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認為,中國的防控退步是躺平派和鬧著解封的人害的。
其實不是,頂多是很小的因素。中國決策從來不會因為武警能對付的局面改變。這波的調整是基于兩個決定性因素。上海疫情的半年期回訪大數據和廣州疫情的重癥率。決策層通過沙盤推演各種策略下的成本和結果,最終選擇了當前政策。
上海那波就是今年3月到6月,數據是張文宏做的,結論是無癥狀感染者占98%。確診里面,高危組無癥狀感染者76.2%,非高危是78.6%。而輕癥的發燒占比只有4%。而感染奧密克戎后有新冠肺炎癥狀的是0.29%。本來非重癥的因為奧密克戎轉重癥是0.065%。其中非高危組是0%。真正因為奧密克戎致死的是0%。而60以上老人感染的比例是16.5%,中青年是44.9%。
所以上海疫情的時候我提到,如果防不住傳播就保護重點人群。維持可接受的低水平流行,之后20條就出臺了。我沒想到外防輸入這么松,這就肯定是要走全民感染路線。在感染增加的時候出臺的20條,其實就是全民有序感染。只是各地沒領會意圖,也不能說太直白。結果有序感染和動態清零都被地方給化解了,老百姓吃兩次虧。
而到了廣州疫情,不僅沒有更嚴重,還更輕了,所以我當時說,如果廣州順利,就會進一步降低防控。而鐘南山團隊做了反復感染問題的研究,認為概率很低。那就不能讓地方的層層加碼對抗中央的動態清零和有序感染,就要全面放開,再重點管制,把注意力完全從防控傳播抽離出來才能推行。而春運之前就是最好的時機,病毒傳播到位,免疫就到位,就會自然阻斷。如果春天以后再開放,這個過程可能拖太久,對醫護系統的精神壓力太大了。理想的過峰時間是1到3個月。
有沒有鬧事其實不重要,當時計劃緩慢過峰,結果發現成本太高。還是讓大家都得一遍來阻斷傳播比較好。重點人群不敢得的還是加強疫苗。當時已經計劃好了防御屏障的構建。也就是非危人群應陽盡陽,易危人群加強接種。
所以鬧事的,鼓動躺平的,包括所謂推動的媒體大v胡錫進,都是打個鳴就以為太陽是自己叫出來的雞。實際上我們只有猜對和猜錯而已,完全不可能裹挾政策。推動的力量有且只有一個,就是事實。從科學的角度,成本的角度,防控的成本收益遠大于不防控,收益可能還更低或者高不了太多。所以當前最優解就是保護重點人群,讓流動的人口感染。最理想的情況是加強科普,讓老百姓自行分診。高峰不宜太高,不宜太快。也就是維持可接受水平的感染,我們之前提到過。
當然我們還提到意外的情況。比如醫療擠兌,目前看是準備讓醫護硬抗,扛不住的讓老百姓硬頂。我聽了華山醫院的大會,張文宏講的比較細了。我們要做好70%到90%的人感染的準備。那么還有兩個意外,一個是病毒變異出免疫逃脫更強的毒株,感染過也不免疫。我們的科研一定是滯后的。張文宏和鐘南山都認為可能性不大,已經趨于穩定了,現在感染傷害低,感染后免疫效果好,未來大概率更低。饒毅認為誰也不能預測到變異方向。那現在看決策層認為可以賭。我還是覺得人類的預測都是無知的傲慢,誰也不是預測到的,可能性不唯一,只是蒙對蒙不對的區別罷了。
還有一個意外就是病毒的毒性,可能加強傷害我們的易危人群。專家說可能性很小。
我認為,目前看病毒再想加強毒性,也難了,人類免疫能力已經很強了。病毒主要的方向就是更容易傳播,更強的免疫逃脫能力。它只有這一個方向了。所以我才覺得不用恐慌,一定照顧好易危人群。奧密克戎不可怕,但是不能讓它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