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腳,處在生長發育時期,穿鞋不當會對孩子的體姿、腿型、足型以及身體骨骼發育造成不良影響。
現在市面上的鞋子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的都有,很多家長選鞋的時候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但是其實很多都是不科學的。
這兩種鞋別給孩子穿
大碼鞋:走路腳往前沖,還特別費勁,足弓部分很累不說;對孩子來說,除了腳痛,還會導致走路不穩,影響足弓的發育。時間久了對走路姿勢、腿型都有不好的影響。
二手鞋:不同孩子的腳型和走姿不同,造成孩子走路的著力點也不同,因此鞋子的磨損部位也就存在差異。穿上了別人的定型鞋,不僅不舒服,還會影響走姿和足部發育。
給孩子選鞋常見的兩個誤區
誤區1:軟的鞋子比較好
孩子的腳非常嬌嫩,很多家長認為硬的鞋子可能會磨傷孩子的腳,所以在選擇鞋子時都會捏一下鞋面和鞋底,覺得越軟越好。
事實上,如果鞋面太軟,無法保護孩子的腳,也沒有辦法起到一個支撐的作用,孩子的腳在里面很容易移動。
在挑選鞋子的時候要注意捏一下鞋頭和鞋后跟,這兩塊最好是硬一點。鞋底太軟對孩子足弓的形成不利,可能會導致扁平足。
足外翻的孩子足后跟已經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力線傾斜,這個時候需要鞋子的后跟接應,給予后跟穩定的支撐力。
誤區2:買小或買大一碼
很多家里有女孩子的家長會認為,穿合適或大一點的鞋子會讓孩子的腳瘋長,要稍微控制一下,所以在選擇鞋子時會選擇稍微偏小一點的。
其實這樣對孩子的腳危害很大,小一點的鞋子不僅不利于孩子的腳部發育,同時會影響孩子走路、跑步等運動。
而買大一碼的鞋會造成孩子的腳在鞋子里可以前后移動,鞋子不跟腳,影響孩子的步態。
最適宜的大小就是穿上鞋后,家長可以在鞋后跟和腳的間隙里插入1根手指。
如何正確為孩子選鞋子?
媽媽們選擇堅持三個原則:合腳、舒適、安全。
質地面料怎么選?
布面、布底、制成的童鞋舒適、透氣性好;
軟牛、羊皮作面,鞋底是柔軟有彈性的牛筋底,舒適又安全;
人造革、塑料底的童鞋,既不透氣,還容易使孩子滑倒。
所以鞋面,盡量選擇牛皮和帆布面料,因為它們透氣、輕便,吸汗性比別的材質更好。
鞋子大小怎么選?
給孩子買鞋子,不光要考慮腳趾與鞋頭的空余量,還要考慮鞋的寬度和腳的寬度。
一雙合腳的鞋子,鞋長、鞋寬基本同時要滿足這幾點:
孩子站著穿好鞋后:
最長腳趾到鞋頭的距離,按下去留有大約 1cm 左右的空隙。
腳趾抵著鞋頭,腳后跟和鞋之間留有剛好一個指頭的空余。
鞋頭側邊按下去,能感受到孩子的小腳丫子在鞋內自由舒服地蠕動和蜷縮。
鞋子柔軟度怎么選?
通過“一折→二捏→三擰→四按”的方法,可以確定一雙鞋子是否舒適。
對折一下鞋底,彎曲的地方應在鞋底1/3處;
用手捏鞋子后跟部位,有足夠的硬度和承托力;
擰鞋身,變形幅度適中,容易回彈;
手伸進鞋子前掌部位,看看是否過軟或過硬。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穿啥鞋?
8個月前:剛會爬的孩子不用穿鞋,光著腳更利于足部發育,天冷的話可以穿襪子。
9-15個月:這期間孩子漸漸向走路過渡,如果在室內,可以不穿鞋,出門的話,要選擇輕柔防滑的鞋子,還有一點是鞋子形狀要符合孩子的腳型。
1-2歲:這個階段的孩子走起路來左右不穩,需要選擇軟硬要適中,要透氣,防滑、簡潔安全的鞋。
3-4歲:這時候孩子最有活力,整日跑來跑去,軟硬合適的運動鞋是不錯的選擇。
5-9歲:學齡期的兒童鞋子最好是布鞋、球鞋、運動鞋,材料最好是呼吸性強,牛津鞋、小淺口鞋等都是學生裝的好搭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