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創新與心理成長”,學習更多心理知識
最近網上流傳一組照片,某學院學生全身上下連襪子都是名牌,喜歡收藏鞋子,展示了很多鞋子的收藏展示。另一位室友心存比著“土豪室友”買相同的東西,但都是假貨,室友嘲笑他死要面子活受罪。很多大學生喜歡買鞋子,尤其某外國品牌,動輒 1000 多元,引發了同學們的熱議。
一.什么是物質攀比心理
攀比心理是一種不良的消費心理,是指不顧自己的具體情況和客觀條件,脫離自己實際收入,盲目與高標準相比。這種心理極易造成追逐式消費、造成巨大的負債壓力的發生,將消費行為導入誤區,破壞良好的社會消費風氣。
二. 為什么會產生物質攀比心理
(1) 對于步入大學的大學生來說,自己可以支配自己的生活費,經濟條件相較于初高中來說相對自由。
(2) 經歷過公平的高考后,全國各地學生分別到了不同的學校,學校中的很多家庭條件不相同的人聚集到一起,在同一個氛圍中,虛榮心作怪,內心深藏的欲望迸發,攀比心理就會被激發。
(3) 一個人每天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步入大學后,在學習方面耗費的精力比高中的消耗要少很多,所以大學生們需要去消耗自己剩余的精力,
(4) 有些大學生好面子,炫耀從眾,為了標榜自己的人格魅力以及彰顯自己的與眾不同,不想在外表的生活條件看起來比別人差。
(5) 家庭的教育,家長對于孩子從小的教育一味的溺愛,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讓孩子對于家庭的富裕程度產生錯誤的認識,在上大學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就和來自其他的同學相互攀比。
(6) 有的大學生認為自己年輕有能力,有超前消費的能力,提前消費不是什么問題。
三. 怎么避免物質攀比心理
(1) 克制自己的虛榮心,發現自己的長處,多鍛煉多讀書,提高豐富自己并且增加自我底蘊,讓自己內心得到升華,讓自己更加的自信。
(2) 正確的認識自己,比如家境確實不比別人好,但是我們作為新時代大學生,要堅信我們能在其他方面超過別人,不會同他人攀比物質方面的東西。
(3) 遠離喜歡攀比物質的人,攀比是相互的,我們需要遠離物質攀比的圈子,去尋找志同道合的人共同進步。
(4) 開闊視野,不要把注意力總是放在自己和周圍的幾個人身上,要拓寬格局,站得高看得遠,不能只做一只井底之蛙,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去追求世間的美好。
初入大學的學生,很多人都會陷入各種各樣的麻煩中,比如游戲成癮、網絡成癮、焦慮、社恐等等。大家一定要有清醒的認識:對于一個人的快樂并不會一直取決于一件商品,大學生要活出自己的精彩,不要在乎別人怎么評價自己,“在自己的世界里當主角”,只有我們自己才能決定我們自己的人生,希望大家都能走出盲目的攀比,擁有一個真正提高自己的美好大學生活!( 責任編輯: 婁毅航)
仝兆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長期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障礙治療、輔導咨詢、大中小學及企事業單位團體培訓、宣講講座。
用心進步,快樂成長
關注:創新與心理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