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閑逛頤和園
槽叔身處帝都,但身體一切都好。
活蹦亂跳,甚至能居家Keep,給大家報個平安。
只是前段時間老人返鄉,家里只有我們三口人。
又逢疫情居家,吃喝拉撒,難免雞飛狗跳。
今天還是聊聊個人養老金吧。
1. 個人養老金≠個人商業養老金
個人養老金 ,是國家近期推出的養老金制度;
個人商業養老金 ,是中高收入群體自發積累的養老金。
個人養老金,可選產品少,每年限額1萬,但可以享受稅收優惠。少則五六百百,多則五六千。
,包含全球所有的金融產品,沒有限額。但沒有稅收優惠。
2. 個人商業養老金在前,個人養老金在后。
個人養老金,今年才出現。
,一直就有。
只要你曾經買過商業保險、公募基金、銀行理財,只要期限夠長,只要能做到長期持有,都可以作為個人商業養老金。
如果你一直在積累個人商業養老金,請盡快將個人商業養老金和個人養老金做 賬戶合并 ,確保不要出現理財糊涂賬。
具體怎么做?可以參考我的方式
3. 個人養老金是沖鋒號,不是沖鋒槍
看過戰爭電影嗎?
沖鋒號:在明確攻擊目標和任務后,用于激勵士氣
沖鋒槍:干掉敵人、保衛自己的重要武器。
沖鋒號不能當槍使,但沖鋒號可以讓大家意識到槍的重要。
在養老這件事上,個人養老金主要起到的是宣傳、提醒的作用。
個人養老金,是輿論工具。
4. 個人養老金該不該買?取決于節稅比例。
如節稅比例低于10%,不要買個人養老金
如節稅比例不低于20%,則買足個人養老金(即交滿12000元)
如節稅比例介于10%到20%之間,想買多少買多少,沒有正確答案。
5. 收入越高,稅收優惠力度越大
A、B、C三個人,他們的年收入情況分別如下
同樣花12000元買個人養老金,
A先生獲得 1200元退稅。
B先生獲得 2400元退稅。
C先生獲得 3000元退稅。
三位先生,收入越來越高,獲得的退稅也越來越高。
6. 當我們說收入高時,我們到底在說什么?
當我們說收入的時候,我們說的是 應稅收入 。
即, 你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的金額。
也就是上面那張圖里的“應納稅所得額”
不是稅前收入,
不是稅后收入,
不是什么去掉五險一金的收入,
請把上面這些 模糊的、隨口的表達,統統忘掉。
打開你的個人所得稅App,找到“應納稅所得額”
它才是你應該緊盯的重點。
7. 理性看待,不恨不愛
個人養老金出臺后,有兩類觀點比較普遍。
一些人認為,每年12000元沒多少錢,退稅也退不了多少錢,領取時還要交3%的所得稅,所以沒必要關注。
另一些人認為個人養老金是國家推出的,代表著無上的權威,法力無邊,所以只靠個人養老金,就足以建立自己的養老小金庫了。
這兩類觀點都比較極端,是不可取的。
正確的觀念是:
如果你希望積累足夠多的個人養老小金庫,單靠個人養老金是不夠的。但個人養老金提供的稅收優惠是非常可觀的,一定要獲得。
打個比方,
個人養老金是公共交通,政府還有乘車補貼;
個人商業養老金是私家車,沒有什么優惠,但可以大幅改善出行體驗。
即使有私家車,也不妨礙去買一張公交卡,畢竟可以拿到補貼。
理性看待,不恨不愛。
8. 個人養老金到底買什么?取決于性格
如果你關注 眼前利益,希望落袋為安,就選擇養老儲蓄存款。
12000元存進去,可以拿回20%甚至更多的退稅,相當于打折買存款。
如果你關注 長期利益,希望借力用力,就選擇養老目標基金。
12000元存進去,哪怕明年跌了20%也沒事,因為你已經拿到了20%的退稅了。
注:以上分析基于個稅基數20%的情況
推薦讀讀之前的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