,盤錦市盤山縣沙嶺鎮沙嶺村黨總支書記趙賢明同志、駐沙嶺村第一書記陳振同志帶領村班子成員專程到盤錦天宇文化公司探討要在沙嶺村開展家庭教育的事宜。
應沙嶺村黨總支邀請2021年9月26日,盤錦天宇文化公司顧問團隊隨駐沙嶺村第一書記陳振同志一行,赴沙嶺村調研。這是老作家房國東先生第一次來到沙嶺村。
在村黨總支書記趙賢明同志等陪同下,考察團成員瞻仰沙嶺戰役烈士陵園,祭拜革命英烈,并深入村里花卉大棚,與花農交談,對沙嶺村進行了深入調研。沙嶺村是塊浸滿烈士鮮血的土地,是最先舉起“抗日義勇軍”大旗、最初孕育“義勇軍進行曲”的地方,讓老作家房國東對這里產生崇高敬意。
調研結束后,房國東在沙嶺村村委會的會議室,給村民代表做了首場“踐行時代新使命,家庭教育惠萬家”公益講座,內容生動具體、深入人心。講座結束,發現本來準備贈給在場鄉親們的幾十本當代傳世家訓《心田留與子孫耕》,竟被村民“偷走”了幾本,房國東老人樂了:好,好,好!這說明沙嶺村村民愛學習,“偷書”讓我感動!
這時,沙嶺村婦聯主席蘇華正上中學的女兒辛青澤闖進會議室,俯在房國東老人家的耳邊懇切地說:“爺爺,我媽媽正忙著給花卉打包,她過不來,讓我跟您說,無論如何,給她花卉公司的員工每人簽一本您的書——一共七本,行嗎?”老人笑了:“好!”孩子就站在老人身邊,一直等到老人把七本書都簽上名字,遞到孩子手里,孩子連連施禮致謝!
那一次,他們總結了沙嶺村打造“家庭教育文化第一村”的九大優勢,也歷史性地讓房國東老人與沙嶺村村民結下了深厚的情緣······
房國東與村民代表們合影
二下沙嶺村,宛若重回故鄉
10月26日上午,盤山縣沙嶺鎮在鎮大禮堂里隆重召開了沙嶺鎮沙嶺村“打造家庭教育文化第一村”啟動儀式。啟動儀式由沙嶺鎮黨委和政府主辦。盤錦市有關領導蒞臨會議指導,沙嶺鎮21個村的婦聯主席和村民代表參加會議。沙嶺鎮黨委書記于海超同志作了主旨動員講話。
老作家房國東再次來到沙嶺村。
家庭教育,貴在有真“抓手”!啟動儀式上,首先做到了在沙嶺村“家庭文化”的實質性進家庭:即習總書記論家庭教育講話精神進家庭;老作家房國東撰寫的當代傳世家訓《心田留與子孫耕》這本書進家庭;駐村第一書記陳振親自創作的《學雷鋒三字經》進家庭。沙嶺村600多戶村民實現了“家庭文化”進家庭的“全覆蓋”。
盤錦天宇文化公司為了做到在沙嶺村600多戶的文化產品全覆蓋,資助4萬多元,購買文化產品,傾心助力沙嶺村“家庭教育文化第一村”的打造。其中,包括房國東老先生捐獻的150本書,價值6000多元,表現了一個老作家對村民的一份情懷。
房國東參加啟動大會
啟動儀式后,市、鎮領導和家庭教育志愿者專家團隊,送“文化產品”進村民代表家庭。房國東先生和相關領導,親自把當代傳世家訓《心田留與子孫耕》、《學雷鋒三字經》、《人生箴言》送的村民手里,貼在墻上。
村民孫明玉老人舉著手中的《心田留與子孫耕》書籍,高興不已,拉著作家房國東的手,激動地說:“村領導給我們家家戶戶贈送了這本書,還有學雷鋒樹新風三字經、家訓箴言宣傳畫,這些都是珍貴的精神食糧,我們全家非常感謝,一定好好學習!”
73歲的村民高翠香,接過書籍和資料,非常激動,表示自己會好好學,讓兒子兒媳孫子都要學,領悟其中的“門道”,把好的家風傳承下去。
沙嶺村村民王印福,對這項活動大加贊賞。 他說:“村里幫我們搞家庭教育,給我們講課,還送書、送畫,這是為了俺們老百姓好??!家庭和氣了,孩子們知道孝順了,再帶動我們致富,不就是幸福嗎!家家都受益,我們贊成!”
