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的糕餅烘焙,大概是除咖啡館以外,美食圈最卷的賽道了。
早期探店,看到一些店面設計小資,名字文藝,或者號稱有國外名廚坐鎮的店鋪,都會青眼相加;然而隨著經驗的累積,作為一個成熟的探店小能手,早就不會輕易為了顏值或噱頭買單,而是深諳魔都藏龍臥虎,真正的民間美食,并不拘泥于雷同的模板,當它出現的時候,總能令你拋開預設,眼前一亮。
這一波蛋糕餅店探索,搜集了五家風格迥異,術業有專攻的鋪子,每一家都值得親自跑一趟,就隨我一起來看看吧~
*注:本文不含廣告,還請放心食用。
福新1912 Happiness
開業時間:2022年6月
地址:康定路1287號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7:30-20:00
繼光明開了“光明悠焙”之后,民族企業,百年面粉廠,老一輩都知道的“面粉大王”——福新面粉廠,也開出了自己的烘焙坊,選址在距離蘇州河北岸福新面粉一廠廠房及倉庫舊址(光復路423號-433號)不遠。說起來,這個舊址也在附近,是蘇州河畔一棟顏值頗高的復古紅磚建筑,很好出片。
圖片來自于“上海規劃資源”公眾號
據了解,這家老牌面粉廠突然進軍烘焙界,是得益于進博會。在2019年與法國伯爵面粉(法國最大的有機石磨面粉制造商之一)及王后面粉(創始于加拿大,中國高端烘焙市場領導品牌)達成戰略協議,通過引入法國伯爵的工藝和原料,共同開拓中國高端面粉發展。
福新1912這家店,則可以視為合作成果展示的窗口,亦或者說是一個范本,用合作研發的高端面粉,配以天然酵母,新鮮制作,現場烘烤,主打法式歐包,也兼有少量軟歐、日式等多種風味。
現場服務熱情、到位,留出了不小的堂食空間,裝修走的是大氣的國營風格,面積較光明悠焙小了一些,不過在這看起來人流量不大的康定路一隅,已經挺有派頭了。
品種暫時還不算多,價格很是合理,嘗過之后的驚喜之情簡直溢于言表,以至于局里第二天一早又集體拼單點了他家外賣,到現在還帶著些許興奮,必須提到第一個來按頭安利。
堅果黑青稞法棍
16元
推薦指數:★★★★★
招牌產品,真的有太久沒吃到令我心動的法棍了,這一根卻令我重新燃起了對法棍的偏愛。
首先是它的柔韌度。別看外表堅韌、挺括如模型(對,這是我們攝影師拍照時,“路人”經過看到時的原話),就擔心其內部干硬,切開一探究竟,下刀的手感就預示著好的結果。果然,內部的結構相當完美——不論是濕度、韌性還是孔隙的排列和間距,都透著兩個字——“舒服”。雖然我是用刀切開的,但其實它的質感,直接用手撕也完全沒問題。
加入了青稞,令面團的香氣又多了一重微妙的體驗。咬下去外殼微脆,兩頭烤得微焦的部分香而不苦,內部則是柔糯有勁道的,有發糕那意味了。香氣攜卷著每一個孔隙中的氣體在咀嚼中釋放出來,榛仁的清香打頭陣,綿柔悠長的麥香娓娓跟進,越嚼越有韻味,真的上頭。
