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一個地方……》是日本作家青柳碧人創作的一部短篇推理合集。其中的五個故事都是在日本民間傳說的基礎上,與本格推理相結合進行的再創作,為原本家喻戶曉的故事增加了一些詭計與謎團,在發人深省的同時,平添了精妙、獨特的推理魅力。
【日本】青柳碧人 著《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一個地方……》
我特意查了一下《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一個地方……》這本書的日文名為《むかしむかしあるところに、死體がありました》,翻譯成中文是:很久很久以前,在某個地方,有一具尸體。顯然日文版的名字看著更具懸疑推理色彩。如果按原名翻譯成中文后作為書名顯得太長,但是用省略號代替“有一具尸體”等于掩蓋了這本書的懸疑推理特色,讓它看起來更像是普通的傳說故事集。我覺得與其這樣,不如干脆叫《傳說中的命案》。
在《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一個地方……》一書收錄的五個故事中,只有《密室龍宮》是我此前曾在太宰治的《御伽草紙》中看到過相關的內容。當時,那篇名為《浦島太郎》的故事也是太宰治按照自己的想法,在原有的傳說基礎上進行了改編。此番,有機會對比兩位作家各自的改編成果,明顯感覺到了他們的文筆特色差異。其實在傳說故事的基礎上進行改編,容易被質疑缺乏原創性。連芥川龍之介這種文豪級別的人物,都曾因此遭受缺少創意和想象力的負面評價,更何況是青柳碧人這樣的80后作家了?不過,我覺得青柳的改編也算得上是微創新,把原本就發人深省的傳說故事改編得更具吸引力了,而這種吸引力無疑是源自推理元素的引入。
日本作家青柳碧人
《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一個地方……》中收錄的第一個故事是《一寸法師的不在場證據》,講述了一個被稱為一寸法師,身長僅一寸有余的男人,因在右大臣之女春姬殿下遇到惡鬼時挺身相救,從惡鬼處獲得一件名為打出小槌的神器。之后,春姬便用打出小槌將一寸法師變大成為了一個健碩青年。右大臣為獎勵一寸法師的救女之功,問他想要什么?一寸法師便借機求娶春姬,右大臣欣然應允。卻不料,不久后右大臣的私生子冬吉被人發現突然死了,而他生前曾收留一寸法師住在家中。
種種跡象表明,一切都是一寸法師的計謀,是他害死了冬吉,并借迎娶春姬欲在右大臣去世后登堂入室,將宅邸據為己有。但冬吉死的時候,一寸法師正在春姬遇到的惡鬼肚中,在場的人當時都聽到了他說話的聲音,他有充分的不在場證明。原來,一寸法師是一個妖異。而右大臣家的家臣江口經過翔實地調查,最終揭露了一寸法師的真面目。江口針對一寸法師犯案過程的推理,既思路清晰又帶有奇幻色彩。
第二個故事《開花死者的留言》是以一只狗的視角,用插敘的方式講述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故事。一位樂善好施的爺爺,因大公無私反而招來了殺身之禍。爺爺雖然總是善待著身邊的人,卻沒少招來別人的嫉妒與怨恨。而他死前手中捏著的花,令人懷疑是在暗示害死他的人。卻不料,那只是他故意留下的誤導性線索,他臨終都在維護著害死他的真兇。
《開花死者的留言》的故事中,爺爺把一只快餓色的狗當成已經死了的小白帶回家,并給它飯吃。后來,爺爺發現它確實不是小白,就給它取名叫次郎。原來,爺爺早前也曾救助過一只差點餓死在他家門前的白狗,并為它取名小白。小白長大后竟然指引爺爺從田里挖出一箱金銀財寶,爺爺只留下一些米錢,剩下的都捐給村里了。得知小白的事跡后,壞心眼的太作老頭就把小白搶走,想利用它發財卻大失所望,一氣之下就把小白砸死了。