這一次到沙嶺村,讓老作家房國東有了歸鄉的感覺,午飯,就在王印福家的炕桌上吃的······
三下沙嶺村,坐到村民的炕頭上
繼10月26日,盤山縣沙嶺鎮黨委主持召開的沙嶺鎮沙嶺村“打造家庭教育文化第一村”啟動儀式后,沙嶺村黨總支、沙嶺村婦聯干部和天宇文化公司團隊,就積極響應沙嶺鎮黨委號召,認真開始組織落實。
11月20日上午,天宇文化公司主要領導和核心專家團隊,驅車40多公里,趕到沙嶺鎮沙嶺村村部,與沙嶺村黨總支領導、村婦聯主席,一起就沙嶺村“打造家庭教育文化第一村”的前段工作,做了認真總結。
下午,老作家房國東隨天宇文化公司專家團隊和沙嶺村領導一起,走訪了多戶村民,深入了解村民對“打造家庭教育文化第一村”的意見,交流學習體會。房國東和村領導坐在農家炕頭與村民親切交談,“打造家庭教育文化第一村”的做法,得到村民的高度贊同。
在閆福利老漢的家里,發現在炕頭上放一個作文格的筆記本,那上面條理清晰地抄寫著一段段的話,細一看,都是《心田留與子孫耕》這本書中的段子。這讓走訪的同志們都很驚訝,很感動。細一了解,原來,閆福利老人的大兒子,家在城里,頭兩年得了腦血栓,困在家里,心情也不好。閆福利和老伴孟繁靜得到《心田留與子孫耕》這本書后,讀后感到非常好,認為書里的一些生活理念對開導兒子有幫助,就想讓兒子看《心田留與子孫耕》這本書,可又怕書中的字小,書的內容多,兒子看不方便。便萌生自己抄寫,把關鍵的段落寫下來再送給兒子看。
房國東和閆福利老人并肩坐在炕里,緊緊握著閆福利好漢的手說:“有你們對這部書的認可,是對我的最高獎賞······”
房國東坐在閆福利家的炕上跟村民嘮家常
四下沙嶺村,睡在村民炕頭上
自沙嶺村“打造家庭教育文化第一村”工程啟動以來,各項活動有序開展。
11月27日,在沙嶺村村部會議室開展了沙嶺村“打造家庭教育文化第一村”系列工程的“紅色文化研討會”和“紅色家風”講座活動,房國東第四次來到沙嶺村。
會上首先由專家組代表房國東先生做了《兩個“第一”之間的紅色精神傳承》發言。1948年1月,在盤錦市盤山縣沙嶺鎮誕生了遼寧省盤錦市第一個黨支部,73年后,2021年10月,同樣在這塊灑滿烈士鮮血的土地上,正在打造的沙嶺鎮沙嶺村“家庭教育文化第一村”,別具意義。是73年前“第一黨支部”精神的延續,其意義就像當年“第一黨支部”那樣,能讓沙嶺村家庭教育的“星火”,在盤錦的土地上形成燎原之勢。
接著,沙嶺鎮紅色文史專家、沙嶺抗日義勇軍紀念館館長王寶騫同志,聲情并茂地為大家講述了沙嶺的紅色歷史??孤摵蟠钫窠咀隽思t色家風專題講座。
下午,他們再次到村民家走訪。
走進一組村民代義忱老漢家里時,看到《心田留與子孫耕》一書正被翻開倒扣在沙發上。代義忱的老伴軒玉芝解釋說:“剛才老伴正看這本書呢——以前,我們老兩口閑著沒事就‘躥火箭’(一種撲克玩法),自從有了這本書,老頭子就不跟我玩了,我不識多少字,他就一篇篇給我念,呵呵,我還聽上癮了呢——我覺得這本書對老百姓太有用了,還找村里給孫子多要了一本······”
老作家房國東感動地說:“有你這句話,我感到我的付出值了!”
