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的大年初四,山東曲阜城內、一座?占地180畝的豪華大宅里,所有的人都在焦急地等待一個年輕產婦生孩子。
府邸四周戒備森嚴,徐世昌作為大總統還特地安排山東督軍田中軍親自去坐鎮。看熱鬧的群眾更是把四周圍了個水泄不通。
隨著一聲響亮的嬰兒啼哭,大宅里傳來了銅鑼匡匡的聲響,人們斂聲屏息在心里數著敲擊聲,一共十三下!按照慣例代表這是一個男孩!
人群沸騰,爆竹聲聲全城慶賀,北洋政府為此還特地鳴放了禮炮十三響!
這位出生就備受矚目、排面拉滿的男嬰,就是孔子第77代傳人——末代衍圣公孔德成。
作為我國最后的貴族,孔家從孔子這一代算起,至今已經2000多年。
孔氏家族歷朝襲爵圖
因為獨尊儒家,孔子地位崇高,所以他的后人都受到了歷代帝王的重視。
自漢高祖劉邦封了孔子第9代孫孔騰為“奉祀君”后,孔子后代的嫡長子孫都能享受世襲的爵位!
雖然隨著朝代更迭,封號改變了許多次,但從宋仁宗在1055年封孔子第46代孫孔宗愿為“衍圣公”后,直到民國24年(1935年)孔子第77代孫孔德成,都延用了這個封號。
“衍圣公”作為圣門后裔,領受朝庭供養,擁有大量土地且不納賦稅。
第六十一代衍圣公孔弘緒像
比如?明末?清初?時?,孔府名下的土地分布?6省?30多個?州?縣?,已達2150大頃(計645000畝)。是享有特權的大貴族,地位顯赫。
元朝時是從二品;明朝時正一品,可“班列文官之首”;到清朝,百官朝見時列內閣大臣之上,特許能在紫禁城里騎馬、走御道!
比如在《紅樓夢》里,薛寶琴初次進賈府宗祠,看到大門上面懸著一匾,寫著是“賈氏宗祠”四個大字,旁書“衍圣公孔繼宗書”,門兩旁的長聯亦是衍圣公所寫。進入大門,抱廈上懸的一塊寫著“星輝輔弼”的匾和對聯卻是先皇御筆。
幼年孔德成
衍圣公孔繼宗的?題匾、對聯,可以與皇帝并駕齊驅,地位之尊可窺一斑。
孔德成對當時的孔府來說,可不是一個普通小孩出生那么簡單,孔府甚至開了重光門。
一般情況下,只有祭祀、盛典等特別重大的日子才會開啟此門,這時候打開,是隆重迎接即將降世的“小圣人”。
孔德成的降生之所以如此受重視,最大的原因在于他是個遺腹子,關乎“衍圣公”的承襲。
孔德成之父孫孔令貽系兩代單傳,開枝散葉是最首要的任務!他先后有4位妻妾,前妻孫氏沒生育就病死了,納了妾室豐氏,仍舊未育。
后來續娶了第二任妻子陶氏,好不容易生下一子,卻在3歲時夭折。無奈將陶氏帶來的丫鬟王氏收為側室,王氏在生育了兩個女兒后,又遲遲不見動靜。
年近50的孔令貽焦慮不已,終于等到王氏第三度有孕,但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誰也不知道。
幼年孔德成
幾個月前的1919年秋,孔公貽去京給岳父陶式送殯,突然患上一場大病,病情惡化,很快就變成了不治之癥。
在他臨終前,一直掛念繼嗣之事,當即口述成信,托人給徐世昌和遜帝溥儀送去。提到側室如果將來生下的是個兒子,那就定為衍圣公。
不久,這位孔子76代傳人就在北京太仆寺街衍圣公府病逝了。
遺憾的是,孔德成出生17天后,年僅26歲的生母就因為產褥熱病逝了,待他百日宴時,北洋政府大總統直接下令,孔德成為31代衍圣公。
據史料記載,歷代衍圣公中,孔德成是年齡最小能夠獲此榮譽的。
由于孔德成出生是大喜事,所以孔令貽的喪禮直到當年冬天才舉行,此時孔令貽已經去世一年多。
孔德成從3歲開始,就有“責任重大”的“工作安排”了。
