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關注“創新與心理成長”,學習更多心理知識
疫情期間,由于各地防控需要導致有些地區不能隨意出入,加上不同工作崗位的任務要求,很多人甚至近2年沒有回家,導致家里老人獨自在家產生很多不良的情緒,甚至出現急性焦慮和焦慮障礙。
一、疫情期間獨居失眠的68歲老人
某單位職工李先生,因為工作強度大,已經近三年沒有回家,特別是最近聽說他 68歲的父親由于獨居在家、長時間不出門,在與他電話微信交流時出現悲傷、絕望的情緒,自述做事情沒有興趣、動力,也擔心自己或家人會被感染,經常擔驚受怕出現嚴重的失眠。
李先生比較孝順,關注他父親的每天的情緒變化,知道他父親情況狀態不好,但苦干單位工作要求多,無法在身邊照顧他,內心比較痛苦,同樣也出現了長時間的睡眠障礙。
二、疫情期間老人容易出現的心理問題
2.1較強的孤獨感
很多子女不在身邊,且自身年齡的較大等老人都會出現較強的孤獨感。這些老人(包括獨居老人)除了打掃衛生、吃飯和睡覺外,別無他事,就會在安靜中產生強烈的孤獨感。短暫的或偶然的孤獨不會造成心理行為紊亂,但長期或嚴重的孤獨感可引發某些情緒障礙,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孤獨感還會增加與他人和社會的隔膜與疏離,產生行為或性格的不良變化。
2.2容易產生抑郁
由于疫情改變了很多老人的生活習慣和豐富程度,導致老人容易出現抑郁情緒。長期的抑郁情緒可能誘發抑郁癥,讓老人始終處于一種持續的心境低落。有調查結果顯示,空巢老人患抑郁癥的比例遠遠高于非空巢家庭,空巢老人抑郁癥的產生顯然與他所處的環境有很大的關系。疫情的封控,使很多老人與子女無法相聚,老人每天的情緒無法得到紓解,很容易產生抑郁癥。
2.3較強的失落感強
如果老人已經退休,在沒有工作的活動內容的情況下,突然連續三年不能正常外出,也會產生較強的失落感。特別是退休前有行政職務的,身邊突然冷清起來,以前下屬也不與自己聯系,子女又不在身邊,會感覺自己沒用了、老了、不受歡迎了,會加劇不良情緒的滋生。
2.4對衰老敏感
老人自我感覺體力和精力大不如前,做事有種力不從心時,會產生很多焦慮情緒,甚至擔心自己可能突然離開。這種擔憂會對別人說自己老了,很敏感。甚至與同年齡的人也會產生沖突,導致情緒不佳。
2.5嚴重的固執
也有些老人認為自己老了,應該被尊重,很固執的堅持自己的觀點,不考慮別人的需要。曾經心理輔導過一個老人,說晚上要喝一杯溫牛奶再睡覺對身體好,讓家人都要喝,誰不喝就摔杯子生氣,搞的家里孫子睡覺時都情緒緊張。有的 老年人盲目自信,認為自己身體好,病毒不會影響他,不聽防疫的建議,甚至不接受 “ 戴口罩 ” 的自我防護措施。
2.6灰色心理
有些老人因為喪偶、子女離家工作、自己年老體弱多病,加上生活中遇到挫折,會對未來喪失信心,對生活前景感到悲觀等,對任何人和事都提出起興趣,甚至懷有一種消極,否定一切的灰色心理。
三、關愛老人心理心理健康
3.1多與老人溝通交流
疫情期間通過網絡、電話或視頻交流,了解老人的心理需求和情緒狀態。多傾聽老年人的心聲,了解居住狀態、生活、人際關系、身體狀態 ……傾聽本身就是一個幫助老年人進行心理疏導的過程。
在心理輔導中,我就曾經聽說有個老人被一個人發信息說某鎮白酒搞活動,讓他購買,他買來后發現被騙了,那不是宣稱的那個品牌的酒,因為又氣又難受,聯系那個人理論,早被那個人拉黑了,他擔心給子女說會被責怪,就天天自己生悶氣,導致血壓不斷升高,有天差點暈倒。幸好在心理咨詢輔導中談到這個問題,對他開展的積極的疏導和認知調整,幫助他順利走出情緒陰影。
3.2科學準確的心理測評
如果發現老人感到恐懼、焦慮,鼓勵他向心理咨詢師或家人訴說,通過放松訓練等進行排解。如果負面情緒得不到改善,聯系專業心理咨詢師心理測評 和交流疏導;但有些老人愛面子不想與咨詢師交流,子女可以通過心理測評量表,評估老人的情緒狀態,比如常用的抑郁測評量表,幫老人測評或者鼓勵他自助測評,如果抑郁程度高要及時干預并心理疏導。
下面的量表是著名的老年抑郁GDS測評量表,實踐表明非常適合用于 對 56 歲以上老人開展抑郁心理評估。
注:本量表對75周歲以上老人免費開展公益抑郁測評。(請進入微信小程序:仝博士心理咨詢成長中心,留言聯系)
3.3學會識別和疏導不良情緒
老人的身體機能不如年輕人,過度焦慮則會顯著導致身心造成不良,會出現諸如頭痛、、腹痛、眩暈、失眠、耳鳴、手腳麻木等不適。充分把握老人心理狀態,有利于識別與疏導不良情緒,鼓勵老人通過書法、下棋等興趣愛好轉移自己的注意力,緩解自己的情緒和壓力。
3.4營造輕松的交流氛圍
不要對老人求全責備,遇到老人語言和行為不恰當就批評,導致老人產生更多的心理壓力。如果在子女面前交流也有壓力時,老人會失去很多交流的沖動。交流時要注意傾聽,不要立即評價或評論,更不要表現出漠不關心,應盡量創造出一種輕松的氛圍。
疫情防控之下,無論做兒女的和父母住的有多遠,一定要通過多種方式 和手段加強與老人們的聯系溝通;關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不要因為疫情防控而讓老人更加的孤單!特殊時期更應該特別的關愛老人,讓老人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是兒女最大的福分!
仝兆景,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博士、博士后,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會員,長期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障礙治療、輔導咨詢、大中小學及企事業單位團體培訓、宣講講座。
用心進步,快樂成長
關注:創新與心理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