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的城商行中,能連續執掌帥印長達10年左右的人并不多見。
但今天要說的這兩位,不僅年齡相仿,師出同門(建行系統),更巧合的是,兩人同在50歲時的前后腳分別執掌了兩家區域相鄰、資產規模相當的城商行。但多年之后,他們交出了不同的答卷。
他們,正是今年57歲的上海銀行董事長金煜和59歲的江蘇銀行董事長夏平。
上海銀行董事長 金煜
江蘇銀行董事長 夏平
最新的2022年3季度財報顯示, 經過多年追趕之后, 夏平執掌的江蘇銀行已經在總資產規模、 營業收入、 凈利潤、資產質量等方面全面超越了金煜執掌的上海銀行。上海 —— 中國金融中心的加持和賦能也沒能讓城商行 “老二 ” 的上海銀行續寫輝煌,只能眼看著讓身邊的 城商行 “老三 ” 江蘇銀行成功越位,令人不勝唏噓。
話說2011年7月,年僅46歲的金煜迎來了人生的重大轉折。這一年,他離開了工作多年的建設銀行,到上海銀行赴任行長。那時,他已經在建行系統深耕多年,從建行上海分行國際業務部副經理起步,直至建行上海分行副行長、國際業務部總經理 。
3年多后,機遇再次垂青。2015年2月,金煜的搭檔,時任上海銀行董事長的范一飛因獲任央行副行長,上海銀行董事長一職出現空缺,金煜順利補位,再獲擢升。這是他人生第一次執掌一家資產總額高達1.19萬億( 截至上海銀行2014年年末數據 )的城商行帥印 。 彼時的金煜,剛滿50歲而已,已至人生之巔。
而金煜的這位老搭檔范一飛則沒那么幸運。2011年,金煜與范一飛前后腳赴任上海銀行,分任行長和董事長。時隔7年之后, 范一飛突然在央行副行長任上被查。當然這是后話,在此不表。
2012-2014年,金煜與范一飛攜手帶領上海銀行啟動了新三年戰略規劃,并開啟了上海銀行自2006年以后的第二次內部架構大調整,一輪新的改革開始啟動。
在這次改革行動中,上海銀行新成立了資產管理部門,并將其定位為上海銀行的利潤中心。 此外,還啟動了包括資產管理、 信用卡、私行、投行、在線直銷銀行和同業業務在內的6大業務治理體系改革,成績斐然。
2011年赴任上海銀行時的金煜(左)和范一飛 (右)
2011年,在金煜和范一飛到上海銀行赴任時,上海銀行的總資產規模尚只有8169億元,到2014年底之時,上海銀行總資產規模已經達到1.19萬億,首次突破萬億大關。
由此看來,2015年金煜接替范一飛執掌上海銀行帥印,也算得上是情理之中。
巧合的是,正是在金煜執掌上海銀行帥印的兩年前,毗鄰的競爭對手 —— 江蘇銀行也剛剛換帥 。
2013年3月,也曾在建行耕耘多年,曾任職建行江蘇分行副行長的夏平,在經過南京銀行4年行長歷練后,突然空降江蘇銀行董事長。有意思的是,彼時的夏平與他的建行同門兄弟金煜執掌上海銀行帥印時的年齡一樣,都是剛滿50歲,年紀輕輕,意氣風發。
當時,與凱歌高奏的上海銀行極為類似,夏平接棒時的江蘇銀行也是風頭正勁。那時,江蘇銀行的資產總額也首次突破萬億大關, 達到10383億元 ( 截至2014年末江蘇銀行數據),但仍比上海銀行的1.19萬億總資產稍遜。
此后,上海銀行的優勢繼續保持到了2021年。截至2021年年末,上海銀行總資產約為26531億元,而江蘇銀行總資產規模則約為26188億元,已經十分接近。
轉折點就發生在2022年。
2022年1季報顯示, 江蘇銀行資產總額已達27648億元,上海銀行則為27579億元 ,首次實現了對上海銀行的超越。最新的3季報數據顯示,江蘇銀行資產總額已達2.92萬億,上海銀行尚不到2.89萬億 ,江蘇銀行繼續保持領先。
如果說資產總額的超越只能說明擴張的速度和規模的話,凈利潤、 撥備覆蓋率 、不良貸款率等關鍵指標的全面超越,則說明金煜執掌的上海銀行幾乎已經完敗于夏平執掌的江蘇銀行了。 看下面幾張圖 :
從上面4張圖可以清晰的看出,從今年1季度開始,江蘇銀行在營收、凈利潤、不良率、撥備覆蓋率等幾大關鍵指標開始全面超越上海銀行,尤其是營收和凈利潤增幅指標,江蘇銀行更是大幅超越。
此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分析人士看來,作為衡量銀行不良貸款認定嚴厲程度的關鍵指標 —— 不良/逾期數據( 即1元逾期認定了多少不良貸款 ),江蘇銀行對不良貸款的認定嚴厲程度要明顯高于上海銀行。
如下圖,從2019年至2021年期間 江蘇銀行每發生1元的逾期,就已分別認定了0.93元、1.10元、 0.92元的不良貸款,而同期上海銀行每發生1元的逾期,卻分別只認定了 0.70元、0.76元、0.60元的不良貸款。
更明顯的是,從2017年之后,在A股主要上市的城商行中,上海銀行的不良/逾期數據就長期偏低。至2021年,上海銀行對不良貸款認定的嚴厲程度排名已經墊底。 有分析認為,上海銀行真實的資產質量值得懷疑 ,其不良率與撥備數據有失真的可能性。
隨著最新的3季報數據出籠,與江蘇銀行相比,上海銀行多項指標已經出現預警。今年第3季度,上海銀行營收同比增幅居然錄得負值,3季度營收同比下降了0.14%,而凈利潤同比增幅也只有2.9%。 整個前3季度,上海銀行營業收入同比也只增長了0.52%,凈利潤同比只增長了3.14%,而其撥備覆蓋率302.79%,不良貸款率達1.25%,幾乎任然在原地踏步,未有改進。