酒釀梅果面包
17.6元
推薦指數:★★★★★
大多數歐包里的酒釀都是只能意會,吃不太出的,但沒想到在一個看起來如此粗狂的歐包里,吃出了酒釀的另一種表達形式,果真將酒釀做得無處不在,又極其貼合歐包的氣質。
外殼一如既往有著它應有的硬度和微脆,內部結構和法棍類似但更為細致,濕度和韌勁控制得很是精準。
酒釀的微酸和酒香均勻分布在內部柔韌的面團上,而酒釀的甜意則由面團的回甘帶出;
梅果是清脆的口感,微酸少甜,整體風味真是大膽又不浮夸,所用的配料仿佛都“來對了地方”,還挺佩服這個配方。
看似粗質,以為啃起來多少有點無聊,畢竟以前這種硬歐寶,我一只能啃上好久,但它,不曾想竟是一咬滿口香,每一口都有著變幻莫測的俏皮口感和風味,不知不覺竟然啃完了一整個!5星評價雙手奉上~
堿水可頌面包
12.8元
推薦指數:★★★★★
漂亮的堿水紋路,蓬松的外型,湊近就能聞到堿水清香,想必是錯不了。
撕開一瞬間那手感,不夸張地說我能回味好幾天。外層脆韌,內里柔韌蓬松,撕開的時候是帶著拉扯的反作用力和彈性的,濕度控制得剛剛好。這個教科書般的可頌截面,真的很久沒見到了。
堿水味不刻意,但是隱隱藏在每一口之中,咸鮮中飽含清香,舒服的回甘,以及一口咬下去又回彈起來充盈的口感,直接撞在了我的心巴上。不多說,必須加入回購清單。
堿水抹茶面包
12元
推薦指數:★★★★☆
這款光憑顏值,就被我貓上了。
堿水皮油亮又有韌勁,內里面團柔軟飽滿,扯著吃的時候充分感受到了“軟硬兼施”的魅力。
抹茶粉茶味很正,是那種不帶奶香的認真茶味,清新沉穩,和堿水的清香格外合拍。再說,12塊這么一大個,性價比很高啊。
海鹽面包卷
9.6元
推薦指數:★★★★★
歐包做得優秀,沒想到日式面包也不賴,這個外表不太起眼的海鹽面包卷,真的敲黑板,不容錯過!
外層烤得金黃有韌勁的面包皮,蓬松輕盈的內部結構,清甜軟糯的面團襯托著一絲絲咸鮮,最絕的還數底部竟然還帶一點點油酥脆香,細節拉滿。
黃油吐司(?。?/strong>
16元
推薦指數:★★★★★
還記得之前我局探員私下無限回購的城市超市山茶花吐司嗎?今天吃到的這個可以說是加強版。
如果說山茶花吐司更多是靠著它無與倫比的柔軟度吸引我們,那么福新的這款吐司,就是各方位的“加強“,且加強對了地方??诟惺侨嶂袔Ьd韌的,吶,以下這個動圖比我說一萬句還管用。
黃油味、奶油味相當到位,但不過分,奶香十足,甜意自然,吃著吃著,幸福感真就油然而生。就問,奶香柔韌,誰能拒絕?
可露麗
12元
推薦指數:★★★★☆
深得可露麗精髓,如果你是第一次嘗試可露麗,強烈建議來吃吃看福新的,并以他家的出品為標準,精準貼合書本上對于一顆正宗可露麗的描述和贊美。
外殼略帶焦香和一絲焦苦,平衡了甜度,質地是脆的,且脆的部分只在最外層,愣是讓你明明咬在了有厚度的蛋糕外殼上,卻吃出了薄脆。
