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張精美的圖,
你發現了什么共同點?
能猜到它們都是什么嗎?
別急,且往下看。
第一件,是來自五代吳越國的銅釋迦龍座像,現藏浙江省博物館。
2001年出土于中國可能無人不曉的雷峰塔,國家一級文物!
造像螺發高髻,身穿下垂袈裟,左手撫膝,右手施說法印,結跏趺坐于仰蓮臺上。
仰蓮由碩大的雙層蓮瓣組成,蓮臺下有盤龍柱、雙層須彌座和單層方床。造像身后施鏤空火焰紋大背光,頭光為圓輪狀。歷經千年,依然燦爛輝煌,讓人肅然起敬,感受佛像尊嚴。
第二件,是明代龍泉窯青瓷蓮花形燈盞,現藏浙江省博物館。
絕對是龍泉窯中精品的代表!
這件綠得讓人心醉、造型繁復華美的蓮花盞,由上下三部分組成。上部為小盞,外壁飾貼塑蓮花瓣, 中間為蓮葉形淺盤,下為二層方形底座,底座間隔處飾有貼塑的花朵裝飾。
猶如一株盛開的蓮花,婷婷裊裊,姿態婀娜。
第三件,是清代描彩漆蓮蝠紋葵瓣式攢盒,現藏浙江省博物館。
足以反映清代食用器的工藝精致!
攢盒是裝干果、菜肴的食具,又稱“槅子”“樏子”。
這件攢盒為清代文物,上下器壁繪有金蝠紋與纏枝蓮紋, 運筆細膩,工致繁復。 蝠蓮紋是中國傳統吉祥紋飾之一, 以“蝠”“蓮”諧音“福”“連”,寓意“幸福相連”“福延萬代”。
上排自左至右:南朝甌窯青瓷蓮瓣紋四系罐,五代越窯青瓷鴛鴦紋蓋罐,北宋龍泉窯青瓷蓮瓣紋蓋瓶
下排自左至右:南宋銀鎏金荷花盞,南宋龍泉窯青瓷蓮花紋鳥食罐,清乾隆青花釉里紅蓮花紋水注瓷碗
說到這,你發現它們的共性了嗎?
這就是今天我們要說的主題——
中國荷物
荷物, 即以荷花花瓣、荷葉、蓮藕等為原型的各種紋飾、造型的佛教及世俗器物。
最初荷物是魏晉時期用于佛教供奉的,取其出淤泥而不染,佛性光華之義;至元以后,荷物也常見于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取其吉祥寓意。
寓意子孫綿延的“蓮子杯”
寓意一路連科的《一路青蓮圖》
從魏晉到清末,多少王朝更替、世事滄桑,荷花卻從未真正凋零。不僅一年一季盛開于大江南北,更長久不衰地種在了人們心間。
在跨越了1600年的中國歷史上,這些造型、色彩、工藝、功能、內涵各不相同的荷物,與歷代古人筆下清新淡雅的詩文書畫一道,成為代表中國文人精神的化身。一如宋人周敦頤所寫的那樣: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
《荷物志——博物館里的千年荷韻》
浙江省博物館 編
定價:118元
上海書畫出版社
2022年10月
現在,這些精美的荷物,就收錄在最新上市的《荷物志——博物館里的千年荷韻》中。
142余件珍貴館藏,含16件國家一級文物,來自浙江、杭州、鎮江、寧波、上虞六大文博機構。
更有來自漆器、書畫、歷史多領域的專家解讀,兼具藝術性、科普性與學術性,絕對是你翻遍各大圖書館、書店、和各類網站,唯一能找到關于荷花主題文物的圖書!
今日首發特惠,只需95元!
從魏晉到清代
從佛教法器到世俗用具
荷物優雅、精致、內斂、唯美
遍及1600年中國人的生活
翻開《荷物志》,會發現荷物就在古人的身邊,在各種你想象中和想不到的器物之上,從佛教法器到世俗用具,荷物遍及1600年中國人的生活。
早在東漢時期,佛教自印度傳入中國,到魏晉南北朝已極為盛行,蓮花因其出淤泥而不染,且花、果、子并存,頗具佛性,又是印度國花,成為了佛教的標志。《南史》卷四《齊武帝諸子》載:“有獻蓮花供佛者,眾僧以銅甖盛水漬其莖,欲華不萎。”
故而自魏晉始,我們可以在佛教的許多法物上,看見蓮荷有關的紋飾、造型。
譬如,南朝甌窯青瓷蓮瓣紋罌,南朝越窯青瓷蓮瓣紋唾壺;
譬如,唐蓮花紋銅鏡,越窯青瓷荷花形托盞;
譬如,唐《佛說阿彌陀經》變相圖;
譬如,五代越窯青瓷鴛鴦形硯滴,五代越窯青瓷鴛鴦紋蓋罐,五代吳越國銅觀音像;
譬如,北宋彩塑泥觀音像、北宋龍泉窯青瓷蓮瓣紋五管蓋瓶,北宋婺州窯青瓷尊式爐;
譬如,南宋凸花魚藻紋銀盤,南宋龍泉窯青瓷蓮花紋鳥食罐......
