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讓很多國家開始反思,這其中就包括處于軍力金字塔頂端的國家。
作為超級大國的美國,就通過這場沖突就發現了本國軍隊的諸多問題。比如在先進武器的儲備上,美軍面臨著嚴重不足:毒刺式防空導彈、標槍反坦克導彈、海馬斯火箭炮炮彈、155毫米榴彈炮等基礎裝備,在為烏克蘭軍隊提供僅僅幾個月的支援之后,就出現了庫存告急的現象。以至于美國軍隊現在不得不從韓國等地購買炮彈以轉手支援烏克蘭。堂堂的美國軍隊,在這樣一場局部戰爭中就出現了這樣的問題,由此也可以判定,如果面對更大規模的沖突,美國軍隊可能會出現更大的麻煩。
而同為北約國家,法國也面臨著這樣的問題。有法國前軍隊高級將宣稱,俄烏雙方的沖突僅維系了半年,就讓雙方各自損失了上千輛坦克。對比之下法國陸軍顯得就非常虛弱,因為法國軍隊現在只有200多輛坦克,這種規模的陸軍讓法國根本無法適應大規模危機。其實法國人的這個自我反省,也反映出了北約國家的一個通病,那就是普遍重視高科技力量,而對于陸軍特別是傳統的坦克裝備,其重視程度是嚴重不足。
自從冷戰結束之后,在美國的引領下,整個北約集團、甚至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很多軍事大國都開始了一場軍事變革。其特點就是對部隊的規模進行大規模削減,尤其是對陸軍的總人數以及陸軍重裝部隊進行大裁員。軍改之后,這些國家將主要軍費集中于空中力量的建設,并且以空軍制勝論為基礎,一再壓縮陸軍部隊和重裝集團的規模和實力。
為此美國在軍改的過程中,以大規模的旅級編制取代了傳統的師級結構,并且在陸軍部隊削減主戰坦克的同時部署大量的輪式裝甲車輛。而似乎是為了驗證美國軍改的正確性,在冷戰后的幾場局部戰爭中,美國軍隊都取得了重大的勝利:美軍基本在沒有出動大規模地面部隊的情況下,取得了對伊拉克、科索沃、及阿富汗戰爭的勝利。
美國的“軍改成功”連俄羅斯都感到深信不疑,并且也跟著美國的軍改步伐照葫蘆畫瓢。傳統的俄軍師級作戰單位被100多個營級戰術群所取代。并且俄軍還大幅減少了作戰步兵的數量,甚至出現了遠東地區某集團軍只有2000多名作戰步兵的的奇特現象。而且俄軍在格魯吉亞和2014年的克里米亞戰爭中都獲得了勝利,這就更讓俄軍認為自己軍改的方向是正確的。
作為北約成員國,法國和德國這樣的傳統陸軍強國在軍改行動中,也大規模地削減了陸軍部隊,并且還將坦克作為“不合適宜的恐龍”進行了大規模裁減。目前德國和法國各自擁有200多輛坦克,其整個國家的裝甲部隊實力只有俄羅斯一個塔曼師的標準。估計法國和德國人當時也是這樣的認為:未來戰爭中大規模陸軍對抗作戰基本上是不存在的,裝備大量坦克也是毫無意義的。
不過現在俄烏沖突的殘酷局面,終于將很多國家給打清醒了。作為當事主角,俄羅斯現在肯定是進行了痛苦的反思:俄羅斯將大規模戰爭勝利的希望寄托于120個營級戰術群是根本行不通的。
而跟在美國后面搞軍改的北約成員國也在紛紛自醒。此次法國前高官直指法國陸軍坦克數量嚴重不足的問題,就是一個顯著的信號。相信在這次俄烏沖突之后,包括法國在內的不少國家都會重新調整自己的軍事戰略,特別是坦克這種之前被當作“過時恐龍”的裝備,有可能會重新受到軍事大國的重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