內部更絕,像是燉蛋般蓬松濕潤的蜂窩孔狀內餡,蛋奶香十足。焦糖味中帶著已經揮發掉了酒精味的酒香味,以及香草籽的味道,甜度較高,但風味千回百轉并不會直沖著甜膩而去。任何甜黨沒吃過他家的可露麗,都是我的失職。
蝴蝶酥
14.4元
推薦指數:★★★★☆
超大片蝴蝶酥,一看就具備網紅的潛質。不僅是大而已,而是做出了小體型蝴蝶酥做不到的口感。
小型蝴蝶酥,基本上要么硬脆接近餅干,要么油酥接近起酥糕點,但這一片,集合了兩者的特點于一身。紋理密集,但層與層之間留出了些許孔隙,給每一層微微膨起的空間,咬下去同時感受到了硬脆和酥脆,還有邊緣部分波如蟬翼的小片油酥輕盈的小點綴。
另外表層還輕輕刷了一薄層糖漿,代替普通蝴蝶酥上撒的白砂糖粒,口感上又多了一層薄脆,小小心機,成就了它的特別。
栗子面包
7.2元
推薦指數:★★★★
很可愛的一款小面包,不僅有栗子內餡,還做成了栗子的外形。
在看不到內部的情況下,我實際上是先被它的外皮吸引的,這個看著就很韌,還油光锃亮的表皮,就很想咬一口。
外皮薄韌,中間用蓬松大孔的結構來撐滿,和內部細膩綿軟的栗子泥形成反差,口感輕松有趣。
因為把重點放在了“面粉”上,所以正經測評的那一波只買了面包,沒買蛋糕。后來在我局探員自行回購的時候,發現他家的蛋糕也很可以。
比如這款佛手柑柚子撻,不僅顏值爆表,口味也相當濃郁,酸得優雅到位,奶油醇香不粘膩,撻底還烤出了微脆的餅底,簡直無懈可擊。
已經把這家“面粉廠的華麗轉身”焊死在本花的小本本上了,期待他家更多新品輸出。
妃靈
開業時間:2022年8月
地址:蒙自西路2號底層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9:00-18:00
曾經威海路500號上的四季酒店,也算是一代上海人的記憶,哪怕沒進去住過,也有不少去喝過咖啡,彼時也算是一件“有腔調”的事,而它在2年前驟然停業,令不少人唏噓不已。
沒想到最近冒出一家開在網紅菜場——蒙西菜場門口的平價蛋糕店,自爆家門就是原先四季酒店的蛋糕,而且不做別的,店里只賣奶油小方,就兩個口味——原味和巧克力,馬上火出了圈。
鮮奶小方統一定價15塊錢一塊,現場可買,另接4寸、6寸、8寸、10寸巧克力鮮奶蛋糕提前48小時預定。這種熱鬧,怎么少得了我阿花,趕緊來鑒定一下究竟是情懷噱頭,還是真的好吃。
鮮奶蛋糕
15元
推薦指數:5星
“一口淪陷”大概形容的就是這種感覺。
明明看似平平無奇,且只是普通鮮奶,但是奶味竟仿佛有遞進,隨著口感的變化,每挖一勺,吃到口中的感覺都口口新鮮靈動。
特點是比較濕,但不稀,一層蛋糕一層奶油,蛋糕層比較蓬松,又非常柔軟,能讓奶油有微微滲透的效果,濃醇奶香結合了新鮮蛋香,最“老套”的搭配,竟然煥發出極大的生命力。大概就像把新鮮蓬松的蛋糕按進摜奶油里的感覺,每個孔隙都浸潤了奶油的氣息,入口即化,也根本來不及膩到你就消失不見,口中的余味是清新的,怎么能不好吃呢?
