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清末狀元、中國近代實業(yè)家張謇嫡孫、全國工商聯(lián)原副主席張緒武為泰州百年老店海棠春茶社題詞:“海棠花香”,95歲的張老的書法剛勁有力、自然灑脫。
張緒武為百年老店海棠春題詞:“海棠花香”
張緒武為百年老店海棠春題詞:“海棠花香”
海棠春茶社最早是在1925年由袁炎卿在泰州城北施家灣開設,他與康熙丙戌進士陳厚耀第十世孫、海陵近代八大名中醫(yī)之一的陳木卿為好友,后結為姻親,當時陳木卿曾請清末狀元張謇為茶社定名:海棠春。如今,張謇題寫的“海棠春”匾名仍掛在老街南端的店門前。
張謇與泰州有著很深的緣分,早在清宣統(tǒng)二年(1910),上官運鹽河(俗稱通揚河)水淺,輪船不便駛行,張謇便與姜堰商會會長丁植卿出面協(xié)調,籌資雇工疏浚河道,歷時三個月,圓滿完成疏浚任務。張謇還為泰州姜堰曲江樓上親筆題寫“觀濤處”匾額,至今“觀濤處”匾額仍懸掛在曲江樓上。此外,張謇還與著名的書畫家、曾任民國政府代理財政部總長泰州人凌文淵有詩詞交往。
清末狀元、中國近代實業(yè)家張謇
張謇與梅蘭芳的交往更是頻繁,早在1914年,當時在北京擔任全國水利局總裁的張謇就認識了梅蘭芳,盡管二人年齡相差了四十歲左右,仍成為了忘年之交。之后張謇回到南通,籌備創(chuàng)立以傳教京劇為主,同時開設昆曲、話劇、舞蹈、西樂等課程的綜合性戲劇學?!傲婀W社”。張謇前后寄給梅蘭芳的信函足有50封以上,研究謀劃中國戲曲改革,并在信中強調了戲曲對整個中國教育的影響力。
1920年至1922年,梅蘭芳曾三次來到南通拜會張謇,演出計十多場,張謇舉行盛大的歡迎儀式,又在自己的住宅里為梅蘭芳設宴接風。1922年6月10日,梅蘭芳第三次到南通,慶賀張謇七十大壽,張謇除了觀看梅蘭芳的演出外,還陪梅蘭芳參觀了伶工學社的新校舍。
數(shù)十年來,張梅兩家的友誼仍在繼續(xù)。為紀念梅蘭芳大師誕辰95周年,泰州市人民政府專門聘請著名雕塑家劉開渠為梅蘭芳先生雕刻塑像,1989年10月梅蘭芳塑像落成時,江蘇省原副省長張緒武專程來泰州參加梅蘭芳塑像揭幕儀式。
1989年10月張緒武在泰州為梅蘭芳塑像揭幕
張緒武與參加梅蘭芳塑像揭幕儀式的來賓合影
2012年張緒武夫婦在梅蘭芳塑像前合影
2012年9月19日,張緒武攜夫人將他與梅蘭芳兒子梅紹武主編的《張謇與梅蘭芳》一書,以及由張緒武書寫的先祖張謇為梅蘭芳所題“絕學正資恢舊舞,問君才藝更誰當”的詩句書法對聯(lián)贈送給泰州市梅蘭芳紀念館?!稄堝琅c梅蘭芳》一書介紹了其祖父張謇與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忘年深交的優(yōu)美故事。書中除了記載了張謇先生與梅蘭芳大師的交往外,還可以讀到張謇有關梅蘭芳的詩文聯(lián)語,張謇致梅蘭芳信函以及《 張謇日記 》中有關梅蘭芳的片斷。
張緒武向泰州梅蘭芳紀念館贈書
張緒武向泰州梅蘭芳紀念館贈送對聯(lián)
這次,張緒武為海棠春書寫的“海棠花香”題詞讓其祖父張謇與泰州海棠春的淵源得以延續(xù)。海棠春第四代傳人袁海峻表示,將發(fā)揚百年老店海棠春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把酒店當景點打造,努力構建展示泰州歷史文化的窗口,為此該店在二樓設立了以康熙丙戌進士、泰州人陳厚耀命名的厚耀廳,以著名的書畫家、經(jīng)濟學家、民國政治人物凌文淵命名的文淵廳,以泰州民盟創(chuàng)始人、曾任揚州市政協(xié)副主席、泰州市副市長、民盟泰州主委王石琴命名的石琴廳三個包房,并陳列了相關主題文化史料。
海棠春第四代傳人袁海峻夫婦手持張緒武題詞在店前合影
海棠春還遵循名中醫(yī)陳木卿的藥食同源,非時不食的理念,餐飲講究春嘗頭鮮,夏吃清淡,秋品風味,冬講滋補。店里的早茶品種分四季不同,并且有二十四節(jié)氣的二十四張菜單,采用本地菜,應天時,有營養(yǎng),口味佳。
此外,海棠春還運用傳統(tǒng)工藝,制作純天然、無添加的蕎麥酒;熬制了用烏梅、山楂、陳皮、桑椹子等為原材料的酸梅湯;恢復生產了薄、脆、酥的海棠春麻餅。梅蘭芳外孫、著名學者范梅強品嘗了海棠春的麻餅后贊不絕口,書寫了“金黃玉板駐吟眸,酥脆清甜香滿樓。猶憶梅郎歸故里,海棠春里慰鄉(xiāng)愁”的詩句贊賞。
梅蘭芳外孫、著名學者范梅強詩贊海棠春麻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