小白死后,爺爺把它葬在家附近,并種下一棵松樹苗。第二天,松樹苗就長成了高大的松樹。奶奶提議用松樹做成臼子,給小白做它喜歡吃的年糕,結果卻從臼子中飛出了黃金。爺爺把搗出來的黃金都捐給僧人,用于修繕寺廟和照顧收養在寺里的可憐小姑娘。太作聽說后又把臼子借去,結果沒搗出黃金反而跳出一堆毒蛇、青蛙、蜘蛛、蚰蜒、大黃蜂,他的鼻子還被大黃蜂給蜇了,臼子也被他氣得燒了。
后來,爺爺就把臼子燒剩下的灰帶回家了,卻沒想到這些灰可以令植物飛速生長,也因此使得爺爺獲得了城主大人的獎賞。太作心生嫉妒,又搶走了爺爺裝灰的筐子。因此,當次郎發現爺爺的尸體后,首先懷疑太作是兇手。但是太作三天前就在城里被抓了,不可能害死爺爺。原來太作也想得得城主的獎賞,但他撒的灰非但沒有讓枯樹開花,還瞇了少主的眼,甚至間接導致少主頭上撞了個大包,因此城主下令把太作抓起來了。
除了太作老頭,還有誰可能會害死爺爺呢?村民們根據爺爺死前手中捏著的花進行了各種推理、猜測,卻又逐一否定了之前的推測。最終,還是次郎犧牲自己的性命鎖定了真兇,并為真兇在地里種下了有毒的烏頭,寄希望于真兇把烏頭當蔬菜吃掉后得以替爺爺報仇。
第三個故事《鶴的反倒敘》是一篇顛倒因果、獨具特色的短篇推理。這個故事的創作基礎是如今看來有點俗氣的、鶴化成人形織布報恩的傳說?此番,青柳在一開篇就安排了一樁命案,增加了故事的懸念,讓原本的是非對錯、前因后果都徹底顛倒了。故事的主人公彌兵衛原本是個善良的人,卻因為嘗到了不勞而獲的甜頭,逐漸迷失了心性,終招來了惡報。
在《鶴的反倒敘》的故事中,彌兵衛因父母相繼去世,還不起貪心的莊頭錢,被上門催債。莊頭揚言若他不還錢,就把他趕出村子,還要把他爹娘的墳刨了,尸體拿去喂狗。聽到如此惡毒的威脅后,彌兵衛掄起鋤頭把莊頭打死了。彌兵衛剛把莊頭的尸體拖進里屋隔扇背后藏好,就有人來敲門。一只鶴化成一個叫阿通的女人,因天寒地凍又下著雪請求收留。雖然是家徒四壁、又孤男寡女很不方便,彌兵衛還是同意讓她住下來了。
原來,阿通到彌兵衛家是來向他報恩的。阿通用彌兵衛母親的織布機,將羽毛化作絲線織成布匹。她織的布匹格外美麗,而且用這種布匹做的衣裳穿在身上可以讓人像風一樣輕。彌兵衛用賣布的錢買來酒菜后,又應買主朋友的邀約拜托阿通再織一匹布,阿通明知用羽毛織布對她身體不好還是欣然答應了。卻不料,一次兩次之后,彌兵衛變得越來越貪婪。他不斷讓阿通織新布,并聲稱既要用錢娶妻,又要疏通關系競爭莊頭,甚至開始打罵阿通。彌兵衛的好友堪太剛得了兒子,前來取回祈福用的木雕,恰巧趕上彌兵衛正在對阿通動手,堪太攔住了彌兵衛,取回木雕的同時救走了阿通。
故事的結尾,堪太給兒子也起名叫彌兵衛。是阿通給了彌兵衛天狗鋤,讓他用天狗鋤以十倍的力氣打死了已經成為莊頭的老彌兵衛。彌兵衛也是穿著阿通織的衣裳,得以不在雪地中留下腳印順利藏匿莊頭的尸體。整個故事的結局又與開篇相呼應,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因果閉環。
第四個故事《密室龍宮》講述了一個叫浦島太郎的人救下了一只被小孩們折磨的龜,龜為了答謝他邀請他到龍宮玩。太郎在龍宮時,先是八爪被龜惹怒吐了一屋墨汁,被乙姬殿下關入了石牢。不久,龍蝦姐姐被發現死在了冬之間。鯛認為龍蝦不會自殺,龜也表示曾聽見龍蝦生前說“不要”,因而懷疑龍蝦是被殺害的,并委托太郎查出兇手。
在經過太郎逐一詢問調查后,他發現龍蝦被害可能是由海牛的感情問題引起的,并指出是比目殺了龍蝦再偽裝成自殺的樣子。乙姬殿下因為這個結果感到既傷心又自責,讓龜送太郎返回陸地。臨別前,乙姬殿下送給太郎一件叫玉手箱的寶物,并叮囑他無論發生什么事都絕不能打開盒子。
