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老九
體育賽事,能左右視頻平臺大戰么?
「入侵」了兩年多長視頻,抖音、快手慢慢發現,電視劇、電影、綜藝這幾個傳統領域,短期內真沒法和愛優騰芒掰手腕。
所以2021年開始,短視頻平臺找了一條「老大哥」還沒走通的新路——體育賽事。
新一輪大戰,就這么開打了。
和10年前長視頻的內戰差不多。目前幾方勢力都在軍備競賽,狠砸版權。畢竟無論影視還是體育行業,內容都是硬通貨。
但經營了這么多年視頻內容,大家都過了無腦花錢的階段。有人退場、有人進場,各方的每個動作,都有深層的戰略意義。
玩家都是聰明人,離開幕就剩半個月的世界杯,也給大家提供了相對公平的競賽環境。
雖然各家準備的不算完備,但起碼能看出大家已經在結合自己的平臺優勢,試圖改變體育版權流量有余,收入不足的歷史。
1
世界杯為啥成了視頻平臺的新賽場?
其實往前數幾年,互聯網公司是沒法買世界杯版權的。
根據2000年發布的《通知》,為了防止體育比賽的報道和轉播出事故,境內的轉播權統一由央視談判和購買。
但到2014年,基于互聯網勢頭迅猛,官方頒布新《意見》,保留了央視獨家購買奧運會、亞運會、世界杯TV端版權的權利。新媒體版權,沒有再做要求。
可官方放開規定,當時也沒玩家敢入場。一方面,資本想要分這杯羹,還要建一套轉播和內容的體系,成本太高,而且收益期太短(世界杯周期一個月左右)。
另一方面,有這個技術的視頻網站,正屯IP、求生存,根本沒時間考慮八桿子打不著的體育賽事版權。
所以2014年巴西世界杯,央視還是手握著中國大陸電視、廣播、新媒體的獨家轉播權和分授權。「央視頻」的網頁,是互聯網唯一的正版世界杯觀看渠道,只是版權價格從2006年的2400萬美元,漲到了1.15億美元。
而互聯網公司這邊,只有新浪、搜狐、騰訊、PPTV幾家平臺,購買了錄像和集錦的網絡版權,算是第一次試水。
新浪網「2014年世界杯」專區
但4年后,形式天翻地覆。
一是世界杯證明了自己的商業價值。
2015-2018年的世界杯周期里,FIFA新簽了14家贊助商,光中國就占了7家,分別是萬達、海信、蒙牛、vivo、雅迪、帝牌和指點藝境。
具體數據上,各國企業一共為俄羅斯世界杯掏了24億美元的廣告費,其中,中國貢獻了8.35億。
而除了門檻比較高的賽事贊助,東鵬特飲、娃哈哈、曼秀雷敦、德爾地板、萬和廚電、和信貸、長虹電器、轉轉、華帝廚電等企業又贊助了葡萄牙、阿根廷、比利時、巴西、法國等國家隊。
其中以「法國奪冠就退全款」出圈的華帝,以7900萬元「退款」撬動了10億元銷售額,成了營銷的典范。
華帝廣告頁面
到了2022年世界杯,各大企業早就行動起來,萬達仍是價位最高的「FIFA全球合作伙伴」,海信、vivo、蒙牛也都位列官方贊助行列。
雖然我們看不到世界杯究竟給企業帶來了多少效益,但從堅持投資這件事兒看,肯定有利可圖。
二是視頻網站野心越來越大。
早在2014年,當時的頭部視頻網站樂視,就砸重金買到了NBA、F1、英超等賽事的新媒體轉播版權。
2015年,騰訊視頻又以5年5億美元的天價,競得了NBA的獨家數字媒體轉播權。
同樣是這一年,亞洲杯如火如荼,幾家有版權的互聯網公司策劃了不少節目,聲勢絲毫不遜于鉆研了好幾十年的國家隊——CCTV5。
2015年亞洲杯中國隊陣容
幾家視頻網站把自己的業務經營好之后,打開格局,把錢灑在了另一條盜版云集,但版權內容質量不錯,發展潛力不小的賽道。
這項收入未見得有賣會員來得那么穩定,但當時視頻網站還是不怕虧損的狀態,所以能擴大影響力的體育賽事版權,幾家都愿意砸錢試試。
尤其到了世界杯這個地球上影響力最大的比賽時,誰能買到分銷版權,不光能在球迷心里留下烙印,還能靠招商回一波血,不算太虧。
2018年世界杯,「新玩家」咪咕視頻、「老玩主」優酷成了花大錢吃螃蟹的兩個大戶,從央視購入賽事直播和點播等權益。
在那個版權價格泡沫最大的年月,他們重金出手,證明了長視頻網站對體育賽事版權的認可。
而同期,幾乎沒有涉獵體育賽事的愛奇藝,也出手拿到了英超、西甲等足球賽事的版權,更證明了幾家平臺擴大業務規模的野心。
三是短視頻的崛起。
與其說是短視頻崛起,不如說是流量到了一定規模后,短視頻平臺想要繼續增量,就要切一塊長視頻的「蛋糕」了。
2020年春節,字節跳動重金買到春節檔電影《囧媽》的獨播版權,「請全國人民免費看《囧媽》」的口號,成了影視行業「院轉網」的第一槍。
《囧媽》海報
此后兩年間,愛優騰難得的統一戰線,掀起了版權戰。抖音、快手則一招鮮吃遍天,把燒錢進行到底。目前不光撬動了不少影視版權,還在長視頻都沒走通的體育賽事上做足了功課。
字節跳動旗下的抖音、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有2020歐洲杯、2021美洲杯全部比賽的直播版權,用戶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對賽事進行二創。
快手也有CBA、美洲杯全場次直播及短視頻的版權。并覆蓋到了2020年東京奧運會、2022年北京冬奧會等體壇大賽。
在愛優騰量入為出,增質減量的當下。不差錢,但垂涎流量的短視頻平臺,勢必要在體育賽事上和長視頻掰掰手腕。
2
咪咕、抖音分庭抗禮
誰有先手優勢?
