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神雕》的都知道,黃蓉一直不喜歡楊過,甚至是厭惡。
這種不喜有楊過父親楊康的原因,所以黃蓉初見小楊過就下了“有其父必有其子”的定論。
也有最老的連載版中,楊過母親秦南琴被黃蓉當成假想情敵的緣故。
可能你要問,楊過的母親是穆念慈啊,怎么成了秦南琴了?
金庸的武俠小說開始都是在香港明報上連載的,被稱為舊版。
1994年,北京三聯書店獲得金庸的獨家授權,發行了金庸作品集,被稱為“三聯版”。金庸進行了整體的改動修訂,精簡了人物,潤色了邏輯,這個版本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個版本。
1999年到2022年,金老再次將幾部成名作重新修訂,修正了一些漏洞和筆誤,就是現在最常見到的“新修版”。
正是在三聯版的《神雕俠侶》中,金庸將穆念慈、秦南琴兩個?角色?合而?為一,穆念慈?成了?楊過的?母親?。
舊版?中?秦南琴和?祖父?以?捕蛇?為生?,郭靖與?黃蓉趕往岳州參加丐幫君山大會,路上二人?走散?了?,郭靖?恰好?遇到?橫征暴斂的衙役欺凌?秦南琴?祖孫二人?,仗義?相救?。
向來英雄救美最容易贏得美人芳心,秦南琴自然芳心暗許。不久黃蓉找來,看靖蓉二人感情甚篤,秦姑娘?很?識趣?地?將?愛意?埋在?心里?。
有一次黃蓉行功時出了岔子動彈不得,郭靖趕忙運功替她治療,正好此刻驟雨傾盆,秦南琴替他二人打傘,不知不覺把傘傾斜在郭靖那邊,黃蓉給淋濕了。
黃蓉何等聰慧?秦南琴對郭靖隱秘的心思,對她而言就如一根芒刺,心中不快卻不好言說。
秦南琴?是被?鐵掌幫掠劫,作為一件“禮物”孝敬給楊康的?,因為?樣貌?清麗?又?不懂?武功?,被?人面獸心?的?楊康?侮辱?,不幸?有孕。她?毒死了?楊康?后?,獨自?在?深山?捕蛇?養育?楊過?,最后?被?毒蛇?咬?死?,相當?可憐?可?敬的?一個?女子?。
可以說,楊過強韌不屈、睚眥必報的性格,和母親秦南琴是如出一轍的,怎么可能像優柔寡斷的戀愛腦穆念慈!
秦南琴對郭靖情意綿綿,楊康又是個卑劣之徒,你說黃蓉怎么可能喜歡他二人的兒子楊過呢?
三聯版刪去了秦南琴這個角色,就導致黃蓉對楊過的成見非常牽強,畢竟黃蓉和穆念慈感情不差,對故人之子莫名充滿敵意,使中年黃蓉的角色變得心胸狹隘不夠討喜。
拋開秦南琴這個被刪除的角色,單從三聯版和新修版來看,黃蓉對楊過的偏見,在于她自身的一些原因。
黃蓉的一生要分成幾個階段來看,年幼時她是黃藥師獨女,名門之后,那時候她聰明伶俐古靈精怪,雖然屢屢做出些出格的事情,但是在《射雕》中作為女主,少年黃蓉的形象還是正面的。
然而到了《神雕》中,中年黃蓉作為丐幫幫主,黃蓉的形象就不再那么正面了。特別是她對楊過的態度,讓很多讀者心中不快。
中年黃蓉回歸到一個妻子的角色,陪伴在郭靖身邊,直至最后全家除了郭襄之外全部戰死襄陽,與國家大義無愧,配得上女俠的稱號。
楊過三番五次出手相救郭芙以及郭靖,黃蓉也只是一時感動,后面遇到事情,還是會本能地對楊過不信任,這里面深層的原因究竟是為什么呢?
楊過父母的原因都是次要,主要是黃蓉作為一個母親,一個長輩,她不喜歡跳脫的孩子。
一如相對于郭襄,她明知郭芙是個草包,還是更喜歡郭芙,因為郭芙雖然驕縱,但是本質上她更像郭靖,而楊過和郭襄其實更像她父親黃藥師,有點邪性。
黃蓉母親由于默寫九陰真經操勞過度,死于難產,黃藥師對黃蓉的感情其實很復雜。
一方面他的確很疼愛黃蓉,另外一方面,在內心深處他多少會將妻子的死遷怒于女兒,所以黃蓉只要提起娘,黃藥師就會心情復雜,甚至動怒。
黃蓉作為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典型特征就是缺乏安全感,對待愛情,對待子女,稍微有一些脫離掌控她就會反應過度,對待華箏、秦南琴是這樣,對待楊過、郭襄也是這樣。
所以說黃蓉選擇郭靖,而看不上歐陽克,不是因為愛情!