巧克力鮮奶蛋糕
15元
推薦指數:★★★★★
巧克力味繼承了原味的一切優點,蓬松、輕盈、濕潤,只是把純奶味換成了巧克力。
巧克力味不是濃苦派的,而更類似小時候喝的可可牛奶,因此也輕松保持住了清新感。巧克力中帶著鮮奶的“鮮味”,真的停不下來,連續幾勺就炫掉了一塊。配一杯清咖更是滿足得不得了。
鑒定完畢,并不是噱頭,是真的好吃,只怪自己去都去了,沒多買一點回來。已經有了今年生日蛋糕的方向,今年不要什么花里胡哨,就要這種樸實無華的感動。
(無名)
地址:南昌路138號
營業時間:不定,每日出品售完即止
在點評上找不到的一家店,坊間稱這家店為“顧師傅手工糕點”,據說顧師傅原在五星級酒店甜品部工作,也有說他曾在德國學習西點手藝,至于如今為何開起了私房蛋糕店,沒有向他本人求證,這里也就不多揣測,對本花來說,只要能吃到好吃的蛋糕就好。
如果說上一家妃靈的蛋糕是柔軟輕盈的風格,那么喜歡吃更為密實口感的可以選這家。
價格非常實惠,切片蛋糕均價在15元,比很多連鎖餅店切得厚多了。特點是用料扎實,奶就是動物奶,巧克力就是純巧克力(非代可可脂),吃得出的踏實,頗有上海老牌西餐店的風范,難怪周邊很多上了年紀的“老克勒”們,也愛來光顧。
手寫品名,整齊的擺放,透過柜臺一眼就能看到的烘焙機器,產量不多,周末要想吃到熱門的品類,還得趕早一些,基本過了中午就賣得七七八八了。
令人感動的巧克力蛋糕
15元
推薦指數:★★★★☆
類似布朗尼,新鮮的時候蛋糕部分很有層次,密集到略微發硬的主體中,藏著星星點點綿密的巧克力泥,如果微波爐稍微叮一下,神似熔巖,又不會太膩,名字叫做“令人感動的巧克力蛋糕”,想必就是因為這口感。
表層糖霜的量真的沒把顧客當外人,但也并不覺得太甜,主要是巧克力部分的味道還挺深沉,略苦,把整體甜度拉低了不少,吃完嘴里是干干凈凈的。
至尊巧克力
18元
推薦指數:★★★☆
如果就愛吃極致的巧克力,也沒有什么怕發胖、要控糖的心理負擔,那么這款適合你。
表層華麗花紋軌跡的巧克力醬,真就是扎扎實實的存在,讓我想到了歐洲的蛋糕店出品,質地類似小時候吃的白脫奶油,是有些硬質的,但是不假,能入口即化,就是會有些糊在舌頭上的殘留感,和你把巧克力在嘴里泯化了是一樣的。
蛋糕部分比正常布朗尼軟一些,一層蛋糕夾著一層巧克力醬,軟中帶綿,綿中有韌,就是吃完有點粘。雖然標牌上寫著“偏苦”,但其實甜度比上一塊高。如果“罪惡”有味道,差不多就是這個味道。
栗子蛋糕
15元
推薦指數:★★★★
和比較有名那些栗子蛋糕(比如凱司令、紅寶石、21cake等)都不是一個風格,因此值得一試。
蛋糕部分一改前兩款的風格,比較柔軟,巧心在于并沒有把栗子做成栗子泥,而是切成了小方粒,口感酥糯,清清爽爽。
配上奶香極其濃郁、風味集中的奶油基底,把栗子的香氣完全烘托出來了,兩者各自的味道都干凈純粹,互不干擾,因此明明質地并不輕盈,但仍舊覺得干干凈凈。
酒釀蛋糕
15元
推薦指數:★★★★☆
酒釀蛋糕上點綴的奶油,不僅多,而且很蓬松,接近摜奶油,可能是因為酒釀元素,整體濕度比較高。
蛋糕主體是一層蛋糕夾著一層酒釀凍,特別是中間那一層,是由酒釀米組成的,口感極為特別。
酒釀味不沖但也絕不占弱勢力,不是那種“意思意思”的酒釀味,和清甜的奶油味相得益彰(牛奶和酒釀本來就是絕配,自從今年我局挖掘到沈姑娘家的酒釀,本花幾乎喝了一整個夏天的DIY酒釀牛奶,還沒膩)。
也是很有上海特色的一款口味,下次去要多買幾塊。
日式瑞士卷-抹茶
20元
推薦指數:★★★★★
這個大小的瑞士卷,只要20一個,怎么看也是超值,更何況它還非常好吃!
