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創新道路上懷有奉獻精神的著名收藏藝術家——林金榮
小橋流水的姑蘇城外,有這樣一位著名的收藏家,三十年時間沉浸式收藏,研習書法,喜歡創新,他就是中國收藏家協會會員、吳中古之居玉石百橋博覽廳創始人、蘇州高新區收藏家協會顧問——林金榮。
林金榮老師,三十年如一日專注收藏,古書、玉石、書畫、瓷器等等,琳瑯滿目、數不勝數。多年來,林金榮為多地的圖書館、地質博物館等捐贈了五十多件珍貴藏品。
收藏故事
在八十年代的細雨中,那數卷剛被主人丟棄的畫卷盡改變了他的一生——林金榮老師偶得畫卷,看到如此精美的藝術品就這樣被遺棄,聯想到還有更多更珍貴的物品或許也會遭遇這樣的命運,林金榮老師就此開啟了他收藏的生涯。
多年的收藏歲月中,林金榮結識了很多良師益友。在名書法家謝澤民先生眼中,林金榮老師是個謙遜仁厚、睿智博學、保護文物、傳承文化的“道義之君”,并親手潑墨揮毫贈之。
懷著對玉石深厚的情感,經過多年的思考,林金榮老師決定以橋、塔、舟為主題,打造別具特色的非物質文化創新玉雕系列擺件,展示在蘇州吳中香山太湖之濱的“古之居”玉石廳內。
創新道路
中國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國家之一,更是橋文化的故鄉,一座橋便是一個地標,也是一種文化的載體。三年多的時間里,林金榮老師到處尋訪、拍攝,共搜索了中國一百多座古橋的資料。他用三十多年收藏的新疆和田籽玉,尋覓江蘇等地知名畫家、玉雕師等,組建成一支多元團隊,歷經三年多的密切合作與精雕細琢,在二零二二年三月份完成了和田玉籽料百橋的制作。
繼百橋之后,獨具創新思維的林金榮老師更別出心裁,與團隊緊鑼密鼓,投入到玉石百塔與百舸千帆的創作中。
林金榮老師在吳中區注冊成立了安善社會服務發展中心。在吳中區民政的指導下,安善公益團隊承接運營吳中區香山街道社會工作站。香山街道社工站重點發揮樞紐功能,鏈接社會慈善資源,引導多元主體參與社會治理,聚力打造“香益漫山”服務品牌,通過“益人群、益文化、益陣地、益生態”,打造“四益一體”的綜合服務載體;聚焦一殘一家一幫一廳,運用“五社聯動”,構建殘疾人友好社區建設;以地區發展模式,賦能“香山幫”文化和符號,傳承香山匠心精神,打造香山人文客廳,樹立香山文化自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