太郎回到陸地與龜道別后發現熟悉的環境已面目全非,疑惑中他打開了玉手箱。盒中騰起一股白煙,太郎瞬間衰老了。突逢巨變使他意識到了龍宮中止時貝令時間變慢了,而陸地上已經從他失蹤起經過了四百年。這也令他進而想通了龜的全部犯案詭計。
因為我曾看過太宰治改編的版本,所以對青柳的改編又有一些特別的感觸。在我的印象中,太宰治筆下《浦島太郎》的故事中龜是一個正面角色,但在青柳的故事中龜卻變成了一個利用浦島太郎報仇的反派。而且太宰治的版本很有童趣,充滿了他對于信任、自由等話題的看法,能從中感覺到他對龍宮中那種無拘無束生活的渴望。青柳的版本卻是一場復仇的陰謀,故事中充斥著爭風吃醋、勾心斗角、處心積慮。
青柳這種顛覆性的改編,讓我聯想起我爸去世前可能是他人生中看完的最后一部紙質小說。那是我給他的一部國內作者根據四大名著之一改編的小說。我爸看完那本書后很生氣,因為作者徹底顛覆了原來名著中的人物,把好人寫成了壞人,壞人卻寫成了好人,這對老人家來說是非常難以接受的。我不知道日本讀者對于青柳針對浦島太郎這個傳說中龜的改編,是不是也很抗拒?
最后一個故事《絕海鬼島》講述了鬼島上,鬼婆婆經常給鬼太、鬼茂講桃太郎的故事。早前,一個年輕的赤鬼帶著兩個小弟,總是出海到人居住的地方搶東西,招來了一個叫桃太郎的人帶著鳥、猴子、狗、錦雞上鬼島尋仇,大肆屠殺鬼島的居民。鬼長老用自己的性命挽救了一對夫婦和他們的女兒,那個女孩就是如今的鬼婆婆。鬼婆婆告誡鬼太、鬼茂,要對鬼長老心懷感激,齊心協力過遵紀守法的生活。千萬不能欺騙伙伴,貪婪無度,否則桃太郎又會帶著猴子、狗和錦雞到島上來。
可惜,平靜的生活終究還是演變成了“一個飯團引發的血案”,鬼島上的十三個鬼最后只剩下一個。原來,在與桃太郎共赴鬼島的猴子的后代中,也留傳著鬼的故事,其中的主角就是那十三個鬼中唯一的幸存者,他竟然是一個女赤鬼跟桃太郎生的兒子。就是他利用了鬼島居民之間的矛盾與猜忌,殘害了老老少少一眾鬼。而他之所以這樣做,只是因為他的養父彌留之際留下的一句“你要替父親完成未竟的事業”,所以他替生父桃太郎徹底消滅了鬼島的居民。
《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一個地方……》中鬼島平面圖
作為全書最后一個故事,在《絕海鬼島》中,天狗鋤、鶴的羽衣及打出小槌,這幾樣在前幾個故事中出現過的寶物,都再次發揮了各自的神奇功效,這也算是對所有故事的一種串聯。相較于前兩個故事的本格推理,第三個故事的獨特結構,以及第四個故事速戰速決后再全盤推翻,第五個故事更令人感到撲朔迷離,閱讀過程中不斷否定之前的推測,增添了推理的魅力。
另外,我感覺青柳很擅長描寫人性中的相互猜疑。不管是在《開花死者的留言》中,還是在《絕海鬼島》中,都充分展現了故事中相關人物彼此之間的相互指摘與不信任。也正是這種信任危機,令有心人有機可乘,達到了轉移大家注意力,甚至是栽贓嫁禍別人的目的。
總之,在我看來《很久很久以前,在某一個地方……》收錄的五個故事都各具特色,主要傳達著鼓勵人們積極向善的思想觀念。青柳在講述民間故事的同時,大膽地將傳說與推理相結合。他的改編,仿佛為這些傳統故事注入了新時代的活力。讓它們變得更有趣,也更能滿足現代讀者的解謎喜好了。這也算是當代作家在推理領域的一種微創新,相信會對推理小說創作的傳承與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作者:李淑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