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衣自由”是這幾年網絡上的熱門詞匯,意為在不影響他人和道德底線的前提下,無論任何身材形狀都可以無所顧忌地想怎么穿就怎么穿,無過多限制和他人議論。
在上海的街頭,
不可否認的是部分女性已獲得一定的穿衣自由度。
照片來自街拍攝影師鄭雨濛
為Vogue Runway拍攝的上海時裝周街拍。
當人們在樂此不疲地討論“穿衣自由”時往往會自動忽略男性,在不少人的認知中,男人本來就不愛打扮自己,何來有穿衣自由一說。
Harry Styles for Dazed magazine
敢穿的哈卷無疑在全新時代改變了人們對于男裝的認知
但在互聯網上甚至是日常生活中,一些打扮有個人特色、愛時尚的男生會被視為另類,被貼上含有負面導向的標簽:比如“娘”、“母”等這類有著明顯女性傾向但意在侮辱的詞匯,又或是直接對他們的性取向做一個武斷的結論。
Behind The Blinds Magazine
如今,男生不“敢”穿短至大腿的褲子,不“配”穿前衛的時裝,不外乎是因為這類男性形象顯得過于陰柔,不符合社會對這一身份在外形上的要求,與傳統的陽剛男子氣概背道而馳。
80年代的上海,男性“熱褲”是當時的流行裝扮。
而如今這一單品顯然只屬于女性。
照片來自IG賬號:@visuals_china
如此著裝甚至會有損他們男性的“正面形象”,比如“型男”,比如“翩翩君子”,諷刺的是,為人君子的標準又豈止于表面?更何況陽剛之氣從不依賴于“穿”出來。
裙裝依舊能展露出男子氣概,裙子來自Chopova Lowena
男性和女性一樣,理當擁有穿衣自由。
Ann Demeulemeester Spring 2019 Collection
“騷男”= Gay?
在近兩年的歐美社交平臺上,關于"Queerbaiting"這一現象的討論度在逐年上升。"Queer"指酷兒群體,"bait"意為誘餌。這個組合詞 ——“酷兒誘惑”被認為是一種新形式的“營銷策略”:它通過對酷兒身份的認可獲取利益,但對這一群體的「身份健康」并未起到任何實質性的幫助。
在國內,這一概念也有本土化的表現形式:直男賣腐,該現象可以發生在電影、音樂、書籍和幾乎任何形式的媒體中,并對觀眾承諾會有積極的酷兒表現(誘惑),以此獲得更大的曝光和流量。
因出演大熱劇集Heartstopper而走紅的青年男星Kit Connor近日在推特上被迫出柜為雙性戀,原因是因為年僅18歲的他一直未公布自己的性向,被質疑在queerbaiting后,遭到網暴。
近期,美國流行男歌手Charlie Puth被網友指責有queerbaiting的嫌疑,一度被推到話題的風口浪尖。
直接原因是他的穿衣風格正變得所謂的“同志化”,在為GQ雜志拍攝的一組大片中,Charlie涂上指甲油,大穿牛仔熱褲和緊身背心,被認為是有著同志俚語中"twink"(年輕漂亮的男同)的模樣。
在Charlie的IG主頁上,裸露健碩的身軀和被稱為是“同志春藥”的白襪隨處可見,這些元素在網絡上被認定為是基佬文化,飽含性暗示意味。
沒錯,Charlie稍帶騷氣的氣質與大多男同的喜好高度重合。但如此穿搭真的在刻意討好這一群體嗎?
一個男生健身塑形再正常不過,白襪作為最簡單的基礎單品 —— 人人愛穿不足為奇,并且穿得性感裸露、涂指甲油完全出于個人選擇。這只是個人風格最直接的表現形式,卻不能當作判斷他人性取向的唯一依據,作為順性別(性別認同與出生時指定性別相同的人)直男的Charlie Puth完全可以這樣穿,這是屬于他的自由。
騷氣十足的Charlie Puth
可憐的Charlie Puth就這樣被貼上消費LGBT群體的標簽,網友這次實屬有些站不住腳。
同樣一直被網友指控為有queer baiting行徑的男藝人還有Harry Styles。比起Charlie,哈卷的風格要前衛大膽得多。
Harry Styles for VOGUE US
作為時尚圈的寵兒,Harry敢穿著長裙禮服上封面,也敢穿著褲襪拍大片,每一步都穩準狠地踩在霸權式男性氣概(hegemonic masculinity)的痛點上,哈卷卻顯得絲毫不介意「女裝」會削弱自己的男性特質。
Harry Styles for RollingStone Magazine
于是乎,Harry Styles的性向成迷,坊間對他喜好的猜測從未斷過。
雖說Harry從未在公共場合明說過自己的性取向,但從他與多位女星有過親密交往史和同性間的零緋聞來看,傳聞不攻自破。
這種刻板印象不僅嚇退了廣大異性戀男性想嘗試新風格的心理動機,也加重了人們對于同志群體的固有形象 —— 認為如此穿著者必是gay,或gay一定會這樣穿等偏見。
