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了7年14季的搜狐新聞馬拉松再一次引發了討論的熱潮。
9月9日,第十四季“搜狐新聞馬拉松”在北京京郊密云北莊鎮清水河邊舉行。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攜劉畊宏、袁姍姍等明星名人組成的“大咖跑團”共同領跑,倡導綠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與此同時,搜狐視頻全程直播其中盛況。
如果說之前的搜狐新聞馬拉松對外傳遞了搜狐一種堅持不懈的氣質,那么這次則是通過名人明星+健身博主徹底引領了“全民健身”的風潮。要我說,搜狐新聞馬拉松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IP,更是搜狐在媒體和互聯網變革下向外界展示的最佳機會和能力表現。一般綜藝或活動,往往五季而衰,而張朝陽和搜狐新聞馬拉松卻辦了7年,來到了14季。張朝陽更是在《星空下的對話》中與俞敏洪的暢談時表示,搜狐要堅持長期主義,做百年老店。這背后靠的是張朝陽和搜狐什么樣的信念和堅持?
【活動即內容,搜狐新聞馬拉松IP釋放媒體價值】
秉承著“跑遍中國、跑遍世界”的視野,以及尋找天下最美跑步路線的理念,搜狐新聞馬拉松已經連續舉辦了14季。
講真,跑步本身就是一件小事。它可以很簡單,只要有路你就能跑,只要你的左腳和右腳來回交替收踩,你就能前進。但同時它也很難,長跑考驗的是跑者的耐心和意志力,需要有一種不服輸且不退場的樂觀精神。
在這個不確定的世界中,無論是搜狐,還是張朝陽,還是一眾明星跑者體現出的這種精神氣兒和信念,都值得所有人學習,也給當下的環境帶來一絲慰藉。
我在此前的文章中就說過,任何行業中的創業和守業,首先拼的是腦力活兒,但最后往往都是體力活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掌門人的體力。只要老大還有體力、精力,企業就有勃勃生機的動力。而搜狐新聞馬拉松已經舉辦了14季,張朝陽和搜狐一直在堅持做,這本身就傳遞出一種人生的精神:自律健康、精神抖擻地迎接挑戰,并且活得更有意義。
除了搜狐新聞馬拉松外,搜狐目前已經打造了諸多的活動IP,諸如中國無人機影像大賽、搜狐財經峰會、搜狐科技峰會、搜狐時尚盛典等,張朝陽的個人直播也持續播了好多年,無論是直播教英語,還是直播授物理,你都能從中學到一些不一樣的內容。并且,前段時間與一眾大佬的北京二環夜跑、《星空下的對話》等,都讓人感受到了活動即內容的影響力。
首先,活動本身就是內容產生的過程,通過這些有趣、有意義的活動,就很容易在社交媒體平臺上引發討論。這本身就是內容產生的一部分,對于搜狐回歸媒體屬性來說,活動是非常必要的,也能更好地釋放搜狐本身的媒體價值。
【技術變遷下的媒體:搜狐提升內循環】
近些年來,隨著技術的不斷變遷,搜狐也在提倡一種新的內容傳遞方式,比如,搜狐直播技術的不斷創新,從最開始的圖文直播,登珠峰、人力傳圖到實現彩圖報道,近幾年隨著移動互聯網、以及直播,短視頻的興起,實現分屏直播、高海拔直播、知識直播等不同類型。
搜狐以IP級活動為抓手,以強大技術支撐,實現了直播、社交的聯動。在以優質的活動內容帶產品,用好的直播技術推活動,活動、內容、產品三者良性循環。事實也確實如此。在一系列的內容聯動下,搜狐擁有的多個優勢得以發揮新的效能,搜索引擎、信息流分發、搜索分發、社交分發、直播、內容都在螺旋式上升,搜狐在這幾個領域都在積極探索、穩步前進。
