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山深處,有許多與世隔絕的村民,他們的居住方式讓你意想不到,有人住在懸崖邊,有人住在峭壁上,有人住在山洞里,今天,我在重慶豐都縣的一個峽谷里,發現一戶崖居人家,他們的房子修建在懸崖的峭壁上,令人驚嘆。
這戶人家姓羅,祖上已經在這里居住了5代人,粗略算起來總共100多年的時間,這里就是他們的祖宅。
這座房子古色古香,是木石結構,地基和門前的階梯是石材,主體則是純木質,就修建在陡峭的危巖之上,房子總共有5層,8個房間,頂部還有一條絕壁棧道和一個納涼的山洞,屋外則是2個足球場那么大的菜地和樹林,都是他們家的地盤,規模之大堪稱“莊園”,令人羨慕。
房子的地理位置頗為與世隔絕,在一個長長的回形針盤山公路之下,四周都是高山密林,方圓幾公里沒有人煙,我們也是開車從盤山公路經過才偶然看到,非常引人矚目。
而房子所依靠的這塊懸崖絕壁高達百米,左右延伸很廣,懸崖陡峭堅硬,部分巖層像一塊塊巧克力餅干,仿佛隨時可以抽取出來,懸崖頂部則是茂盛的植被,密不透風,聽說常有野生動物出沒,住在這里空氣質量很好,負氧離子豐富。
我們爬上高高的石階,走進黃大爺的這所古老的房子,完全像走進另一個世界,第一層左右各一間房,用來儲存大型農具和生活器具,第二層左右兩間房則是臥室,平時住得應該不多。
到了第四層才是他們經常活動的地方,首先是客廳和飯廳的組合,特別寬敞,而且是半開放式,有一個露臺,露臺修建了美人靠,坐在那可以吹到大自然的風,還能看到屋外的田地、樹林和馬路上的狀況。
隔壁有一間主人的臥室,飯廳旁則是巴渝傳統廚房,走進廚房一眼就看到原生態的懸崖絕壁,沒有任何人為的修飾,那些巖石凹凸不平,還有很多孔洞,那是億萬年自然形成的形態,只是頂部因為長年累月的煙熏火燎,而呈現了黑褐色。
土灶上掛著玉米棒和老臘肉,墻腳堆放著自家種的紅薯,一看就是勤勞淳樸的人家。
出了4樓的客廳,最令人贊嘆的地方出現了,那是自己搭建的絕壁棧道,棧道離地15-20米,很窄很陡峭,在一側用幾根樹干捆綁著,圍成欄桿,很粗糙,但看得出來也是用了好幾年。
中間稍微開闊一點的地方則用來晾曬衣服和玉米棒,黃澄澄的玉米棒給人一種富足感。穿過玉米棒,之后的棧道更加陡峭和高聳,爬上去之后,就是一個天然的山洞,那是主人夏天納涼的地方,我想:在那喝茶倒是不錯,居高臨下、冬暖夏涼,真會享受!
房子頂部其實還有一層閣樓,閣樓里堆滿了玉米棒,全是主人家兩口子自己種的,他們用這些玉米棒喂豬,這一層閣樓通常就用來干室內農活,比如曬玉米、菜干,磨玉米面等等。
在房子外邊,有兩大片足球場那么大的菜地,分割成幾個小菜園子,種滿了各種蔬菜、豆角、水果,我問女主人這么多兩個人怎么吃得完,她說吃不完就喂豬,所以他們家養的幾頭豬都是吃玉米、蔬菜長大的,是真正的土豬。
這所古老的木房子貼著懸崖絕壁而建,雖然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特別偏僻,但對于習慣了的他們而言,確實不能離開的根,對我們這些久居城市的人來說,是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隨著房子在網上走紅,來參觀擺放的人漸漸躲起來,夫婦兩人不但不厭其煩,為了提供方便,還會準備簡單的農家飯菜,但你需要提前預約。
我問他們,如果給你500萬愿不愿意把房子賣了,女主人一口回絕:不賣,我要那么多錢干嘛,我住在這里安逸得很,不愁吃不愁穿,有地種!這樣的豁達心境讓人羨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