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王重陽lp
“怎么江湖上出現了很多東方不敗嗎?”
林青霞站在海邊的黑木崖上對著于榮光說……
作為徐克作品的《笑傲江湖》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認為《東方不敗之風云再起》實在是有些畫蛇添足,當然,當年的林青霞與王祖賢美得不可方物,于榮光也還不是“天下無敵的二弟”,不過在武俠片縱橫的時代里同樣存在過度消費主義。比如《東方不敗》大獲成功后,不僅林青霞的“困惑”得以緩解并找到了新的發展方向,“反串”、“女扮男裝”也成了一時風靡。
似乎當年有那么一段時間,各種山寨模仿東方不敗(林青霞 飾)與顧長風(于榮光 飾)在夜間竹林中浪漫的追逐戲,可對于正版來說,遠遠不及這部影片中已經完全女性化的“東方不敗”就舉手投足間的風情萬種。
于是徐克大怒:
“我想出來的創意怎么就成全了你們這幫不思進取的東西了呢?”
何止是東方不敗,《倩女幽魂》里那個“荒宅老憤青,雨夜騷女鬼”的愛情模式也被拷貝了很多版。所以說人類的悲歡雖然并不相同,但吵鬧是真特么一致。這種毫無節操的復制粘貼即便在二十多年后,也同樣被很多影視同行玩得風生水起,大家的心思很簡單:
撈一票就走,管它身后名?
所以徐克等人才有了這部“以正視聽”的《東方不敗之風云再起》,用片中多處臺詞怒斥同行:
“都瞧好了,我這才是正版。”
一
金庸的“庸”
其實現在回過頭來看,徐克借電影罵人,他自己也挨罵。罵他的人是金庸。金庸不喜歡當年港式的商業演繹,在他看來,讓東方不敗愛上令狐沖絕對是件造孽的事情:
哪兒哪兒令狐沖和東方不敗就一夜情了?怎么就“江山如此多嬌了?”
老夫當年寫這些的時候根本就沒想過非要搭上男女之事,至于老夫為什么總是喜歡把東方不敗塑造得那么的……你們都懂的。
因此家國天下的憤懣情懷于那時的金庸是一處筆墨間的宣泄和放縱,于商業電影人的眼中卻可以拿來大改特改。不僅如此,電影人還找來了音樂人一起“糟踐”老先生的作品,黃霑來了,胡偉立也來了。
啊……每次提到我霑叔心中就很激蕩,那詞那韻那風采,嘖嘖。
不過胡偉立先生這次也該略提一下,這位老頑童式的音樂人編的曲幾乎可以在你所熟悉的任何一部香港影視劇中找到,在這部電影中,他同樣貢獻了《只記今朝笑》等曲目。因此也可以這么說,當年同樣是當原著遇到改編時,誰更能迅速贏得口碑?
那一撥彼時的小年輕和現在的觀眾一樣,沒什么耐心認真讀原著,一曲波濤起,一聲江湖見,一對癡男怨女的歡好和訣別,就比家國天下和人間大義好看也容易明白。
金庸先生后來也漸漸平息了怒火,他也許意識到傳播率才是硬道理,所以“改”無所謂,“改”得好就行:
那黑木崖我能攀得,別人也能攀得,如果攀上去的人最后還能說一聲“我是替金老爺子攀的”,豈不也是一樁美事?
這,也是江湖。
所以金庸筆下的群俠在商業浪潮和視聽新風尚里漸漸略換了些顏色,只是如今看,徐克們依然有微言和大義,愛情該有,但不該只有愛情。
二
徐克的“克”
“你們中國人連江湖在哪里都不知道,憑什么對我們說三道四?”