在村民張曉麗家中,正巧張曉麗上初中的女兒項鑫淼放假在家,房國東熱心地詢問她的學習情況,還耐心地解答了她學習中的困惑,為項鑫淼在書上題字給予鼓勵,讓母親張曉麗十分感動。
在一個院落旁的小路上,房國東遇到63歲的趙慶豐老漢。趙老漢說,9月份沙嶺村第一次做“家庭教育講座”時,他就在現場聽了,挺受教育。他認識房先生是一位老作家。在大家的邀請下,又一起走進附近的一戶的村民家中。
經交談,知道趙慶豐老漢20多天前老伴病逝,趙慶豐一直處于悲痛之中。20多天來,女兒一直不上班,陪伴在他身邊。鄉鄰們看在眼里,怕他由于過度傷感熬壞了身板,就每天都有五六個鄉親,特別是晚上,主動到他家陪他嘮嗑解悶。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大家在一起不是打麻將、玩撲克消遣,而是聽趙慶豐老漢讀《心田留與子孫耕》這部書,不僅僅是分散趙慶豐的注意力,更是想用書里的理念排解他心理的惆悵。
走這家,到那家,不知不覺,夜幕降臨了。索性,房國東和專家們就住在了沙嶺村,為的是晚上能再跟鄉親們多聊聊天——那天晚上家庭教育志愿者專家團隊本來計劃要到趙慶豐家中探望一下,由于圍著專家們嘮嗑的人有說不完的話,就沒能抽開身趕過去。趙慶豐就把他們讀書的視頻發過來??粗w慶豐用有些嘶啞的聲音認真讀書的視頻,專家們都很感動。
房國東在給中學生項鑫淼做輔導
五下沙嶺村,走到村民的田地里
做為沙嶺村要打造“家庭教育文化第一村”的配套戰略,就是要同步為沙嶺村經濟振興助力。12月2日,在沙嶺村村部,鄉親們濟濟一堂,請中國著名水稻育種專家、盤錦北方農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許雷,給村民進行了“水稻種植技術專題講座”。房國東隨行陪同第五次來到沙嶺村。
許雷是與袁隆平齊名的中國著名水稻育種專家,從事稻田農作物研究50余年,是中國農業領域里做為“第一完成人”唯一選育粳稻品種最多、獲獎最多的專家,贏得了“亞洲粳稻之王”的美稱。講座中,許雷專家從如何鑒選稻種、育種,到田間管理全過程,做了深入、系統地講解,讓參加學習的村民興奮不已。
講座結束后,房國東陪同許雷專家,在沙嶺村黨總支及相關人員的引領下,走進水稻種植戶家中,了解水稻收成情況,了解土質墑情,并參觀了沙嶺村大米加工廠。許雷專家說:“盤錦是全國聞名的水稻基地,盤錦大米享譽全國,沙嶺村3000畝水田,根本出路,在于村民要選擇種植相同品種的優質水稻,統一收購、加工,防止優質米被劣質米拉低,打出品牌,賣出好價錢。”
房國東從旁插話說:沙嶺村抓住“優質稻種”和“家庭教育”兩個“牛鼻子”,一個是實體產業提升,一個是家教培根鑄魂,軟硬“兩手抓”,哪有不振興的道理?
房國東陪沙嶺村村民代表參觀許雷專家的種子庫
下午,他們又風塵仆仆,趕赴沙嶺鎮西灰村拜訪了全國“最美家庭”王俊堂夫婦。
房國東風趣地說:“呵呵,我這七十多歲的老頭子,成了穆桂英,陣陣落不下……”
按他們的計劃,12月中旬,老人還要第六次到沙嶺村,給村民做第二次家庭教育公益講座……
六下沙嶺村,把書法作品送到村民家
12月11日, 沙嶺村“打造家庭教育文化第一村”第二次家庭教育講座,在沙嶺村村部會議室,按計劃進行。主講人就是老作家房國東,于是他又第六次來到沙嶺村。
會上,房國東從沙嶺村和諧村風、濃厚鄉情開始,解讀傳承善良家風,重點強調了確立正確家庭人生觀的重要性。通過引經據典、剖析案例,結合多年家庭教育經驗,深入講解了當代家庭教育的意義。贏得村民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講座結束,沙嶺村“打造家庭教育文化第一村”專家志愿者團隊,在沙嶺鎮婦聯主席呂桂華同志和沙嶺村黨總支書記趙賢明同志的帶領下,繼續在沙嶺村開展專家進家庭走訪活動。走訪期間,《心田留與子孫耕》作者房國東同志,鄭重地向村里兩個典型家庭贈送了自己寫的書法。
首先是72歲的村民閆福利家,閆福利一家不僅是村里的助人為樂家庭,也是軍人世家,三代黨員家庭,是村里家庭教育學習典范,房國東先生親筆書寫了一幅“積善爲德”,與呂桂華主席一同送到閆福利手中。
第二個走訪的是60歲的趙繼品老漢家庭。趙繼品家庭是重組家庭,但夫妻二人和睦幸福,特別是雙方子女孝順有加,是重組家庭的典范。房國東先生贈送一幅親筆書寫的“百善孝為先”,作為對這個家庭的認可和贊揚,親手贈給趙繼品老人。
趙繼品老漢舉著手里的書法條幅,激動地說:“太感謝了!一個老作家,又是書法家,能給咱老百姓送書法,做夢都不敢想??!這是跟咱老百姓心貼心的事兒,我一定世世代代好好珍藏!”