選了抹茶的,抹茶味奶油+糯糯酥酥的紅豆,非常到位。茶味就是經典的日式抹茶,和星巴克、DQ里面用到的抹茶粉差不多,有正點的茶味,再帶一點微澀。
蛋糕卷的質地不算很細膩,但足夠柔軟,奶油輕盈但不稀,和蛋糕口感銜接上了,很是登對。這個天氣常溫放個半天也基本不影響口感,不怎么挑儲存條件,不像山姆那種必須時刻冷藏或冷凍,周末買一個回去真是非常有必要。
迪文生批撻菠蘿餅店
開業時間:2022年3月
地址:徐家匯路日月光中心B2-RJ-18A
營業時間:10:00-22:00
迪文生,The Vincent Bakery,中國香港半島酒店前行政總廚Vincent Lu創立的餅店,來頭不小。店鋪的裝修風格完全照搬香港街頭的感覺,各大分享平臺上都有不少打卡照,因為真的很好拍;也很容易一沖動就買一堆回家,因為出品的顏值都挺高。
不過吃下來感覺水平不太穩定,有個別很出挑的品,也有相當一般,感覺襯不起半島名頭的品,還是得挑著買。
咖喱雞批
13元
推薦指數:★★★★★
外殼金黃酥脆,一咬簌簌掉皮,是一層層剝落下來,口感很棒,脆酥且不油膩。
里面的雞肉實實在在好多塊,酥嫩入味,咖喱調味很正,特別喜歡和外殼接觸到的那一片,咖喱略微滲透進酥皮,是口感最棒的部分。
半島奶茶撻
16元
推薦指數:★★★★☆
奶茶控必入。是伯爵茶的味道,完美融入奶油中,茶味濃郁且香氣馥郁,是伯爵茶獨有的優雅茶香,很有辨識度。
除了上層奶茶奶油topping,其本身是個檸檬撻,選擇酸度高昂明亮的檸檬和奶油芝士來對沖奶茶的奶甜,明明是兩種奶味,但交織在一起反而解膩了。撻皮酥中帶脆,沒毛病。
不過原料放在那里,其實一個吃下來還是挺heavy的,不是甜食黨可能承受不住,最好配咖啡或茶來解膩。
手工千層葡撻
6.5元
推薦指數:★★★★
撻皮從側面看非常厲害,所謂“千層”,真的有折紙般層層疊疊的效果,一開始還擔心“雖然但是”,這樣會不會導致撻皮過厚,一口咬下去才發現擔心是多余了——它只是“裙邊”層數夠多夠蓬松,整個“碗底”只是薄薄一層。比大多數葡撻的撻皮清爽一點,基本手上摸不出油的程度,但也因為油少的關系,口感不如莉蓮、瑪嘉烈等傳統葡撻那么酥。
蛋液相當扎實,但不膩,如果你是愛吃葡撻的人,這個量的蛋液能讓你直接一個就吃過癮,缺點是不夠靈動,是一整塊呆板板的,沒有“Duang~Duang~”的口感。
蛋白鮮奶撻
8元
推薦指數:★★★☆
沒有多余的修飾,就是一大塊無比香嫩的蛋白置于薄脆的撻皮之上。
蛋白優秀,宛如在剛剛好凝固的臨界點,嫩而蓬松有彈性,甜度也很低。就好像平時在家嫩煎荷包蛋時,邊緣總有一些沒有完全結住的蛋白,香嫩軟滑。
撻皮很薄,但依舊層層分明,就是稍微有點干硬,比上面提到的“千層葡撻”更單薄一點??傮w有些平淡,主要吃它的口感。
從這里往下,他家的面包類基本算是半翻車,主要是面包部分不行,買都買了,也大概說一下吧~
一口水牛奶菠蘿包
8元
推薦指數:★★☆
內餡相當優秀,吃的時候一定要有心里準備,水牛奶會直接像流沙包一樣爆出來,且因為比較重,流下來的時候,加速度非???,容不得你反應,就先滑落下來一大坨(別問我怎么知道的)。
水牛奶內餡仿佛在吃稀的水牛奶摜奶油,非常水滑香濃,自帶奶甜。但為了成全水牛奶奶油最舒服的質地,和外層的面包仿佛脫節了。
