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發組織的活力?
任正非認為,華為勝利的基礎有兩個,一是方向上的大致正確,二是組織要充滿活力,正確的方向它是在不斷地探索中發現,還要根據外部市場的變化而變化,也就是相對被動的。
但是讓組織充滿活力,則是可以主動去做的,那么,如何激發組織的活力?就要靠精神文明建設了,除了物質激勵,包括更高的職位激勵以外,還應該有完善的榮譽體系,滿足感、榮耀感,包括要讓員工能夠實現更高的自身價值,能夠讓員工得到心理的滿足,得到社會的認可、尊重等非物質層面的激勵。
任正非認為,建設精神明有三個原則,第一個原則就是要滿足員工的物質需求,在這一點上任正非堅持是以獲取分享制,意思是你要做出貢獻,按照你的貢獻大小,分配對應的物質利益和給予你對應的榮譽職位等等,前提是你一定要要做出貢獻。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并非是限制或者放棄物質激勵,而是在持續進行物質激勵的同時,并行進行精神文明建設,來彌補單純的物質激勵的不足。
第二個原則,就是讓優秀的人員早點放射光芒,樹立榜樣。你看華為每年都召開很多表彰大會,比如分技術線、管理線、銷售線等等,設置了很多的獎勵,其中有一個獎勵叫總裁獎,是由任正非親自頒發給做出這種特殊貢獻的華為人的,獎勵是純金打造的金質獎章,還會把你的名字刻上去,這種獎勵的儀式感非常強。
其實我覺得有時候物質獎勵,還真不如很好的非物質獎勵,比如有一個老板在制定年終獎勵方案的時候,本來打算每個人獎勵1萬塊錢,對于個人來講1萬塊錢不多,但也不少,這樣的獎勵對于個人來講非常實惠,但是對于公司來說,1萬塊錢發出去以后,很多人很快就花掉了,花掉以后他就忘記了。
那怎么樣才能讓這個獎勵更加有示范性?震撼到大家的心靈?于是這位老板先是包下當地最豪華的酒店,準備開一個盛大的頒獎晚會,然后公司出錢,在獲獎員工自己不知道的情況之下,把獲獎員工的親屬都請過來了,請過來以后,讓員工的家屬住在酒店的另外一邊。
員工到了以后,獲獎員工挨個走紅毯,然后就是隆重的頒獎,頒獎之后員工的家屬突然出現在紅毯之上也走紅毯,公司就開始介紹這是誰的家屬,然后讓員工和家屬相見,很多員工非常感動,哭的稀里嘩啦的,而這個鏡頭就被永遠定格。
這次活動也就被員工們永遠地記住了,很多員工人都說,自己結婚都沒有如此隆重,沒有如此感動,所以這次頒獎,雖然發的獎金不多,但是效果非常好,你看如果只是發1萬塊錢獎金,他怎么可能有這種效果?
好,接著講精神文明建設的第三個原則,就是淘汰不作為的干部,激活正能量。
這很簡單,干部的覺悟要比普通員工高,也就是要能夠吃虧,也樂于奉獻,如果干部斤斤計較,拈輕怕重總是與公司講價錢,你給一分錢做一分事,不給錢就不做事兒,那么這種干部首先在觀念上就是不合格的,早點淘汰更好。
對于企業來說進行精神文明建設,其實就是一種軟性驅動力的建設,始終是滿足人性更高層面的需求進行的。現代社會注重契約和制度,崇尚數據,就導致越來越多的人忽視了精神文明建設。
比如前段時間很火的996的問題,強制996這種做法正是迷信制度,忽略了精神建設的重要性,如果能夠調動起員工工作的積極性,更能夠激發員工的創造力,這告訴我們,讓員工感動遠比讓員工聽話更有效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