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群定位:抽絲剝繭房企、債券、樓盤大小事
以及有故事或者有想法的你
歡迎愛分享和交流的各位朋友們加入
添加路數小馬甲微信,請掃文末二維碼。
這是路數的第六十六篇原創文章
我能為大家帶來的最新播報是,這場正在上演的持久戰里,境外債權人處于下風。
不過,一位債權人朋友對我說,
可以明顯感覺到愈發多的債權人支棱起來了。大家的群體意識崛起了。
境外債權人必選的防御性手段有兩項:
發法定索債函(statutory demand)、清盤呈請( wind-up petition)。
當年房企有多么熱火朝天地收著校招社招簡歷,現在就有多么應接不暇地收著“催債書”。
很少有人是準備魚死網破,沖著讓房企破產清算去的。就算有,集團層面能被破產清算的房企,少之又少。
對重組持異議的債主來了,房企也想法接招。
一種是找會計師事務所對自己進行清算分析,代價是支付一筆不菲的費用,據說是幾百萬元。
你應該知道我說的是被新聞點名過的中梁(2772.HK)、佳源(2768.HK)等。他們都找了德勤作報告,向法院釋放信息:
如果法院支持清盤,對債權人來說得不償失;相反,債權人選擇重組得到的清償會更高。
還有種接招方式是在流程上挑紕漏。
別忘了,房企也有自己強大的內外部法務團隊。就像融創(01918.HK),在收到債權人陳淮軍發來的清盤呈請后,融創給媒體的回應里有句上市公司9月8日公告里沒有的細節:
未通過信托行而直接發起清盤呈請的法律有效性,有待論證。
按照美元債合同條款,債權人通過信托行(trustee)持有房企債券。自然跟房企存在債務關系的是信托行,它才有資格起訴房企。
這點上,不少機構債權人跟融創的個人債權人陳淮軍一樣,走過彎路,買過教訓,吃過虧,被房企找到抗辯理由。當中有祥生(2599.HK)的債權人申萬宏源、天譽置業(0059.HK)的債權人新城晉峰等。
對債權人的收割總是無處不在。要起訴房企,債權人還要先付一筆錢給信托行。費用大概是數十萬美元。信托行往往是銀行,例如花旗。
是的,某種程度上,美元債條款設置與生俱來對發行人有利,債權人注定屬于弱勢一方。
按另一位債權人朋友的形容,清盤本質上是
無法按下啟動鍵的“核震懾”。
“清盤呈請”和“拿到清盤令”是兩碼事。
債權人能不能拿到清盤令是一回事,特別是紅籌架構上市的房企。對于它們的清盤呈請,大部分無非三種結局:
要么一再延期,要么撤訴,要么沒下文。
即便拿到清盤令,依舊不是握著萬能的尚方寶劍。陽光城(000671.SZ)的案例詮釋了這點。
源起于一筆涉及約850萬美元的違約債,10月17日,債權方東方金控拿到香港高院的清盤令,要對陽光城的境外發債主體——嘉世國際進行清盤。法院也委派了臨時清盤官。
這的確是過去一年里,指向大中型房企的首張清盤令。在陽光城前面還有一家小房企—天山發展控股(02118.HK)也背著清盤令。
但是,從“收到清盤呈請”到“清盤令下達”這一過程中,陽光城并沒有像有的房企一樣表達過“強烈反對”。在聆訊會時,它的律師都沒有做有效應訴。▼
究其原因在于陽光城資產在境內,非境外。況且嘉世國際只是陽光城的境外子公司,清盤它對境內上市主體——陽光城基本沒有重大連帶影響。
另外,雖然香港的清盤令能在上海、深圳和廈門三個試點城市互認,但要追索境內資產,存在一定掣肘。
折騰了一圈,境外債權人還是得回到現實:
清盤對房企的施壓作用大于債券的實際回收。
但清盤呈請的動作不得不去做。畢竟可以影響到房企在清盤聆訊期間的資產處置,保護離岸資產,防止有重大價值的資產被轉移。
重要的一點是,運氣好的話,推動和房企的債務重組談判。
如果運氣不好,特別是遇上死豬不怕開水燙的房企,意味著一場場攻堅戰等著。
在《》里寫過,債權人中銀國際已經委派人員接管新力地產境外的SPV公司。那拿到了清盤令的債權人德意志銀行,又能干點啥呢?
境外重組,就像當年西天取經的唐三藏,需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
有方案,只是房企走出境外重組第一步。但 就算方案能獲得通過,也不排除在執行過程中出岔子,隔壁的海航就需要二次重組。
現在光在第一步,地產境外債權人已經面臨尷尬的局面:
同為公開市場,房企的天平明顯傾斜境內。
對比同一家房企的境內外重組方案,境外的往往展期更長、削息削本更大、債權人需要做的讓步犧牲更多。
但不同于境內債務重組,美元債的持有人里有數量更為分散的個人投資者。 一旦重組方案不具備一定吸引力,他們也很難投上同意票。
一位債權人朋友對我說,境外債權人就像處在另外一個平行世界里,
“所謂的同債同權,都只是口號。有些發行人的境外重組條款極具侮辱性,它們恨不得把所有債券變成永續債。”
房企對于境外債權人的態度相當強勢。
一家中資券商之前想要去參加華夏幸福的債權人會議都遭拒絕,被告知要按給的方案來,不得有異議也不會開小灶。
華夏幸福要用八年來清償債務,供選擇的方案條例里甚至沒有約定每年具體的付款要求。一來后續付款缺失保障,二來公司能不能活到第八年都要打問號。
但境外債權人不能把房企怎么樣,因為被抓住了軟肋:
沒有抵押物,沒有資產作為抓手,更別提本就處在結構性劣后位置。
我的朋友說,在和房企一次又一次的談判博弈中,境外債權人體會到的不是一種能讓人“淚流滿面”的力量,而是總有一層堅冰令人“頭破血流”。
所以你也就懂了,不管是發法定索債函還是清盤呈請,債權人是被逼著支棱起來的。
境外債權人也可以選擇不投票、不博弈也不找律師,而是清倉,套現,離場,走人。 然后 ,一些長線基金,特別偏好是重組的基金,進場接盤,展開新博弈。
《》開頭提到的業內大咖說,這些重組基金往往更專業,認知更成熟,對重組也許不是件壞事。
但問題是,能有多少接盤俠和冤大頭出現?
(未完待續,期待下期。 )
入群聯系路數小馬甲,請掃下方二維碼▼
請告知你擅長或關注的領域
務必備注公司+姓名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