面包部分過于普通,意外地很扎實,和入口即化的內餡形成鮮明對比,透著一種大賣場自營面包隨意的味道和口感,就是那種十幾塊錢一大包的小餐包味,在及格的邊緣試探,說不推薦吧,內餡確實不錯;說推薦吧,作為主體的面包真的沒支棱起來,不買也罷。
流心羊角包
12元
推薦指數:★★☆
挺大一個,綴滿了芝麻。
流心的流動性也很強,僅次于上一款水牛奶內餡,但是流心本身的味道沒有什么特別,仿佛稀釋過的卡仕達醬;外層的羊角包起酥有點僵硬,黃油味不足,倒是被芝麻搶去了味道,芝麻味太強勢了,有些違和。
作為羊角包,起酥的水平欠佳,口感挺尷尬的。
海苔肉松菠蘿
8元
推薦指數:不推薦
出現了此次測評中唯一一款勸退的品。
實在不知所謂的一款。外層糖霜比水牛奶那一款更加敷衍,幾乎是懶懶地癱在面包上。面包實在太不合水準,真就和超市里長保餐包一樣的質地。內部的一團肉松更是失望,濕漉漉油膩膩地結成一個團,有一點油耗氣,芝麻依舊很違和地出現在此,像是來湊數的,但效果并不好;這一團肉松的存在也似乎和外層沒什么關系,硬湊成一套。
此行唯一的遺憾是沒有買到呼聲最高的“半島蘋果批”,后來了解到,上午出品的蘋果批基本一開張就會買完,而第二批一般是下午三點出,看來還得蹲點買,或者看看緣分吧。
總體來說,這家迪文生酥類和撻類的出品都還不錯,面包類則實在有失“半島”的水準,不太應該;更何況選中的這些面包還都是店員現場推薦的,吃下來根本比不上魔都普遍港式茶餐廳的水平,還請產品研發三思。
貝樂里·地道臺味糕餅
開業時間:2021年11月
地址:天山路1111號現所創邑MIX B1層B43號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五:8:00-20:00; 周六到周日10:00-20:30
地鐵2號線婁山關路出口,奧樂齊邊上的一條美食小道上,如果不是正好從地鐵站出來,或者是按圖索驥找進去,不會自然發現這家店,但就現場的流量來看,并不算冷清。
主打臺式糕餅,即以太陽餅為典型的各類酥餅。
荔浦芋頭奶凍卷
69元
推薦指數:★★★★☆
非?!坝箢^”的一個卷,芋頭不僅被做成了餡,也做進了蛋糕里。
甜度很低,因而芋頭的本味十分突出,很舒服的香甜味。奶凍混著極為細膩的芋泥,和別家追求幼滑如冰淇淋的奶油內餡不同,這款的內餡能吃到芋泥沙沙的口感,配合的是奶凍而非奶油,也是比較實在的口感,接近布丁,觸感涼涼的,但口感酥酥融融的,可以說是很適合秋天的一個卷。
蛋糕部分中規中矩,不如廣蓮申的女王卷那么柔軟(畢竟瑞士卷吃到現在,蛋糕部分比廣蓮申女王卷更柔軟的也幾乎沒有),但也足夠蓬松,吃起來不粗糙,合格了。
69元一大條沉甸甸的,再加上現場注冊個會員直接打八折,性價比真心不錯。
小芋酥
7元
推薦指數:★★★★
甜度幾乎為零,純純的酥皮奶香和芋頭的真實香氣。
酥皮之下是一圈原味麻薯,里頭是芋泥+奶酥。奶酥的奶味有些重,像是把牛奶加熱到結起一層奶皮子的味道,個人還挺喜歡這種樸實的味道,但也有少數對奶制品只能淺嘗輒止的人認為這是“奶臭”味敬而遠之。需要提醒的是,它家酥餅里面用到的奶酥都是這個味道,介意的只能繞道啦~
外層酥皮的顏色模仿芋艿皮真的惟妙惟肖,連紋理都幾乎一模一樣,但不只是形似,這里要夸的更是酥皮的口感——有著多一分多了,少一分少了的油潤感,輕輕一碰就會成片狀剝落,吃到嘴里不干不油,也不細碎,酥皮做到這個程度真的活該被夸!
