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xiāng),洛神女回來了
——獻給“國家園林城市”“四美”河南鞏義
文/楊西京
公元222年,宓妃我在故鄉(xiāng)芝田洛水之畔,與“建安之杰”曹植飄然一戀,人間有了《洛神賦》。由此,世人記住了我,記住了我的洛水之家。人神一別,一千八百年過去了。久為神仙,凡心常憶。于是,今春,我踏著彩云霞光之路,移驚鴻翩飛之步,以輕云蔽月之姿,流風(fēng)回雪之影,悄然回歸故鄉(xiāng),走走娘家——
掬一捧清涼涼的瓊漿,
熱淚順著兩頰輕輕的淌;
嘗一口帶著寒意的洛水,
當(dāng)年的甘泉甜醉了心房。
翹起云刺日繡的五色錦鞋,
撩起月染霞繪的七彩羅裳;
俯下身對著碧波妝成的玉鏡,
洛水托出我兩千年前一樣的臉龐。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清清漣漪
回閃著我飄然而至的風(fēng)光;
“太陽升朝霞,芙蓉出綠波”
春風(fēng)輕拂著我千年依然的芬妝。
洛水,
我千家縈系的故鄉(xiāng),
伊洛河,
洛神女又回到您的身旁。
啊,這是當(dāng)年的洛水?
——長眉驚詫出千丈疑光;
啊,這是鞏域故鄉(xiāng)?
——心房爆出春天的雷響。
揉揉眼:兩岸
萬條新柳飄嫩黃,
吸一口,堤上
三月園林鮮嫩的芳香;
張開臂:攬不盡
萬頃碧波泛銀光,
賀一聲,家鄉(xiāng)父老
護出這生態(tài)伊洛傲嵩邙!
伴過夏商周王朝的交替,
看過秦漢陏唐的暴雨激蕩;
暗淡了宋明元清的興衰,
映出了人間紅旗笑風(fēng)霜。
我,見證了洛水
幾千年的歡樂和悲傷——
放眼望:
“前有嵩高后北邙,
伊洛縱橫盤中央。”
“丹青史筆敢虛張,
功德巍然軼漢唐。”
再不見:
“春風(fēng)吹淚過昭陵”,
“殘碑?dāng)囗贆M夕陽”。
“宋陵寂寞映斜陽,
煙雨凄凄滿目傷。”
一河黃水飄枯草,
十年九旱萬家糠。
但只見:
嵩邙撫掌伴朝陽,
故鄉(xiāng)連連進“百強”;
“宜業(yè)宜居”百姓笑,
“四美”新城園林香。
再不見:
三面污流涌洛水,
魚蝦消蹤水草亡;
一線黑流醬油色,
路人掩鼻步履慌。
但只見:
一河彩波逐霞光,
十里長堤巧梳妝;
水鳥翩翩嬉綠水,
綠蔭影里釣線長;
蝶舞蜂唱百花叢,
人文奇雕話小康。
再不見:
石河道上煙塵揚,
垃圾成山蚊蠅狂;
雨打名勝面目非,
王謝舊燕亦如常。
但只見:
石河公園牡丹芳,
景觀大道百花香;
鵝卵石徑踵接踵,
“抖音”正拍好時光;
水觀夜景驚星空,
游人如織空街巷;
宋陵已改千年樣,
文化公園史味長;
河畔康家巧復(fù)當(dāng)年貌,
杜甫故里換新裝;
香玉又回當(dāng)年居,
紅色展館靚八方……
啊,
這就是今日的洛水兩岸,
啊,
這就是新時代的故鄉(xiāng)!
我要祈求伏羲父皇:
宓妃要回歸洛水故鄉(xiāng)。
我邀杜甫同往,
為今日盛世再寫華章;
我請“康百萬”同行,
在洛水兩岸再創(chuàng)新時代的輝煌!
我約天然瑞介相伴,
神筆勾畫洛水的時代風(fēng)光;
我攜常香玉共回娘家,
把故鄉(xiāng)“百強縣市”九州唱響!
啊,故鄉(xiāng)——洛水,
啊!洛水——故鄉(xiāng);
我廣舒長袖,
千年思盼沖出胸腔;
千年一歸,
詠出我淋漓酣暢的千古一唱:
洛神女——回來了——
我的故鄉(xiāng)……
后 記
疫情漫漫,不知痊期。面對疫情,筆者認為,用文化自立的眼光,看中華民族五千年來是如何歷經(jīng)千劫萬磨而壯大;用文化自覺的眼光,謳歌腳下土地的厚重,身邊人民的堅強;用文化自信的眼光,堅信“天生一疾,地必生一治”;用文化自強的眼光,堅信“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故,特酣暢揮筆,為腳下的土地敬奉一歌心曲。
文字|楊西京
攝影|鄭錦鵬 雷宇
編輯|芳 華
來源|幸福鞏藝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