Thom Browne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中,服裝愈發有著無窮威力,早已超越作為遮羞布的存在。除了基本的功能性,服裝還是裝飾品、藝術品,滿足人類心理和社會實際的需要。在宏大的歷史背景前一味地卡著性取向乃至性別去定義服裝時,是如此的狹隘和微不足道。
演員Austin Butler身著騷牌Ludovic De Saint Sernin
登上V Man雜志封面
穿衣風格是一種無言的表達欲,其服務對象往往是討好自己而非他人。別輕易地給喜歡穿裙子、戴珍珠、露大腿的男生貼標簽。
縱觀流行文化史,在20世紀出現并留下濃墨重彩時尚痕跡的「騷直男」不勝枚舉,David Bowie無疑是那顆最耀眼的明珠。
看過寶爺當年許多離經叛道的先鋒造型后,新生代男藝人的那些“出格”造型倒也顯得是大巫見小巫了,他對于流行文化的貢獻無可估量。
David Bowie + 前衛時裝組合成了永恒的藝術品。
在他眼中,男裝女裝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除了夸張的舞臺造型,私下里寶爺也會嘗試女裝。
在1992年度假時,David與超模妻子Iman共同選擇了Azzedine Ala?a1991春夏系列中的Tati格紋泳裝,高級的海島風情撲面而來。
在狂野奔放的70年代,寶爺的英國老鄉 —— 傳奇搖滾歌手Mick Jagger也是一位風格顯著的“騷直男”。
他偏好張揚、性感,甚至是女性化的服飾,比如天鵝絨、絲巾、綁帶、亮片等感性元素被完美地糅合進他瘦削、叛逆的嬉皮風格中,仍舊為現在的服裝設計師提供源源不斷的創作靈感。
"I got the mooooooves like jagger"
回到21世紀,一位居住在德國的工程師大叔因愛穿裙子、高跟鞋而走紅網絡。
Mark Bryan,一位順性別直男表示自己愛穿女裝的喜好并不能改變他作為男性的社會形象,“我并不是男同志,我的內在也從未改變分毫,依舊是那位丈夫、那位父親。我只是反感傳統男裝幾十年如一日的那般陳腐無聊、毫無新意可言,女裝可要有意思多了!”
@markbryan911
不理解他的人有很多,但時尚圈早已向他投來了無數橄欖枝。對于網絡上的惡意,Mark Bryan無所畏懼。
當今時尚圈愛“騷男”
謝天謝地,進入到2020年后,時尚圈終于度過了長達十年之久 —— 沉浸于“街頭型男”式常規男裝的寡淡時期,順利進入到頗具實驗性、先鋒性的“騷男”階段。
不論是街頭潮男還是雅痞紳士,這類帥氣陽剛的男性形象仍舊大力維護了霸權式男子氣概,而在這個多元的世界,人們需要聽到更多不同的聲音來助男裝設計更進一步,趕上女裝設計早在上個世紀便積累下來的前衛調性。
ODDA Magazine大片
好在歐美主流時尚圈刮起了一股“性別流動”之風,還獲得不少老牌時尚屋的鼎力相助,為年輕一代的酷兒偶像們打造華美的時代戰袍。
Conan Gray in Valentino
等來了適當時機的設計師Jonathan Anderson將自己品牌J.W. Anderson男裝中那股鬼馬“騷勁兒”成功轉移到老牌Loewe上。
Loewe Fall 2022 Collection
在品牌今年的秋冬系列中,一件被網友調侃為“好男不露二奶”的左胸愛心挖空毛衣順勢走紅于互聯網,Jonathan巧妙地將先鋒理念移植于基礎單品之上,相當詼諧。
Loewe Fall 2022 Collection
設計師Raf Simons則從Prada的檔案庫中翻出「超短褲」的基因,和Miuccia一同“慫恿”都市型男們大方露出修長雙腿。
上:Prada Spring 2023 Collection
下:Prada Spring 2022 Collection
顯然,無過多枷鎖的設計師品牌會更“野性十足”,將男裝拔高至前所未有的「辣度」。少而輕薄的布料緊裹著結實的酮體,男性的荷爾蒙氣息頓時化作感性之泉,傾瀉而出。
Ludovic De Saint Sernin
比如Peter Do在今年呈現的首個男裝系列,品牌繼承了Old Céline極簡、中性的衣缽,讓其男裝散發著成熟、優雅的悶騷氣息。
Peter Do Spring 2023 Collection
此外,穿Courre?ges的男孩喜歡穿運動鞋搭配時裝,拿著50元一杯的特調咖啡、雙耳塞著AirPods,穿梭在城市最繁華的街道上;愛穿Dion Lee的男孩絕對是派對王子,隨性一扭成為全場焦點;最絕的當屬Ludovic De Saint Sernin的男孩,是隨時待命在后臺的偶像天團,為接下來的勁歌熱舞再補上最后一處閃亮高光......
