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1
最近一段時間,西安樓市最熱鬧的區域,莫過于高新區。絲路軟件城和絲路科學城兩大熱點區域輪番出場,從土拍到產品亮相,從住宅到商業配套,不斷吸引大家的注意力。
今年6月絲路軟件城土拍余波未盡,中建絲路TOD項目的官宣就曾引發一片驚呼,這邊的熱度還未散去,絲路科學城土拍又傳出重磅消息:10月26日,央企中海地產斥資24.5億拿下高新絲路科學城約102畝居住用地,樓面價約12888元/㎡。
這是繼2019年9月和12月之后,中海時隔3年再次落子高新絲路科學城。
中海拿地后,朋友圈消息鋪天蓋地地刷屏,這樣的“待遇”在地產圈并不多見。平心而論,中海這次拿地價格并不算太高,樓面價在高新三期甚至擠不進前十。“撩撥”到大家神經的其實只有兩個關鍵詞:地段(配套)和中海(央企)。
從地段配套來說,這塊地位于絲路科學城核心區域,坐擁雙地鐵口和城市主干道,一路之隔就是高新一中一小新校區,直線距離一公里范圍內有兩座公園和國際醫學中心,難怪有人說中海“撿到寶了”。
▲絲路科學城效果圖
雖然中海從拿地到現在只有一周,不過新地產陜西打聽到小道消息,中海這次將在絲路科學城打造純改善產品,售價或許會在3萬元/㎡以上。具體產品如何規劃,我們將持續關注。
畢竟中海在西安幾乎就是“品質”的代名詞,無論是建筑質量、交付水準還是后期物業服務都穩居第一梯隊,從2003年到現在,用近20年時間在西安樹立了極佳的口碑,二手房價格的堅挺就是明證。
其實中海還有一個特點總是被大家忽略,那就是他們「擇址的戰略眼光」非常獨到且長遠,總是能占據優質地段。比如2003年首入西安就落子高新,再比如2006年斥巨資入駐曲江。
2019年,中海時隔16年后再次回歸高新連下兩子,也就是如今的中海·熙峰里和中海·寰宇天下,此后這一區域成為絲路科學城。
2022年,中海再次在高新連落兩子。除了前文所說的地塊外,早在今年6月,中海就斥資約18.5億競得高新絲路軟件城約76.86畝居住用地,折合樓面價約12902元/㎡。
就在中海在絲路科學城拿地的同一天,拿地之后一直“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中海絲路軟件城項目終于官宣案名——中海·天谷時代。
▲ 中海·天谷時代區位示意圖
2
2021年,在原本約14平方公里的基礎上,軟件新城將魚化寨片區約10平方公里土地納入版圖,并更名為“絲路軟件城”。
擴容升級后的絲路軟件城總面積約24.42平方公里,聚集了全省超過90%的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其中不乏華為、中興、阿里、中軟國際、西門子、海康威視等國內外知名企業或行業龍頭,綜合實力排名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前五。
▲絲路軟件城實拍
到目前為止,絲路軟件城從事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人員已經超過22萬人,未來預計將有超過50萬名程序員在這里工作生活。
為了服務這些高精尖企業和人才,絲路軟件城規劃了38所名校+管理模式的學校、14家醫院、54個公園以及省圖書館、國際會議中心等全方位配套。
此前薄弱的交通配套在地鐵3號線、6號線通車之后已經有所緩解,在建的云巴和規劃中的地鐵11、12號線未來通車后,絲路軟件城的城市軌道交通將徹底改善。
▲地鐵三號線魚化寨站站內實拍
最令人驚喜的就是當蘇寧廣場停工后,絲路軟件城一邊積極督促其復工,同時又引進了另一個超大體量商業配套——中建絲路TOD項目(中建山海境)。
所謂“TOD項目”,通俗一點講就是以公共交通站點為中心,在半徑400-800米范圍內建一個涵蓋居住、辦公、商業、文化、教育、交通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型城市綜合體,為周邊居民提供一站式生活方式。
而中建這座TOD項目是與西安地鐵合作,依托地鐵3號線魚化寨停車場,總占地面積約235.8畝,總建筑面積約56.4萬㎡,其中商業部分約7.5萬㎡,計劃總投資約65億,是中建絲路首個TOD項目。
▲中建山海境效果圖
目前,中建TOD項目除案名及幾張效果圖之外再無更多官方消息發布,不過鑒于中建的央企身份,這個項目落地基本已經板上釘釘,絲路軟件城商業配套未來可期。
而中海·天谷時代就位于中建TOD項目正南側一路之隔的位置,既能近享TOD項目的商業、辦公、交通配套,又能避免地鐵上蓋的TOD項目可能帶來的噪音問題。
3
除了正北側的中建TOD項目之外,中海·天谷時代正南側一路之隔就是高新區第十九小學,東側約300米是高新區第四初級中學,這兩所名校+目前均已開學。