彼時的黃蓉根本也不懂愛情,才十幾歲,也不是因為歐陽克品行不端,那時候的黃蓉心中,善惡是非這些其實不是她評判一個人的標準,柯鎮惡叫她一聲“小妖女”,也沒有冤枉她多少。
只是郭靖讓她踏實,跟他父親黃藥師一點都不像,黃蓉可以說一輩子都沒有跟他父親和解。
楊過倒霉就倒霉在他跟黃藥師實在是太像了,少時習文,一學就會,觸類旁通,而后習武,更是天縱之資,聰明到讓黃蓉忌憚,加上她和楊康之死又有關聯,這種忌憚就變成了恐懼。
她非常害怕楊過有朝一日會找他們全家報仇,而楊過也的確有能力去報仇,黃蓉非常不喜歡這種脫離她掌控的感覺。
雖然黃蓉也在不斷反省,但是沒有用,知道是一回事,做到又是另一回事。在遇到李莫愁的時候,她有過一段自我反思:
她內心深感歉仄,自怨自艾:“唉,過兒救過靖哥哥,救過我,救過芙兒,這次又救了襄兒……但我心中先人為主,想到他作惡多端的父親,總以為有其父必有其子,從來就信不過他……便是偶爾對他好一陣,不久又疑心他起來。蓉兒啊蓉兒,你枉然自負聰明,說到推心置腹,忠厚待人,哪里及得上靖哥哥的萬一。”
黃蓉伸袖抹了抹眼淚,心想她說得倒也不錯,又想:“誠以待物,才是至理。以后寧可讓人負我,不可我再負人了。”
但是沒有用,十六年后,她眼見南海神尼的謊言要被揭穿,又開始擔心楊過要報復,雖然她跟楊過撒謊南海神尼的事情完全是出于善意,但是她就是難掩內心的不安。
黃蓉對?郭襄?前后說道:
“初時我還會錯了意,還道他和你結識,實蓄歹念。唉,說到誠信知人我實是遠遠不及你爹。”
“你是小孩子,不懂的。他如要叫你受苦,要咱們傷心煩惱,自有比殺人更惡毒十倍的法兒。”
這就是典型的知行不合一,道理她都懂,也明白應該待人以誠,但是她的思維慣性就是如此,加上內心的不安全感,她不愿意相信別人。
其實郭靖一生除了抵抗外敵這件事上堅定不移,在其他所有重大決定面前,他都猶豫不決。善惡之間做出決斷容易,但是在善和善之間做出決斷,郭靖是沒有這個能力的。
在黃蓉和華箏之間做出選擇,實際上是情和諾的抉擇。在國家和母親的忠孝之間、殺了托雷和平息戰爭的仁義之間,這些郭靖統統都不知道怎么選擇。
郭芙砍斷楊過右臂之后,郭靖那次看起來是真的動怒,揚言要砍斷郭芙的手臂賠罪。
我可以肯定地說,在要不要砍斷女兒一條手臂,還楊過一個公道,這種慈愛和道義之間,郭靖也一定不知道怎么選擇。
黃蓉太了解郭靖了,但是她還是不敢冒險,郭靖舉起劍的那一刻,她強行出手干預,送走郭芙。
黃蓉甚至都不相信自己的丈夫郭靖,她只相信自己的判斷,這也是聰明人的通病。
縱觀整本《神雕》,從黃蓉的視角來看,從桃花島到大勝關,從襄陽城到絕情谷,從斷腸崖到十六年后,就是一本阿姨不信你是好人的書。
楊過也一次次證明了,阿姨,我就是個好人……
我們讀書時從楊過的視角去看,憤憤不平,換個角度去感受黃蓉的內心,或許可以理解她一二。
襄陽城破,無力回天之時,黃蓉看著即將殉國的丈夫、子女,內心是驕傲,是不舍,是疲倦還是安寧呢?
-End-
看古今世事,讀書中天地,歡迎關注@沁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