上:Courre?ges;
中:Dion Lee Spring 2023 Collection;
下:Ludovic De Saint Sernin Spring 2023 Collection
上述設計師品牌已不算小眾,再介紹兩個新興牌子給大家看個過癮。
來自巴黎的設計師品牌Arturo Obegero因出現在哈卷的熱門單曲As It Was的MV中,瞬間打開全球知名度。
As It Was 的MV
Arturo Obegero之性感是建立在傳統男士tailoring之上的,性感中隱藏著鋒芒,刻畫了一個個有著多重面孔的男性形象。
Arturo Obegero Spring 2022 Collection
相較于其他品牌性感得熱情奔放,來自馬德里的設計師品牌Edward Cuming則要含蓄許多,顯得柔情之余也更適合日常穿著。
Edward Cuming Spring 2023 Collection
看到這估計會有人問,真的會有男生穿這樣的衣服出門嗎?答案是自然會有。
這些服裝雖不敵龐大的主流市場那般受人歡迎(主要是作為必需品),但在全球范圍內,總有那么一撥男性為時尚而生,面對日常造型也會不遺余力。
@mikkoputtonen
因為太會穿搭,這些雄性時髦客會將這些個性十足的單品混進他們的日常生活中,相當值得借鑒。
左:@mrjulls;右:alexanderdroth
穿裙子的男孩兒
這股中性風潮引領著部分男性勇敢地穿上裙子。對于那些能代表廣大千禧一代和Z世代時尚品味的流行歌手來說,裙裝的強大視覺沖擊力賦予他們更先鋒的時代面貌,詮釋出作為優質偶像應當帶頭為人類文明的多樣性發聲。
Troye Sivan in Rick Owens
有著亞洲血統的青年流行歌手Conan Gray就常在表演中以生動裙裝造型示人,與他的歌聲一樣,流露出男孩兒憂郁、糾結的感性面。
Conan Gray
自19世紀以來,男性脫下裙子換上了更方便于日常干活的褲子,這項穿衣習慣一直延續至今。但諷刺的是,女性在19世紀卻不能擅自選擇褲裝,這被認為是“不守婦道”的表現,甚至面臨著被逮捕、處罰等風險。
進入到20世紀后,在經歷一系列腥風血雨的女性解放運動后,加上前后有不少先鋒女性如Coco Chanel等設計師為女同胞們設計褲裝,婦女們終于為自己爭取來自由穿褲子的權利。
男裝則走上了“堅決抵制男人穿裙子”的不歸路。
左右滑動查看圖集
時尚博主Dustin Hanke曾嘗試
一周七天、七套不同裙裝造型的穿衣挑戰
而且從生理結構上來說,男性是適合穿裙子的。尤其在炎炎夏日,能感受到微風和體驗到那種毫無束縛感,男人絕對會愛上那種自由。
很多品牌都有推出過男士半裙,像是因時髦制服而出出圈的Thom Browne就很有意思,他們選擇著裝的男藝人有像帥大叔型的Oscar Isaac(電影《沙丘》中扮演甜茶的父親),或是花美男型的Manu Rios,亦是風騷亦是風雅,是誰說男人穿裙子就是傷風敗俗呢?
Thom Browne
Miu Miu在這兩季節還順勢讓百褶裙翻紅,看到黃偉文的演繹后,肉壯的男生是不是也引得心癢癢想要嘗試一番。
黃偉文 in Miu Miu
身邊剛好有風格大膽鮮明的男性友人,作為時尚攝影師的鄭雨濛哪怕在私下里也會通過裙裝來打破男生在凹造型中遇到的種種壁壘:“只要是男性自己想要穿,無論什么單品都可以代表穿衣自由;
很多不認可穿裙子的男生穿很難看的男裝是他們的自由,那也請給我們穿好看的女裝的自由吧!”
攝影師@鄭雨濛Yumeng,半裙來自Chopova Lowena
他還補充道:“其實很早前就有男生開始穿裙子,在某一個瞬間覺得自己也可以試試,就下單了!
穿裙子并沒有改變我的風格,我還是會依照我自己的喜好和風格選購裙子的單品,比較酷,有設計感的款式。如果硬要說帶來了什么那就是穿裙子真的好舒服!”
IG:@ghostindress,半裙來自Prada Archive
這篇文章的主旨絕不是慫恿所有男生都去穿裙子,而是大家都有選擇自己服裝的權利,能夠更自由地表達自己。
英國作家Grayson Perry在《男性的衰落》一書中認為,如今盛行的男子氣概是過時的,并且造成了不少問題。他認為這種有毒的男子氣概除了妨礙性別平等,制造社會沖突之外,也使男性自己深受其害。
因為這種堅持剝奪了男性尋求情感救援的機會,導致“對很多人來說,男子氣概是致命負擔”。
Manu Rios in Louis Vuitton
其實很多反對男性打扮自己的觀點本質上是在歧視女性特質,給予男性穿衣自由同樣是在協助女性獲得更多的穿衣自由,這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過程,缺一不可。
都2022年了,性別本就是流動的,就祝大家都穿得開心、穿得自由。
- End -
撰稿:Jeff
圖片:網絡
聯系我們:info@fakeshion.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