西班牙將軍對著顧長風說。
《風云再起》故事背景的設置是黑木崖大戰后,令狐沖遠去日本隱居,任我行當回教主。幾年后西班牙水師為了尋找東方不敗的武林秘笈《葵花寶典》與明朝水師提督顧長風發生沖突,沖突前顧長風還在跟西班牙人科普什么是“江湖”,什么是“武林”,后來眾人在一個怪老頭(劉洵 飾)的帶領下找到了東方不敗的墳堆,西班牙人與明朝水師撕破了面皮,顧長風面對外國人的鎧甲火槍,武功就不太靈光了。西班牙人說:
“你有武功,我有科學。”
說話間就要殺了他們,結果怪老頭一招制敵,也回敬了一句:
“你有科學,我有神功。”
然后攤牌,一張人皮面具甩下來,一位美人站在面前——
“她”就是東方不敗。
接下來的故事就開始天馬行空了,顧長風對東方不敗說“你走之后酒暖回憶思念瘦……不是,江湖上多了很多東方不敗,這些人都要靠你的名頭立山頭,斂財騙色創邪教。”
東方不敗大驚“這還得了?我得看看去。”
后來東方不敗就在“我不想我不愿我不要好吧既然你們忘不了我我就干脆卷土重來吧”的內心活動中改名叫“東西方不敗”,收復了日本人,征服了西班牙人一起對抗明朝水師。
影片中徐克的天馬行空已經有些不像話了,例如日本戰船可以變成潛艇,例如東方不敗可以舉起戰船像漫威英雄一樣投擲出去,最后在一首《笑紅塵》中帶著自己的女人雪千尋(王祖賢 飾)坐在風帆上飄向遠方,只留下不知是愛是恨的顧長風。
雖然故事簡單,可架不住那年徐克的睚眥必報,有些情節明顯夾帶私貨:
顧長風帶雪千尋去軍營療傷,十分不靠譜的同事田啟云(李家鼎 飾)跟他說“我也養了不少東方不敗”,隨后一聲喚,幾個穿著東方不敗衣服的煙花女子緩緩入營,各自吹拉彈唱好不歡樂。
徐克的意思蠻直接:
“你們的東方不敗是個啥?都是幫殘花敗柳。我的東方不敗才是高不可攀的神。”
很多年后,二手玫瑰為一款網游唱了《滄海一聲笑》,梁龍的造型忽然讓我想起這部電影里迎來送往的“東方不敗”們,只是他更騷更浪,豈有此理,這簡直讓我……
更喜歡了。
什么叫滔滔兩岸潮?你浪不浪?
近三十年的遙相呼應穿越了時空,在一個電影人和一個音樂人之間形成了某種默契。
三
神功的“神”
中國人的武俠世界如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一樣,充滿了自我感動。
這不是一句貶低,相反,我認為“俠義”精神才是金庸小說和徐克電影的精髓,表現形式反倒沒那么重要。因為有著這樣一種自我感動,才能鞭策、激勵、振奮一些人不愿同流合污,想在世間有一番不同的作為。
注意,鞭策、激勵、振奮的動力是“俠義”而非“武功”,更不是“神功”。
金庸說“為國為民的才是俠之大者”。
徐克說“沒錯,那么多東方不敗,誰知道究竟哪個真哪個假呢?”
《笑傲江湖》三部曲從頭到尾都在圍繞著《葵花寶典》的歸屬,可明明人家開篇第一句就寫了:
“欲練神功,必先揮刀自宮”
然而這種練了之后有明顯副作用的神功還是抵擋不了一些人的野心和欲念,同樣也凸顯出另外一些人的淡然和不屑,起碼令狐沖是不屑的,他有任盈盈和小師妹。任我行是不屑的,他有吸星大法和修為底線,他們無論正邪至少都還有些節操。
可拋開事實不談,難道東方不敗就想自宮嗎?
不是,他只是太渴望權力了。
他明白想要擁有權力,就必須擁有“神功”。
如果以一個觀眾或讀者的角度進入故事的話, 我必然會勸誡他“這世上有比神功和權力更美好的事物值得期待”,但人家不會聽的,因為他(她)有執念,哪怕西班牙人在影片開始時就說“你有武功我有科學”,他(她)依然會固執地回敬“你有科學我有神功”。
所以千百年來,深陷執念的人和事最后結果都不會太好,在執念中也都總是以為“神功”便是一切,沉淪于自我的小世界里,卻不知西班牙人早在明朝萬歷年間的黑木崖上就已經提倡科學了。
可豈止東方不敗呢?很多她的信眾都對她深信不疑,不要科學,只要“神功”,這同樣也很可怕。
也正因為如此,無論是金庸的小說還是徐克的電影,隨著閱歷的增長我都愈發愛仔細品味一番。
什么是“大師風范”?
也許夾帶私貨,也許怒發沖冠,但無論筆墨下還是鏡頭中,都隱隱帶著些令狐沖的嗤笑和任我行的不屑——
仗劍天涯也好,唯我獨尊也罷,該講科學講科學,該笑江湖笑江湖。
為啥非要把自己“割”了之后就以為“葵花在手,江山我有”?
然后用弱者妄圖翻盤式的囈語碎碎念:
“你有科學,我有神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