搜狐媒體平臺的核心價值就在于實現“全域傳播+破圈”。在本季搜狐新聞馬拉松上,其傳播形態非常豐富,參加跑步的明星實名注冊了搜狐新聞客戶端關注流,以實時社交互動直播的方式,與網友分享一手視角和親身體驗。
從這些角度來看,在技術變革之下,搜狐不僅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反而是找到了最適合自己的道路。這一方面能釋放搜狐作為媒體屬性方面的內容價值,另一方面也展示了搜狐的社會價值和集團發展的潛力。可以說,這是搜狐的“內循環”。它正在悄然形成飛輪效應,未來的想象力和空間不可估量。
【做百年老店,聊聊張朝陽和搜狐的長期主義】
需要強調的是,在做這些事情的背后,搜狐首先是一個IP打造者,同時是活動營銷者。但請不要忘了,搜狐同時還是一個媒體,一個見證中國互聯網變遷史的記錄之柱,張朝陽更是被譽為中國“互聯網的活化石”。
實際上,了解Charles(張朝陽英文名)性格的人都知道,他骨子里有一種強大到令人驚嘆的堅持和韌度。也正因如此,張朝陽曾不止一次地對外稱要堅持長期主義。在最近一次的《星空下的對話》中,他對俞敏洪表示要做“百年老店”。
先來說說張朝陽的長期主義。自從搜狐要回歸媒體定位以來,張朝陽就一直在牽頭帶動搜狐的發展。這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張朝陽的頂層戰略設計,一個是張朝陽個人的強大意志力。
首先來看戰略設計,搜狐確立了將“直播作為集團中臺,驅動媒體價值升級”的發展戰略,并廣泛應用在搜狐視頻的自制綜藝,搜狐旗下的原創活動IP,以及搜狐新聞的直播欄目上。在業務聯動之上,搜狐一直擁有社交+視頻+圖文內容的業務創新組合。
如果站在視頻的維度上,搜狐一直堅定的是雙引擎戰略,就是長劇模式和短視頻分發模式。搜狐一直致力于用低成本創造優質內容模式的閉環,無論是“小而美”還是“小精質”,搜狐均創作出了大量爆款。
換句話說,搜狐的每個業務,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多業務線同時推動,矩陣化是搜狐的常態。而張朝陽和搜狐這樣的鐵人耐力和體能,是搜狐一直基業常青的標配。
站在現在的角度來看,搜狐本身就是一個極具運動基因的企業。每年的司慶,搜狐集團都有著獨特的慶祝方式——張朝陽會帶著搜狐高管團隊用跑馬拉松的方式一起為搜狐慶生。包括張朝陽近期常說“人活著就要搞事情”,強調要不停折騰、做事情長期堅持的價值觀。而從搜狐的業務角度看,這個中國最老牌的門戶,絲毫沒有停止創新和對自身的不斷挑戰。
無論是堅持跑步,還是此前的橫渡清江,亦或是最近的夜跑,你都能看到張朝陽那股堅韌的態度。互聯網江湖是殘忍且性感的,殘忍的是長江后浪推前浪,你不堅持、努力,就會被后浪拍在沙灘上。但張朝陽以成名大佬之身份,屢屢放下所謂江湖面子站出來“吶喊”,讓人尊重和敬佩。
“我們一起做百年老店。我們是長跑的,人活著就得搞事情。”張朝陽說道。而從近些年搜狐依舊屹立潮頭,張朝陽的個人IP能力愈發響亮來看,這個目標似乎也并不遙遠。只要心夠決。
雄觀,資深新經濟觀察家、知名意見領袖,國內首個嚴肅科技脫口秀“雄辯”主講人、十大科技自媒體(見各大權威榜單)。曾在阿里巴巴、360、搜狗、藍港等著名互聯網公司負責相關營銷工作,參與5次IPO,橫跨行業主要領域。每日一篇深度文章+科技熱點快評,發布于微信、微博、頭條、百度,各大門戶及科技博客、媒體社群、短視頻等30+全部主流平臺,覆蓋400萬中國最核心商業、科技人群。為FT金融時報、福布斯等世界級媒體撰稿人,觀點被媒體廣泛轉載引用,影響力極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