而反觀江蘇銀行,在完美超越上海銀行之后繼續凱歌高奏,多項指標大幅領先于上海銀行。今年前3季度,江蘇銀行營業收入同比增長了14.88%,凈利潤同比增幅更是高達31.31%,其撥備覆蓋率已大幅提升至360.05%,不良貸款率也僅為0.96%,明顯優于上海銀行。
身處中國金融中心的上海銀行何以開始掉隊? 各種原因,眾說紛紜。其中重要一點,或許跟金煜執掌下的上海銀行,過于依賴房地產貸款,沒有及時轉型有關。
早在2014年6月上海銀行發布的IPO招股書中就顯示,上海銀行對房地產高度依賴。其招股書披露,彼時房地產行業占據了上海銀行貸款投放的行業第一,而住房按揭貸款則占其個人貸款總額的70%以上。而自從2014年至今,上海銀行對房地產的依賴仍然十分嚴重。
2021年上海銀行年報顯示:如果按行業劃分,上海銀行在房地產業的不良貸款余額最多,較上年末激增10.17億元至47.64億元,增幅高達27.15%,而其房地產業不良貸款率也由2.39%增長至3.05%。數據還顯示,2018年至2021年的4年間,上海銀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余額分別為0.51億元、1.54億元、37.47億元和47.64億元,復合增長率達353.73%,增幅驚人。
再看下面這張圖, 這是2021年國內主要上市銀行的房地產貸款和其全部貸款余額占比的排名 。該圖顯示:上海銀行在房地產行業的貸款余額度高達1560億元以上,在其全部貸款( 約12237億元)中的占比高達12.75%。而在整個A股上市銀行的房地產貸款占比,上海銀行也位居前三。
而反觀江蘇銀行,2021年,江蘇銀行在房地產行業的貸款余額度僅約為908億元,在其全部貸款( 約14001億元)中的占比僅為6.49%,只相當于上海銀行的一半。
這一輪房地產行業的深度調整,對上海銀行已經帶來了明顯拖累。 如下圖顯示,上海銀行在房地產行業的不良率已高達3.05% 。至于上海銀行房地產貸款主要流向了哪些開發商?
目前風險敞口如何,尚未可知。
但正如本文前述所言,由于上海銀行的不良/逾期數據長期偏低,其對不良貸款認定的嚴厲程度在A股上市銀行中排名墊底,如果考慮到這一因素,上海銀行在房地產行業的真實不良率也值得懷疑,很可能會高于3.05%。
而相比上海銀行對房地產的偏愛,其對制造業的貸款則冷淡得多。
近年來,監管層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推動商業銀行擴大制造業貸款投放,尤其是中長期貸款投放 。有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整個商業銀行制造業貸款較上年末增加了2.8萬億元。然在此背景下,上海銀行制造業貸款占比卻連年下滑。
數據還顯示:2019年至2021年,上海銀行制造業貸款金額分別為758.87億元、765.81億元、576.52億元,其占貸款總額占比分別為7.80%、6.97%、4.71%。2021年,上海銀行制造業貸款又驟減189.29億元,降幅高達24.72%。
而在2019年至2021年同期,江蘇銀行制造業貸款余額則分別高達1228.77億元、1291.10億元、1600.31億元 ,其占貸款總額占比分別為11.80%、10.7%、11.4%。相比之下,江蘇銀行對制造業的信貸支持力度,明顯要強于上海銀行。
這表明,無論是從理解、支持監管層對加大制造業貸款投放要求的角度還是從自身轉型的角度,夏平執掌的江蘇銀行都比金煜執掌的上海銀行轉型的時間更早,轉型的力度更堅決,轉型取得的實際效果也更好。最終江蘇銀行實現了對上海銀行的完美超越,也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在資本市場,投資者對同一年上市的江蘇銀行和上海銀行也給出了評判。盡管兩家上市銀行資產總額相近,但總市值卻相差甚遠。截至2022年11月23日收盤,上海銀行的總市值僅為835.3億元,市凈率0.43 ,而江蘇銀行的總市值則高達1062億元,市凈率0.65 ,大幅優于上海銀行。
不知今天的金煜,在面對眼前這個咄咄逼人的同門兄弟和超越者夏平,又有何良策?
金煜和夏平,上海銀行 vs 江蘇銀行,你認為未來誰會做的更好 ?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參考資料:
1,《 江蘇銀行VS上海銀行》、《5年來哪些銀行股資產質量進步大?》 ( 作者: 金融股愛好者)
2,《 江蘇銀行研究報告:深耕挖潛,轉型提質 》 ( 作者:平安證券 袁喆奇、黃韋涵 )
3,《 涉房貸款占比,誰在上升?制造業貸款占比,誰在下降?》( 作者 看懂App )
4,《 上海銀行房地產業不良貸款復合增長率達353.73% 制造業貸款一年驟減189億》 ( 作者: 金融界 區歐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