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回老家承包了二百畝地種小麥和玉米,累死累活忙活一年,好不容易等到小麥和玉米成熟了,就要享受豐收的喜悅的時候,沒想到豐收的喜悅沒享受到,還受了一肚子的氣,賺了一個黑心地主的罪名!
想想這一年來在村里經歷的事,我想放棄了。
我是一個返鄉創業的小伙子。聽我爺爺說,我的爺爺的父親是我們這里遠近聞名的大地主,我們老家村里的大多數的地曾經都是我們家的。
我父親年輕時,我爺爺就對他說,要想富開店鋪,要經商走四方,人要闖馬要放……所以我父親從年輕就離開農村,在我們縣的縣城里開飯店。幾十年過去了,我們家雖然沒有大富大貴,但在縣城里有全款買的房子,出門有十多萬塊錢買的小汽車。更重要的事是我們家還有七位數的存款,這些在老家種地八輩子都掙不到。
這三年,因為口罩的事情,我們家的飯店一年不如一年,年年虧損。我大學畢業后一直幫父親經營這個飯店,看到飯店越來越不景氣,我就想回老家種地。
我雖然從小跟著父親生活在縣城,但因為爺爺奶奶還在農村的老家,我從小到大沒斷了回老家,小時候還跟著爺爺奶奶住了好長一段時間。因為爺爺奶奶先后去世,這兩年回老家的次數少了,但我一直覺得村里人為人實在。這也是我想回老家種地的理由之一。
我父親聽我說要回農村創業,堅決反對。他說從古到今從沒有聽說過靠種地能發家致富的!你爺爺種了一輩子地,以前還要什么三提五統,累死累活種一年地,肚子都吃不飽。現在政策好一點了,不交這稅那稅了,但忙活一年,只能填飽肚子。依靠種地發家致富,墻上掛簾子——門都沒有。
我說父親那是以前,現在國家對種糧大戶有優惠政策,還有各種補貼,與其守著這個半死不活的飯店,還不如投資農業。
看我態度堅決,父親嘆了口氣說,我看你是不撞南墻不回頭!
“好吧!兒子大了不由爹,你去闖一闖也行。”
我父親盡管不贊成我回農村種地,最后還是同意我回老家承包土地。
我回到老家,找到村里的村長,他一聽說我打算回村承包土地,非常高興,說我回來種地村里會給我提供最大化的方便。
我回到村里以后,把我爺爺奶奶以前住的房子簡單地收拾收拾,住了進去。
好在當年我父親給我爺爺蓋的房子當時在村里算是最好的,盡管過了好多年,依然堅固,冬天不透風,夏天不漏雨。
我把房子收拾完,搬進去后去村里走走。村里人不多,看到我后都熱情的和我打招呼,有的還拉我去家里遞煙喝茶,到了晌午還要留我吃飯,讓我感到心里熱乎乎的。這在縣城是沒有過的,就說我在縣城的家里,住了那么多年,都不知道鄰居是干什么工作的,偶爾遇見只是假笑著點點頭。
我想,等我在村里發展好了,就在村里蓋套小別墅,把父母接來,讓他們葉落歸根,在村里安享晚年。
因為我覺得在農村太好了,如果累了,就到田間地頭走走,聞聞泥土的清香,聽聽蟲鳴鳥語。
那天,我在村委會把合同簽完了在村里閑逛,發現村里沒幾個人了,我在村里轉了一圈,幾乎家家戶戶鐵將軍把門,沒有看到一個年輕人,禁不住詩興大發,吟詩一首:
待我了無牽掛
就回農村安家
忙時種種莊稼
閑時飲酒品茶
我走到胡同口,看到幾個老頭老太太閑聊,就走了過去發現他們在嚼舌頭,而且還是嚼我的舌頭。
有個老頭說,我看到快手上說,城市套路深,都要回農村。這老張家那小子八成在城里混不下去了,就回到村里來了。
我說是,你們說的對,這兩年因為口罩的原因,我們家的飯店是干不下去了。但是我們家這些年在城里開飯店存的錢是不多,但要是緊著手花,一輩子都用不完!
“得了吧!”一個老頭怪聲怪氣地說,怪不得咱們村的天上牛在飛,原來是你在地上吹,要是家里能有錢,誰會來村里種地?
老頭說完,其他老頭老太太呲著殘缺不全的黃板牙哈哈地笑了起來。
我氣的回到家屁股還沒坐熱,村長過來了,和我東扯葫蘆西扯瓢,眼看都晌午了還沒有要走的意思。
我從小就在父親的飯店幫忙,學會了察言觀色,心里明白村長這是要我請他吃飯。可我想,我這八字還沒有一撇,就掏錢請他吃飯,太不上算了!于是就假裝糊涂。
“大侄子,聽說你在你家的飯店掌勺,你回來了不露一手給叔看看?”
沒想到村長狗皮膏藥貼上了。我只好說,那今天我就露一手。
從那,村長經常來我家里吃吃喝喝,有時候還領著其他人來我家里。當然他們有時候還帶著他們愛吃愛喝的酒肉,只是讓我下廚房去做。
到了村民們把玉米收了,我要種小麥了,有些村民攔著不讓種,說我簽合同時按當時的小麥價格給他們打的款價格太低了。
我說當時小麥的價格是按最新的市場價格算的,這是小麥價格長錢了,要是落了錢了呢?你們是不是還要退錢給我?
