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2022中國計算機大會(CNCC2022)開啟題為 “洞見未來的計算世界”的重磅科普分論壇,匯集了中國計算機學會(CCF)常務理事、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元卓博士,中國科學與影視融合項目發起人王姝,CCF科學普及工委執行委員高慶一等各領域重磅嘉賓,從多角度解析計算科學科普理念未來新機遇。其中,網易有道素質教育業務研發負責人倪洪生圍繞《從如何“馴服”AI陪孩子下圍棋說起》的主題分享,生動展示了AI在素質教育授課與學習中的巧妙應用,昭示了人工智能時代的素質教育理念和方式正發生著顛覆性的改變。
AI超高速復盤棋局僅需30秒
CNCC是由CCF主辦的計算領域年度盛會,2003年至今已成功舉辦十八屆,歷屆大會云集了圖靈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國內外頂尖學者、知名企業家等學術界、產業界大咖。今年的大會于12月8日至10日線上舉辦,技術論壇數量達到118個,內容涵蓋“計算+行業、人工智能、云計算、教育、安全”等30個方向。
作為唯一面向青少年和大眾群體的特色論壇,“計算的未來”科普論壇是本屆大會最重要的分論壇之一,邀請了來自國內計算機領域專家學者、長期從事科幻創作、科普宣傳與教育的專家、達人,共議計算科學未來,以通俗化、年輕化、趣味化的方式,打破計算機與信息技術的受眾邊界,力求讓更多青少年了解計算科學、愛上計算科學。
實際上,計算機領域的重要科技——人工智能——正在為廣大青少年的學習生活提供重要助力。網易有道素質教育業務研發負責人倪洪生在《從如何“馴服”AI陪孩子下圍棋說起》的主題分享中,從圍棋“人機大戰”阿爾法圍棋完勝李世石、柯潔等頂尖棋手說起,展示了人工智能為圍棋教學與學習帶來巨大的想象空間,“它讓棋手知道可以大膽創新、開拓思維,去自由地下每一盤棋,這對圍棋本身有重大促進。”
據介紹,網易有道已經將人工智能成熟應用在圍棋教育中,為旗下的圍棋產品有道縱橫研發出了難度可控、棋力可控的AI技術,輔助教研精確構建智能分級對弈體系,滿足不同孩子“一學九練”的差異化需求;同時,AI超高速復盤搭配語音合成技術,能夠像老師一樣循循善誘,讓原本枯燥的“復盤”變得直觀和有趣,而原本需要等待3小時的圍棋復盤資料,現在只需要30秒便可以完成。
此外,基于強大的技術支撐,有道縱橫目前能夠為160萬用戶提供日均超15萬對弈局數的穩定服務,并且周期性舉辦少兒棋王爭霸賽,選拔全國范圍內的高潛圍棋少年,加入由柯潔九段、方天豐八段等冠軍級導師領銜執教的有道縱橫“冠軍班”。這表明,AI正在賦能圍棋學習,從深受時空限制的傳統面授,變成可以在互聯網上隨時隨地參與、覆蓋興趣啟蒙到職業競技的體系化培養模式。
科技賦能 創新素質教育模式方法
作為中計算機學會的戰略合作單位,網易有道一直積極參與包括中國計算機大會在內的系列高規格、高水平計算機科學相關教育項目及活動,早在2016年就率先推出了針對少兒編程普及和信息學培訓的學科化、體系化學習產品——有道小圖靈。同時,網易有道還是青少年計算機教育研討會戰略合作單位、編程培訓師資認證項目成員單位、以及中國計算機學會編程能力等級認證組織委員會和技術委員會成員。2021年,網易有道成為CCF認證的首家CSP企業對外開放認證考點,在北京、杭州、廣州的網易總部面向中小學生和大學生舉辦了多場認證考試,打破了此前認證考點僅對高校內部開放的局促,讓更多小選手有機會與大學生同臺比拼計算機編程技能,全力促進計算機技術的普及教育。
正如倪洪生介紹,網易有道將前沿計算機技術成果深度融合進圍棋、象棋、編程、科學等素質教育產品中,用實際行動探索著“素質教育線上化,學習行為數據化,教學練習AI化,學習方式去中心化,學習工具硬件化”的未來圖景,也不斷突破著科技創新如何成就高效學習的想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