3Q餅
10元
推薦指數:★★★★★
如果對它家的酥類有些選擇障礙又不想買太多,那么就請這個3Q餅好了,雖然不太“傳統”,但可以說是“集大成者”了。
已鑒定過起酥這件事,真的是它家的拿手好戲,而這款做成餅狀,給起酥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間,起酥更加層層分明,一碰就掉渣,加上白芝麻提香氣,相當舒服。
內餡豐富,但說白了就是萬年不會出錯的咸甜組合,傳統咸甜是豆沙+咸蛋黃,這里換成豆沙+肉松,味道差不多,但是口感新奇很多。用到的肉松是一大叢一大叢的,不油不膩,挺有質感的。這里只加了很薄的一層麻薯微調口感。整一口下去,感覺滿嘴的干貨,滿足感極強。
臺灣蛋黃酥
10元
推薦指數:★★★★
個頭挺大,口感干凈,層次分明的一款經典蛋黃酥。
油潤適中,酥皮和麻薯層很薄,給了內餡很多空間。咸蛋黃蘸占了絕大部分,不過不是原顆蛋黃,而是打散再結合的。味道和整體融合了,咸蛋黃也不會很咸,也因此失了些對比度,風味層次有些弱。
同樣會有一些“奶臭”味,豆沙已經是其中最甜的部分,但也沒有很甜,對甜度敏感的大可安心食用。
最棒的點在于酥的底部是烘成類似曲奇餅干的口感,這是別家蛋黃酥沒有的。
朕乃帝王酥
10元
推薦指數:★★★☆
它家難得的甜度較高的一個酥。甜度高主要是因為奶酥的占比相對較大。
中心是一顆夏威夷果,油酥微脆,帶一點點咸鮮,混入奶甜之中顯得很特別。接近外皮的地方仍是一層麻薯加一層紅豆沙,都很薄,僅作一個口味上的過渡。
同樣是餅底,口感很穩定。
綠豆椪
7元
推薦指數:★★★☆
相當地道的臺式小吃,有著非常大膽的口味碰撞??此菩∏逍碌拿?,隱藏了個殺手锏bonus——紅蔥頭。類似我們這里做蔥油拌面用的蔥,是炸成焦香的,做成餡料,一時像是肉燥般給餅染上了葷香,調味三分像梅干菜,五分像咖喱,咸鮮咸鮮的。
很接地氣的味道,也比較少見,推薦試試~
桂圓核桃糕
9.9元
推薦指數:★★★★☆
這一盒6個,只要9塊9,走過路過帶一盒不虧。
看似一個個小麥芬,其實是非常松軟的核桃小蛋糕,味道有點像棗糕。核桃切成小方丁,幾乎遍布蛋糕,像不要錢似的,還帶著清香,用料不差。甜度不高,基本靠桂圓肉的甜度撐著,桂圓肉也很大塊。略油但不油膩,雖然松松的個頭也不大,但吃一個也有小飽。本來想說9塊9還要什么自行車,但是它料足味道又好,不僅給了自行車,我看直接是給了飛機。作為解饞小甜點一口氣能吃3個。
這家臺式餅店倒是比我想象中更實在,現場加入會員還能立即打折,再加上巧用大眾點評折扣,到手價比你看到的定價能便宜不少,能保持水準的話很有潛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