不管我怎么說,那幾個村民攔著就是不讓我種小麥。無奈我只好打電話給村長,村長在電話里打著哈哈:“多少給他們補上點錢,又不是多,再說你們家也不差那幾個錢。”
我說我的錢也是我辛辛苦苦掙來的,不是大風刮來的,當初說好的,怎么說變就變呢?
村長說,我說的淺了他們不聽,說的深了都是鄉里鄉親,都是些老頭老太太,萬一他們有一個倒在地里,那可就因小失大了!抬頭不見低頭見不合適。節氣不等人,你還是多少補給他們點,先把小麥種上再說。
從那,我在村里走,看到那些老頭老太太也不感到親切了,甚至覺得他們的笑特別的惡心。
轉過年來小麥要施肥打農藥,還要灌溉返青水。這么多地我忙不過來,村里的青壯年都出去打工去了,我就每天50塊錢,從村里找了幾個老頭老太太幫著我施肥打農藥灌溉小麥。
那天我本來在村里找了六個老頭在我灌溉小麥時看管畦口子,沒想到來了十多個。
我說我只用六個人,他們說他們的地都承包給我了,在家閑的難受,也沒有了收入,都想在我這里多少掙點錢買油買面。
說著說著,有的老頭還抹起了眼角。
我看他們可憐,于心不忍,就留下他們給我看管畦口子。
過了半晌,又有幾個老頭扛著鐵掀來到我承包的地里,不由分說,來到就干。
過了幾天,我把小麥種完了,村長又帶著幾個附近村里的幾個村官來我這里喝酒。有一個家伙喝多了,竟然說我和我老爺爺一樣剝削村里的老年人。
我說我怎么剝削他們了?
那家伙說,村里的老年人歲數都那么大了,來給你干上一大天活,才給他們50塊錢,你比你老爺爺還黑!
當時氣的我差點掀了桌子。我好心好意給他們安排點活,掙點錢,怎么就成了剝削他們了?
那家伙說,他們一天干十來個小時,你才給他們50塊錢,你咋不多給他們點?哪怕給七八十也行!才給他們50塊錢,你不覺得自己太過分了嘛?
我說我也想多給,可是你們也是種地出身,也應該知道種地利潤微薄,現在糧食是多少長了點錢,可化肥農藥長的更離譜!就說二銨,從一百多塊錢一袋長到了235塊錢一袋,這些不需要成本嗎?再說,我覺得給他們50塊錢不但不少,要不是看在鄉里鄉親的份上,我還不用他們呢!因為,他們都上了年紀了,干活慢!
村長看我真生氣了,連忙打圓場說,現在在村里轉上八圈看不到一個年輕人,五十歲以下的壯勞力都到城里打工去了,五十歲以上的都到城里給兒子看孩子去了,只剩下六七十歲的老年人靠種點糧食、蔬菜來維持生計,連掙錢的門路都沒有。多虧小張來到咱們村,給他們一個掙零花錢的機會。
上面這些我還勉強理解和接受,畢竟農村老人沒有退休金,兒女們各有各的壓力,他們又不忍心和兒女們伸手要錢,所以只要還能爬起來,就到地里干活,掙一點是一點,多少掙一點錢,免得和兒女們要。要是兒女們手頭寬裕孝順還好,要是兒女們過的不好,向他們伸手,不但要不到錢,還會遭到冷嘲熱諷。
可是接了下來到了我收小麥的時候,他們成群結隊來我承包的地里“吃大戶”,我是萬萬沒有想到的!真的應了這句話:窮山惡水出刁民!
俗話說,芒種前后麥上場,男女老少晝夜忙。轉眼到了芒種的季節,我承包的土地上的小麥都到了成熟期。
我估摸著這一季小麥由于自己不懂管理,沒有技術,粗放管理等等原因,小麥產量一定不高,
別說掙錢了,保本就燒高香了。盡管從種上小麥到成熟風調雨順,我只求能把本錢收回來。
我相信,回村創業的路盡管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我打算到年底再向父親要錢,再擴大種地規模。
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那天一大早,我雇的幾輛收割機剛開進麥子地收割,忽然從村里涌出了一群老頭老太太。其中幾個老頭老太太我在村里偶然看到他們時,拄著拐棍,走兩步歇一歇,走兩步大張著嘴喘粗氣。今天看到他們健步如飛,跟在收割機后面撿拾收割機落下的麥穗。有的甚至伸手去薅旁邊收割機還沒有收割的麥穗頭子。
面對這么多的老頭老太太,我不知所措,只是一個勁地喊:“大娘大爺們,求求你們收收手吧,我還沒有收割完呢!”可那些老頭老太太根本就不理會,氣的我只好拿出手機給村長打電話。
村長卻說,幾個老頭老太太能撿多少小麥,他們又沒地了,撿點小麥磨點面粉不為過吧!
我給我父親打電話,他說我撞南墻了吧?當初你爺爺為什么讓我走出農村?你老爺爺從他上一輩起就省吃儉用,手里只要有錢就置辦土地,過了一年又一年,積累了一百對畝,是咱們村附近百里有名的大地主。
當初你老爺爺家里人忙不過來,就雇了村里的人當長工,農忙季節還雇短工,給她們一口飯吃。
可是,就因為這,你老爺爺沒少挨批斗。所以兒子我告訴你,可伶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兒子!”
父親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你是不撞南墻不回頭,這會你可死心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去農村創業!要是沒有背景,沒有人脈,沒有強大的資金,回農村創業成功門也沒有!
我把小麥收割完了,村長找到我,讓我打上下一季玉米的承包款。我對他說,不好意思,下一季的玉米我不想種了……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