背景如此,2022年世界杯,大概率是一場版權大戰。
可現實上,能買得起天價版權的平臺,已經不多了……
根據聲明,央視仍有大陸地區獨家電視與新媒體版權及分銷的權利。而早在2020年底,咪咕就和央視達成合作,拿下了2021-2022年歐洲杯、奧運會、冬奧會和世界杯這四大賽事的新媒體版權。
這家異軍突起的平臺,背后站著中國移動,已經靠著資源和財力,在體育賽事版權這條路上走到了最前列。
2018年世界杯咪咕視頻解說陣容
但截至目前,咪咕視頻只有一個敵人——抖音。
2022年6月21日,央視與抖音集團聯合舉辦云發布活動,宣布抖音集團成為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持權轉播商、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直播戰略合作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簽下協議的公司是「抖音集團」,可能意味著不光是抖音,集團旗下的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悟空瀏覽器、皮皮蝦、懂車帝、Pico等平臺,也能支配世界杯版權。
經過兩屆大洲比賽的實踐,短視頻不光愿意持續投入,還找到了最經濟實惠、獲益最大的方法。
抖音、世界杯合作發布會
雖然只有兩個平臺暫握世界杯版權,但對抗還是相當激烈。
體育賽事轉播經驗相當豐富的咪咕視頻,在世界杯專區里安排了「星耀卡塔爾」「32強巡禮」「百大經典比賽」「世界杯記憶」等節目,為大賽預熱。
其中梳理世界杯球星的「星耀卡塔爾」,由奧迪贊助,展示了世界杯和咪咕招商的能力。
而觀眾的觀看方式,目前只有捆綁五大聯賽和亞洲杯、歐冠等賽事的「足球會員」,價格為40元一個月(首月20元)。
如果按照世界杯的周期計算,一個人20元就能觀看完整的世界杯賽事。
「星耀卡塔爾」節目
結合上屆世界杯與冬奧會的經驗,咪咕把重點放在了解說陣容上。詹俊、黃健翔、張路等球迷最認可的解說員,都將在咪咕獨家亮相。
同時,咪咕還有一手綜藝的布局。
借著平臺的解說員優勢,以及5G+4K/8K、5G+VR/XR等超高清技術,咪咕打造了體育解說選拔類綜藝《沸騰吧!解說員》,還配上了首個世界杯 「元宇宙」虛擬互動空間。
這個結合了體育賽事解說和明星的綜藝,頗有解說員選秀的意思。如果能帶出一波流量,也能在世界杯期間,擴大平臺的流量池子。
抖音不遑多讓。
雖然沒有咪咕多年經營下來的資源,但每個自媒體,都是平臺的創作者,9月28日-11月14日,抖音面向足球、體育創作者,發起「足球合伙人」活動。
知名足球解說員、主持人段暄為發起人,抖音策劃了「高能解說員」「懂球女孩」「最強剪刀手」三個賽道,分階段、晉級式舉行足球內容征集。
除了抖音提供的百萬流量支持,優質的內容創作者,還能和段暄連麥直播。平臺鼓勵創作者根據版權內容,生產優質短視頻的野心可見一斑。
兩大平臺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特質,都在為世界杯積極預熱。想必接下來的半個月,二者還會策劃出更多節目或更多玩法,盡全力增加平臺的流量,起碼在日活數上再進一步。
而缺少競爭者,世界杯的流量注定會流進兩大平臺,如何在此期間,盡可能的搶奪用戶,甚至把平臺打上世界杯的烙印,才是對咪咕和抖音最大的考驗。
結語
體育版權一直是富人的生意,但現在早就過了無腦燒錢的時代,誰家拿這么大一筆投資,肯定要先想好版權的運營、變現與留存方法。
正因為這份思考,目前愛優騰、B站、快手等玩家,都還按兵不動。出擊的咪咕、抖音,也提前在招商或內容上,有了不少的動作。
所以過往買大賽版權就等于虧錢的情況,今年即使不能徹底扭轉,也會悄然發生改變。
而本屆世界杯,咪咕、抖音兩大代表,誰能成為流量上的勝者,對未來視頻平臺發力體育版權也可能會產生深遠地影響。
以小見大,在這片未能完全開發好的「增量戰場」,視頻平臺誰能走出盈利或流量爆發增長的第一步,或許在未來的大戰中,也能略微對天平產生影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