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群定位:抽絲剝繭房企、債券、樓盤大小事
以及有故事或者有想法的你
歡迎愛分享和交流的各位朋友們加入
添加路數(shù)小馬甲微信,請掃文末二維碼。
這是路數(shù)的第六十五篇原創(chuàng)文章
香港港島,相隔不過幾百米,兩家非一般的公司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進行著新一季的恩怨情仇。
一家是中國恒大(03333.HK),另一家是中信系。
中信系在恒大中心上鎖定了自己的債權——接管這棟恒大香港總部大樓,尋求對外出售以達到資產(chǎn)變現(xiàn)。買賣還在進行中。
一年前的8月和現(xiàn)在,站在同一個位置望過去,樓頂那廣告牌依舊在為恒大汽車吆喝著,但恒大今非昔比。當然,恒大的故事短時間內(nèi)不會結束。▼
一年多了,行業(yè)之慘烈,想必讓很多人跌破眼鏡。這一年,各路債權人前所未有地像關心糧食、蔬菜和茶米油鹽一樣關注房企雞零狗碎的事。
前有泰禾(000732.SZ)、華夏幸福(600340.SH)、藍光(600466.SH),再到恒大(03333.HK)、融創(chuàng)(01918.HK),奧園(03883.HK)以及花樣年(01777.HK)、禹洲(01628.HK)、榮盛(002146.SZ)、當代(01107.HK)、佳兆業(yè)(01638.HK)、龍光(03380.HK)、正榮(06158.HK)、融信(03301.HK)、佳源(02768.HK),近期的旭輝(00884.HK)、中梁(02772.HK)等。
這些都是一家家蹦噠著要境外債務重組的公司。體量大的小的,名單挺長。
但到現(xiàn)今,它們依舊還境外重組著。
停牌滿18個月+再延段時間,像恒大、新力(02103.HK)等不知道會不會退市。而在它們退市前,有幾家房企的境外重組方案能實質(zhì)性推行?
不久之前,一位業(yè)內(nèi)大咖對我說:
重組是長周期的事,而非短平快,因為涉及利益方太多。重組能成有個前提,債務人和債權人都得回到現(xiàn)實,抱團取暖。
道理都懂。但現(xiàn)實血淋淋,需要時間接受。
眼下,債權人和房企間的博弈正走向持久戰(zhàn)。
美元債,房企境外重組中的大頭。
我統(tǒng)計了下,今年1月到目前為止,有50多家房企涉及近300支美元債亮起兌付紅燈。這當中,有約8成為違約債券涉及45家房企。你可以理解為:
中資地產(chǎn)美元債市場接近崩塌。
這一年來,我的好幾位朋友們陸續(xù)被房企的美元債收割,成了偽中產(chǎn)。
比起一些風格偏好是后期打折買入博兌付的群體,我的朋友們往往是房企債券剛發(fā)行時的持有人,算不上是背著高風險的賭徒。
但他們不得不接受聽起來比較刺耳的現(xiàn)實:
當初用100左右的價格買的垃圾債。現(xiàn)在變成1–2折,是垃圾中的垃圾債。另外,他們私底下還得被房企貼上類似“嗜血的投機客”這樣有些污名化的標簽。
他們能和房企談判博弈的籌碼是債券持有量。
邏輯不難懂。如若某單一債權人、機構或財團擁有足夠高比例的頭寸,可對房企產(chǎn)生震懾力,至少能把房企逼到談判桌上。
如若持有量不夠多,為了尋求命運逆轉(zhuǎn),有的債權人不得不去號票,讓更多的人集合在一起選擇一致行動。
因為達到一定量時,就能成為談判桌上不容忽視的力量或是左右房企境外債務重組的“關鍵少數(shù)”,特別是25%以上。
太多的律師們很愿意為“關鍵少數(shù)”服務,去和房企請的重組顧問們“打架”。
當房企官宣“躺平”時,不少律所開電話會鎖定苦主。律師費相當不便宜,有一家這么收費。▼
即便這樣,我的朋友們也愿意下血本找律師。他們清楚自己的債權在清償率上會被打折,請律師和房企談判無非是為了減少損失,訴求也很明確:
希望房企拿出切實可行的方案,而非置之不理。
我的朋友們經(jīng)歷著一次又一次的當頭棒喝。
不少開發(fā)商更多是謀求以時間換空間,拖下去等到債權人耐心消耗殆盡,拖下去等到資產(chǎn)價格上漲。它們不愿意制定更合理的償債計劃或者不愿意破產(chǎn)乃至壓根就沒有方案。
用個通俗的詞描述:
逃廢債。
或者說:
心存僥幸。
因為有路徑依賴以及對標。20多年前海南房地產(chǎn)泡沫破碎后的市場自我修復,7年前佳兆業(yè)債務重組后的起死回生......有的房企就憧憬著這樣的情形還能上演。
但這次,環(huán)境其實已經(jīng)大為不同。
不少出險房企資產(chǎn)負債表左邊和右邊嚴重失衡。銷售斷崖式下跌正從出險房企波及至尚未出險房企。另外,人民幣匯率目前走勢下,房企要償還的本金利息無形中走高。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這一年來多數(shù)房企一開始用的交換要約和同意征求方式置換、展期境外債在陸續(xù)失效,最終還是觸發(fā)交叉違約需要進入境外整體重組。
再拖下去,用不了多久,一些房企的流動性風險會演變成資不抵債風險。
這種情況正在個別大中房企身上發(fā)生——只算毛利不算純利,都不夠還一年債務的利息。
窟窿越來越大了。
更令人擔憂的是,如果銷售下跌之勢無法緩解,一場資產(chǎn)重估的風暴在等著。
千百年來的金融史證明了,任何物品一旦成為交易性資產(chǎn)和貨幣化財富,很容易轉(zhuǎn)為資產(chǎn)泡沫的升騰和破滅,周而復始。
我的一個朋友很是無奈,因為那也意味著,本就是結構性劣后的境外債,后期清償率不會高,更不排除會是:
歸零。
(未完待續(xù),期待下期。提前劇透:債權人是怎么支棱起來的)
入群聯(lián)系路數(shù)小馬甲,請掃下方二維碼▼
請告知你擅長或關注的領域
務必備注公司+姓名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