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水花的周鴻祎最近又被罵了,因為他說360“基本”不碰用戶數據。勾起了很多人當年被360安全衛士支配的恐懼。
幫老周說句話啊,他說360基本不碰用戶數據是有一定道理的。他說的數據指的是個人行為數據,不包括文件。data和file的區別。
而我們一般人理解,這都是用戶數據。其實區別很大,file,比如你存在硬盤上的電影和游戲,雖然也是數據,但是不是你產生的,是B端產生的,只是放在你這兒一份你可以使用。
但是真正的用戶數據,有商業價值的,是用戶行為在平臺上產生的數據。因為用戶在360的產品上,主要還在PC端,移動端上停留時間很短。和社交平臺的數據比,四舍五入基本等于零。這也是360現在的商業價值如此低的原因。
我想說的核心觀點是,有了移動之后,尤其是把推薦算法濫用到這個程度之后。PC時代老巨頭所能做的惡,如百度,如360,不及新巨頭萬一。
過去的惡,需要通過某種程度的欺騙,無論是誘導點擊或下載,還是把未經核實的廣告內容放出來。一方面都是人之惡,可以找到責任人,公開后公司會受到壓力,部分可能會被糾正。另一方面用戶在被欺騙之后,會卸載產品,離開平臺,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受騙。
現在的惡,是通過潛移默化改變用戶心智來完成的。日積月累,水滴石穿,不知不覺,但是不休不眠。具體就不展開闡述了,太容易對號入座。
當然這些老巨頭也想迎頭趕上,但是奈何用戶量級已經拉開了。
尤其是老周,今日頭條的路徑完全是他早年推演過的,但是受限于PC時代的技術條件,以及對吞噬用戶數據方面想象力的缺失,沒有All In,C輪后還從字節退股了。
所以,我早就原諒他們了。
不止是對360和老周,五年前你們天天罵的,騰訊對用戶狠阿里管員工嚴百度廣告變現不要臉。現在在更先進,格局更大的互聯網公司這兒,是不是看起來有點幽默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