高新十九小是高新五小“名校+”,總占地面積約45.5畝,總建筑面積約4.5萬㎡,共有36個教學班,能提供1600多個學位。因為學校主體建筑形似樂高積木般錯落搭建,又被稱為“樂高花園學校”。
高新區第四初級中學是高新一中“名校+”,與高新一中資源共享、管理對接、師資共建,又被稱為“高新一中第一分校”,學校總占地面積約65.5畝,建筑面積約5.15萬㎡,共36個教學班,約1800個學位。
▲高新區第四初級中學實拍
這兩所學校都是公辦,從目前劃分的學區來看,中海·天谷時代因為還未建成交付使用,所以并未包含在內,不過距離如此之近,未來交付之后的學區如何劃分,我們拭目以待。此外,中海·天谷時代東側約800米位置還有高新區第十八小學,屬于高新四小“名校+”。
中海·天谷時代周邊除了優質的商業和教育資源之外,還有絲路軟件城難得的優質交通配套。
且不說距離大概率被納入西安地鐵四期規劃的3號線二期云晁站僅約300米,就目前的交通配套來說,項目東側約800米就是目前在建的云巴云水一路站,一站即可直達3號線魚化寨站。
▲高新云巴運行線路示意圖
高新云巴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根據官方發布的消息,預計將于今年年底建設完畢,2023年正式投入使用。
這條云巴全長約17.44公里,共有18座高架車站,北起魚化寨(與地鐵3號線接駁),南到絲路科學城緯二十八路,未來將與3號線、6號線、15號線(規劃中)、16號線(規劃中)實現換乘。
4
央企開發、地段優越、配套完善,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中海·天谷時代都具有成為“熱點”的潛質,而更讓人心動的,則是它的產品。
10月26日,隨著項目案名同時官宣的,還有其戶型(面積段)規劃——建筑面積約120-143㎡。
▲中海·天谷時代官方宣傳海報
雖然中海·天谷時代的具體戶型還未官宣,不過新地產陜西從自有渠道獲取了未經中海官方證實的戶型圖,結合中海官方消息,可信度很高。
本次中海將會推出「全場景戶型可變產品」,全系方廳BLDK拓展空間,再加上高配筋少承重墻結構,業主未來可以根據自己所買戶型面積段,按照需求將家隨心打造為兩房、三房、四房甚至一房。
就拿建面約143㎡戶型來說,標準設計為四室兩廳兩衛,四面朝南的寬廳設計,南北通透的全明戶型,南向面寬達到約15.5米,其中南向陽臺尺度達到約8.85米,可以媲美市面上諸多建面160㎡以上的大平層戶型。
▲網傳中海·天谷時代建面約143㎡戶型示意圖
因為承重墻少,這個戶型還可以改造為三室或者兩室,比如將書房或兒童房改為步入式衣帽間,不但可以將主臥套間的居住舒適度拉滿,而且主臥還能和大陽臺連通,享受約12.25米的南向采光。
建面約134㎡戶型同樣可以改造為大兩室甚至一室,提升居住的尺度感和舒適度,而建面約120㎡的三室戶型則可以改造為大套間+大寬廳,無愧于全場景戶型可變產品的稱號。
▲ 網傳 中海·天谷時代建面約134㎡ 戶型 示意圖
▲ 網傳 中海·天谷時代建面約120㎡ 戶型 示意圖
而且中海·天谷時代無論戶型大小,都會規劃南向大陽臺,就連最小的建面約120㎡戶型南向陽臺尺度都達到約6.9米,這在如今高新的新房市場上,已經非常少見了。
5
最后,站在地產從業者同時也是購房者的角度,新地產陜西想說幾句心里話。
如今無論是絲路軟件城還是絲路科學城,大平層產品越來越多,單套售價也都是五六百萬起步,有的甚至近千萬,大家似乎已經默認這兩個區域的購房者擁有更強的購買力。
但是大家可以算一下,500萬一套的房子,首付150萬,如果沒有公積金純靠商貸的話,每個月就要還17300多元的房貸(以貸款30年,等額本息來算),即便是月薪2萬+的程序員,又有幾個人能長期負擔?買房之后的生活品質如何去保證?
而且絲路軟件城雖然擴容后的面積達到24.42平方公里,但高新直管的區域僅約12平方公里,其中規劃的住宅總建筑面積約417萬㎡,目前已經開發了285萬㎡,包括安置房在內,共計約19900套住宅。
目前絲路軟件城高新直管區的在建或待開發住宅土地總計只有約132萬㎡,如果按照之前的戶均約143㎡建筑面積來算的話,只能開發約9230套,如何能夠滿足未來的50萬就業人口?
▲絲路軟件城實拍
從這點來說,絲路軟件城最需要的其實就是中海·天谷時代這樣的房子,建面約120㎡-143㎡的面積段既能滿足居住家庭需求,又不失居住舒適度,而且這個面積段總價也不會太高,上車門檻更低。
所以,站在購房者的角度,我們更希望絲路軟件城和絲路科學城以后能夠多一點像中海·天谷時代這樣的房源,讓如今的20多萬程序員可以從容安家,也讓未來的數十萬程序員可以看到在家門口上班的希望。
踩盤報告
板塊分析
作者|王薦房
主編|王鵬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