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年來,宋史悄然的熱起來。一些以宋朝為背景的小說、電視劇,讓讀者和觀眾在了解宋朝故事的同時,也對宋朝歷史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于宣傳宋朝歷史是有很大幫助的。關于宋朝的小知識和文章比比皆是,宋朝儼然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門朝代。
劉皇后劉娥因才華出眾,在大宋王朝的歷史上留下了深深的一筆。經常被人拿來與漢朝的呂后、唐朝的武后并列,并被認為有呂后、武后的才能,而沒有她二位的野心。
劉娥雖然有雄心壯志,但是始終沒有危及到皇權,當時的人們對此還是肯定的。比如朱熹雖然認為劉娥比不了宋神宗之母宣仁太后高氏,卻也承認“章獻輔仁宗,后來卻無事”。劉娥雖然打壓宰輔勢力,可是她非常重用人才,納諫聽言,注重科舉考試,還通過擴大錄取名額,培養了一大批人才,為宋仁宗朝的“嘉祐之治”奠定了基礎,從而緩和了與文官集團的關系。始終與其保持著合作關系,宋人對劉娥的評價始終都是比較正面的。
從表面來看,劉娥垂簾聽政期間,他的后權已壓制住了相權。但與武則天相比,無論在輿論還是力量上,劉娥都不具備改朝換代的實力。第一,宋朝建立后,為了穩定政權,采取了很多的政策,包括限制外戚和宗室等的勢力,利用文官來壓制武人等。通過科舉制度來選拔官吏,形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特別是一些非常堅定維護皇權、直言極諫的很多大臣,他們前赴后繼地要求劉娥歸政,強烈反對自己的力量被劉娥所忽視。所以,缺乏外戚集團和廣大士人階層的支持,劉娥的統治基礎十分的薄弱。
第二,當時人們對武則天的評價不高,文官集團可以容忍劉娥以維護皇權的名義擅權,可她一旦踏上改朝換代的不歸路,那就是要顛覆男權,改變綱常,這絕對是文官集團所不能容忍的。
懷有雄心壯志的劉娥,雖然想要享受皇帝才有的榮耀和權力,但并不需要改朝換代,因為她明白改朝換代要付出的代價實在太大了,前行的路上充滿了艱辛萬苦。武則天稱帝的過程便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不需要成為第二個武則天,這就是劉娥劉皇后的聰明之處。
我是歷史課代表帽充光頭,謝謝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