當時的孔府有一個最重要的職責,就是祭祀。只要孔廟舉行祭祀活動,孔德成一定要到場,小小年紀的他,每次都被大人帶著觀禮,五歲時就已經成為主祭,不到10歲,他已經將這份工作做到了熟練自如。
孔德成和他的老師們
為了能夠讓孔德成有一個良好的讀書環境,在他5歲時,嫡母陶氏將孔府管理的一處院子直接改成私塾,專門供孔德成讀書,還特地安排了他的兩個姐姐一起陪讀。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吳伯簫在他人推薦下,曾經來過孔府教孔德成英語;著名古琴大師詹澄秋教授教過他古琴。
后來孔府興建了明德中學,名譽校長竟然是孔德成,而他當時年僅5歲。5歲的中學校長,即便是當今也令人大跌眼鏡,可謂是天下奇聞了。
據悉,當時孔府這個私塾有很多位老師,孩子們要學很多知識,包括經書、書法、數學、英語、地理以及古琴等課程,天天都得上學,基本上是沒有休息日的。
那時候的孔德成讀書很勤奮,非常刻苦。不僅如此,身為衍圣公的他,孔府各路貴客來訪,都要親自招待應酬,正是這種特殊的經歷,讓孔德成變成了一副少年老成的模樣。
1930年初,嫡母陶氏不幸中風,不久就去世了。年僅10歲的孔德成,順其成章地變成了孔氏家族的“掌門人”。
1936年孔德成大婚
后來,大姐和二姐相繼嫁人,在二姐外嫁遠方的時候,孔德成曾經說了一句話:“二姐,現在只剩下我一個人了,一定要經常回來看我啊”。
傷感之情,不言而喻。
命運賦予他無限榮光,同時也要忍受高處的孤獨。
1935年1月18日,南京國民政府更改了孔德成的“衍圣公”稱呼,改稱?為“大成至圣先師奉祀官”。
孔德成享受“簡任二級”待遇,月薪月是銀元430元,一直發放到1949年。
當年,孔德成前往南京就任奉祀官。
后來,日本侵略者邀請他前往日本,參加日本本土的孔廟落成典禮,年僅15歲的他非常有骨氣,直接拒絕。
時間回到了1949年,眼看不敵解放軍的老蔣,趕緊撤退,計劃逃往臺灣。
在撤退前,老蔣除了要帶走儲備的所有財物以外,還發出密令,要求帶走重要的三個人,其中之一就是孔德成!
2006年孔德成與孔子第80代嫡長孫
孔德成舉家遷往臺灣后,在臺北復建了孔家廟,繼續倡導儒學。他仍?享受?孔門?奉祀官的?特殊?待遇,月薪17~18萬新臺幣。
他開始登上講臺,主要從事教職工作。從1955年開始,他一直在臺大擔任教授,直到2008年因病輟教。
1989年,山東曲阜設立了國際孔子文化節,中斷多年的祭孔儀式恢復了,有點遺憾的是,孔德成卻一直拒絕再回故鄉。
原因這里不方便贅述,只能說父親孔令貽及?先輩因?時代的?誤會??被?打擾?安息?給他?造成了?極大的?傷痛?。
直至2008年,88歲高齡的孔德成病逝,也沒能葉落歸根,安葬到曲阜的孔家?祖塋。
孔德成的子孫雖仍享受孔門余蔭,但早不復衍圣公時期“萬世一系”的輝煌與尊崇。
孔府?大門?兩側鑲著那?副“與國咸休安富尊榮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生人家”的?金字門聯,仍?在?彰顯?這?圣門?一?裔?千百年?間的?顯赫?與?驕傲?。
其實,相比香火?這種?形式上的存在,更為重要的是儒家思想里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文化?傳承?,一直?融入?中華?骨血?未?曾?中斷?。
-End-
看古今世事,讀書中天地,歡迎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