房國東為趙繼品夫婦贈送書法
七下沙嶺村,老作家被村民“圍觀”
12月19日下午,在沙嶺村會議室,“打造家庭教育文化第一村年度總結表彰大會籌備會議”剛要開始,突然會場涌進幾位村民,大聲小氣地說:寫《心田留與子孫耕》的那位老作家來了沒有?我一定要看看他,看他長什么樣?頓時,在會議室引起一片笑聲。
趙賢明書記馬上站出來解釋說:“這些村民因為讀了《心田留與子孫耕》,認為這本書特別好,對他們幫助特大,從內心崇敬老作家房國東老先生。但由于疫情控制參加活動人數,每次只能有部分人參加之前的活動,很多村民還沒見過作家本人,這次一定要來見見,并給自己拿到的書籍求作家簽個名,留個紀念?!?/p>
參會的領導們都會心地笑了,臨時把會議變成了“作者見面會”。
第一個闖進來的是67歲的村民劉財,退休前他是村里衛生院的大夫,為人直爽。早在會議前幾天,就追著趙賢明書記問,作家房國東哪天再來村里。今天他趕過來,就是要見見《心田留與子孫耕》的作者房國東。他趕上前緊緊握住房國東的手,激動地說:“房老,您寫的這本書太好了!我后悔讀得太晚了!如果我年輕時能讀了這本書,那我的一生一定跟現在不一樣。任何一個年輕人能有幸讀到這本書,都會少走很多彎路。今天見到您我三生有幸!說實話,我以前很少看書, 喜歡打麻將。聽大伙都說這本書好,我就也試著拿起來看看,看了一篇,就放不下了,我從心里服了,我跟賢明說,房老再來沙嶺村,我一定見見作家真人······”說著,劉財還背誦了一段書里的話,引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在村民熱烈的講述中,一位年已76歲的呂中樞老人家,悄悄來到房國東先生的跟前,房國東立刻起身扶老人坐在身邊,老人拉著房國東先生的手說:“我今年76歲了,一輩子喜歡看書,沒看過你這么好的書!聽說你來了,我今天特意騎自行車趕過來,就是想看看你,你的書是給人類造福?。∥腋铱隙ǎ绞迥曜笥?,你的書一定會被翻譯,火遍東南亞各國——都能像你書里寫的那樣做,人類就有希望了······”
房國東緊緊握著呂中樞老人的手連說“我今年73,比您小三歲,您是老哥!謝謝老哥鼓勵······”呂中樞老人有點急:“這可是我的心里話,我敢保證你的書一定會得到全社會重視······”
會議室內,村民們紛紛談起了各自讀書的體會。房國東先生則被幾位村民圍在中間,埋頭給村民們遞過來的《心田留與子孫耕》一書簽名,場面熱烈,久久不能平靜。
房國東被村民圍著簽名
八下沙嶺村,老作家得了一個“三真獎”
2022年1月12日,沙嶺村召開“打造家庭教育文化第一村年度總結表彰大會”,房國東第八次來到沙嶺村。
讓老作家房國東意想不到的是,在表彰大會上,沙嶺村黨總支、沙嶺村村委會,代表沙嶺村600多戶村民,給房國東發了一個別具特色的獎勵——“三真獎”!
頒獎辭是這樣寫的:“真知識、真情感、真付出!”——他為了中國家庭教育事業,73歲高齡仍在辛苦工作,不求名利;他為了扶持家庭教育企業更好的發展,不遠千里離家在外長住盤錦;他為了支持沙嶺村家庭教育事業,強忍暈車的不良反應八進沙嶺,挨家挨戶送書籍、搞講座、指導村民學習,并親自主筆,報道沙嶺村的優秀人物、先進事跡,宣揚沙嶺精神。他就是我們“打造家庭教育文化第一村”家庭教育志愿者專家代表、當代傳世家訓《心田留與子孫耕》和十六句《人生箴言》的作者房國東先生。我們謹以“三真獎”表達我們對他的崇高敬意和深深的感激之情!
在熱烈掌的聲中,老作家房國東捧著這個別具特色的“三真獎”,激動地說:“這是沙嶺村鄉親們對我的認可,是沙嶺村村民給我的一個最接地氣的榮譽,此時此刻,我不遜于在人民大會堂領獎的感覺!謝謝沙嶺人民!”
房國東接受“三真獎”獎狀
“真知識、真情感、真付出!”概括得真好!其實,在八下沙嶺村的同時,老作家房國東還分別到盤錦市雙臺子區雙盛街道常家村、盤山縣吳家鎮雙橋村、沙嶺鎮孟家村、大洼區新開鎮曲家村,給村民做了家庭教育公益講座。12月20號那天,房國東先生還榮幸地被邀請走進了盤錦市交通文藝廣播的直播間······
真應了老先生的那句玩笑話:“呵呵,我這七十多歲的老頭子,成了穆桂英,陣陣落不下……”
的確,一個七十三歲的老人,本來就有暈車的毛病,八下沙嶺村,每次到沙嶺村往返近百公里,身體很不適應??墒?,他為什么不賦閑在家,卻要一直奔波在家庭教育的路上,是一種什么樣的信念和精神支撐著他呢?
他說:“我是作家,更是一名共產黨員?!?/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