元代開始,蓮荷文化開始世俗化,荷塘風光、荷池水禽、嬰戲蓮花等富有民間生活氣息的圖案大量出現。
到了明清時期,經濟繁榮促使人們追求物質享受,蓮花圖案出現在各個階層的生活中,形式更趨豐富,色彩更加艷麗,在繁瑣精細中顯示出濃郁的民俗特色,荷花成為寓意吉祥的經典紋飾。
譬如:元彩繡嬰戲蓮紋腰帶、元鴛鴦臥蓮形白玉爐蓋;
譬如,明景德鎮窯青花蓮紋盤,明和合二仙玉帶扣,明龍泉窯青瓷蓮花紋墩碗;
譬如,清乾隆青白釉蓮子碗,清乾隆白釉蓮花形水盂,清青花蓮紋壺,清康熙青花五彩罐;
金銀玉瓷,無所不用
紅黃藍綠,五彩繽紛
描刻燒鑄,工藝非凡
荷物史,就是一部濃縮的
中國工藝美術史
古代中國是世界上工藝最多樣、技術最炫爛、材料最豐沛的國度之一。
古人制作的荷物,采用了金、銀、銅鎏金、白玉、石硯、青瓷、彩瓷、青花瓷各種材料,并因此而呈現黑、白、藍、綠、青、紅、黃、褐的繽紛色彩。
這些看得人目不暇接、文物價值極高的荷物,體現了古人的審美及其深厚的底蘊、超凡的想象,更體現了中國手工制作業的繁榮興盛。
不同色彩和材質的荷物,與之配合的紋飾、造型、技術,自然也都不一樣!
這些紋飾有精致工筆的,也有自然寫意的;有單色漸變的,也有彩色互搭的;有立體鑄造的,也有平面刻劃的;有描金貼箔的,或者立體多層的;
在造型上,有的荷物取其形態用于器物造型的,蓮花、蓮蓬、蓮葉制作得惟妙惟肖;也有取其紋理枝葉花朵,描畫于方圓以及不規則器物之上,千姿百態!
從各種材質、各種紋飾、各種造型的荷物中,我們可以領略千年之美、超人的技藝!
據說,新近出土的宋代蓮花種子可以長成開花,《荷物志》讓荷花從精神層面活了起來,這顆種子經久不敗,為今天的讀者描繪了一部魏晉、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荷物”的變遷史。
舉六所博物館之力,打造荷物主題展,
歷經三年策劃、編輯、出版,
書美價廉,如同親自看展
其實,《荷物志》這本書源于前段時間浙江省博物館的專題展覽——“一一風荷舉”。從有展覽概念到最終落成,準備了三年時間。
策展人江嶼是一位典型溫婉的江南女子。她在孤山下、西湖邊的浙博工作了數個年頭后,年復一年面對著“接天蓮葉無窮碧”的景象,就萌發了做一個荷花主題文物展的念頭。
這個想法得到了浙博瓷器、歷史、書畫各部門的支持,更是得到了兄弟單位的支持,杭州博物館、鎮江博物館、上虞博物館、寧波博物院等聯手浙江省博物館,拿出了大家珍藏的“荷物”,2022年7月到9月,“一一風荷舉”的展覽在西泠橋畔的西湖美術館舉辦。
為了彌補大家沒來能前來看展的遺憾,浙江省博物館聯合上海書畫出版社,推出了這本《荷物志》,你可以在家里、在辦公室、在旅途中,隨時打開它,品味這來自博物館的千年荷韻!
本次展覽的策展人、《荷物志》的主編江嶼,不僅是一位資深的瓷器研究專家,還非常精通古代詩詞,所以《荷物志》里,配有許多關于荷花的優美詞句。
另外還有專門的一項,就是古畫里的荷花。
從宋畫到明清繪畫,荷從來就是畫家筆下的常見之物,因此在《荷物志》中,
八大、李鱓、任預、羅聘......清代四僧、揚州八怪、海上名宿的作品,都能尋見。
《荷物志》為 全彩印刷,精裝小16開 。
考慮到圖冊典雅精致的同時,也方便隨身攜帶閱讀。
內頁的排版更是精心調整了很多回,色彩與文物一一校準,相信大家拿到手之后,一定會愛不釋手。
每一個輯封都是一件設計感杠杠的美圖。
每一次說明都是例證清晰。
盡力還原每一件器物本身的美。
每一個時代都有詠荷的詩詞與名畫留存。
這么美的書,定價只有118元,可謂是非常良心價了。
今日首發特惠,只需95元!
首發特別推出毛邊本,可體驗一把親手裁開書頁的快感,探究“荷物”秘密。
現在,就請一鍵直達,把美美的《荷物志》帶回家吧!
《荷物志——博物館里的千年荷韻》
浙江省博物館 編
定價:118元
上海書畫出版社
2022年10月
你可能還喜歡:
民國畫事,專業藝術自媒體,
歡迎各藝術機構,展覽拍賣聯系合作
有任何問題 請掃碼添加畫事君微信
民國畫事,深情講述藝術家,專業解讀藝術品,直接深入藝術市場。致力于做最好的藝術自媒體,寫最好看的藝術文章。——人生不長,你需要讀點好東西。關注我們,持續接收好文章。
民國畫事評論區,我們來聊聊藝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